据东方早报
这是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最好时机?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变冷已成定势,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多次申请救助金就是最好例子,而作为还将保持一定增速的中国市场,国内汽车企业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能够“窥视”到多于他国的难得的机遇。有人放言:“现在是中国汽车企业抄底美国汽车产业的绝佳机会。”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此时国内车企走出去或许是最好时机,利用弱势翻盘国际市场,不过,人们在期望“以小博大”的惊人壮举之时,同样忧患于巨大的难度和风险。
危机下国内车企能否“厚积薄发”
英国罗孚成功落户中国,韩国双龙转战上汽,这让中国车企尝到了走向国际化的甜头。同时,与北汽分手后的克莱斯勒引起国内不少厂商的兴趣,虽然目前仍然没有定论,但这都表现出了国内汽车企业有“走出去”的强烈冲动。此次被金融风暴席卷后的汽车业,或许能成为国内车企“走出去”的最好时机。
“国际汽车公司在近些年来本就有些举步维艰,再加上金融危机的打击,资金链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境地,目前应该是中国汽车企业出手的最好时机。”汽车分析人士陈辉认为,一旦错过机会,国内车企踏出国门的步伐将更加艰难。
“当时丰田就是靠美国汽车巨头在石油危机的情况下,迅速挺进北美市场并扩张于全球市场,这是成功且可借鉴的经典例子。”
据了解,国内几家大企业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后,都已经进入全球500强,综合实力基本具备走出去的条件。而且,自从上汽收购英国罗孚和韩国双龙后,便开始走入国际化,但一汽和东风一直还没有找到走出去的方式。或许,这是他们的最好机会。
“上汽收购罗孚后,推出的产品在市场上不也是活得很好么!”在收购和重组国际汽车资产上,江淮汽车湖北特许经销店负责人肖荣军认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还有一定难度,至少在资金上。
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国内自主企业仍然有机会,例如克莱斯勒、菲亚特等一些在国内遭遇市场失败后的国际品牌,仍然给逐渐壮大的自主企业创造了机会。其中,巴菲特看好比亚迪就是一个明显信号。
“只有在人家的市场和企业遭遇危机低点时进入,国内车企的机会才能更大,至少带来了无限商机。”陈辉强调,对手一旦强大,被收购或重组的就不是别人了。
国内车企仍持谨慎态度
就在上周,传言上汽和东风可能将联手收购美国通用汽车的消息,着实让国内兴奋了一把,但随着双方的沉默和否认,国人的心又开始慢慢恢复理性。对海外汽车技术的追求和海外销售渠道的渴望,曾让中国整车企业不惜一掷千金吃下对方。如今,在咨询机构和勇敢的投资家们跃跃欲试之时,手握资金的企业们却显得相当低调、沉默。
“现实地看,国际金融市场越动荡,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就越不可测,‘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就越大。”
据东风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东风整体收购通用汽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作为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想整体收购国外汽车巨头可能性也很小。
“在美国和加拿大,目前几乎看不见中国的汽车,特别是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反而应该是做大国内市场。”肖荣军认为,收购国外资产不仅需要大笔资金,而且风险同样巨大。
分析人士指出,多数国内汽车企业尚不具备跨国并购、运营的素质和能力。在汽车产业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产业链运作、跨国经营,甚至在对汽车产业理念上的差距都是较为明显的,“抄底”还不具备任何优势。
“危机还未见底,你就急着”抄底“,一旦失手,成本更高。”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绝不能抱着短期套利的心态。现在看不清形势和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投资仍需小心谨慎。
本报记者张伟
有话就说
不妨再大胆一点
中国人向来讲究以柔克刚的制胜之道,我想,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环境下,用在一直想走出去但胆怯的中国车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弱市中的较量,拼的是一股巧劲。只要将刚柔相济拿捏准确,中国车企不妨放开步伐大胆往前走。
很多人认为,在金融海啸中汽车变局的机遇下,我们应鼓励中国参与海外并购,若缺中国,不再精彩。是的,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舞台的大趋势下,为何不能乘“风”而上,在做强做大的同时,还可改变中国汽车在国际汽车业中的地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或许此话过于绝对,但机会是不容错过的。金融风暴席卷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使其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已经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的中国汽车业,应该大胆地在此时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国内单个车企还暂无收购汽车巨头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强强联手,救巨人于危难之中,而且有可能将直接改变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格局。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汽车界也有成功的例子,当美国三大传统的“油老虎”产品在石油危机的夹攻下遭遇滑铁卢时,丰田等日系车企立即咸鱼大翻身,在北美乃至全球市场建立了强势地位。而在汽车界外,联想收购IBM也被看作不可能的事,但杨元庆用事实证明了一切。
中国车企为何不能借金融危机,大举进入国际市场,除了实力,我们更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来化危机为契机。
尽管以小博大或通盘收入囊中有困难,可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国内车企仍然可以考虑兼并重组国际汽车巨头的优良资产和一些高附加值的技术平台,如竞购燃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的最新技术平台,利用北美各个汽车巨头在汽车技术上的积累,提升中国的汽车工业水平。
除此之外,人才的吸纳和引进同样不可忽视,这是企业强大的最坚实基础。北美汽车根基深厚,技术积累堪称全球一流。北美汽车危机四起之时,这无疑将让很多优秀的汽车人才失业。中国的汽车企业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招揽汽车行业的高端人才。
并购或重组国外汽车公司及资产,中国车企需要做的是战略上予以藐视,战术上予以重视即可。因此,我们走出去的步伐不妨再快点、再大胆点、再坚毅点,这样才能攻城略地。
本报记者 张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