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到来呈现火爆的场面,反而是各个汽车厂商的销售业绩大幅下滑,据最新的统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到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而按照目前的情势分析,8月非常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奥运之前的颓势,更加激起了人们对于奥运后市场的期盼,奥运会能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重新燃起激情的转折点呢?
按照日本和韩国的状况,奥运效应在举办之后爆发,并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期,比如,日本在1964年举办奥运后,当年日本轿车市场销量达到60万台,5年后更扩大到4.7倍。同样在韩国,1998年奥运会后,5年内轿车市场增长了5.3倍。
中国会重新演绎日本与韩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奥运后辉煌之路吗?
透支效应
中国的奥运效应并不是不存在,其实是奥运效应提前遭透支而已。
虽然奥运会是在2008年召开,但是汽车市场的启动早已从申奥成功的 2001年,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官方的1500亿元投资,仅仅是计算与奥运建设直接相关的投资,但是奥运建设带来的间接投资,则远远大于这个额度。
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明显的就是进口贸易大幅增长,其中汽车进口速度在2002年达到11.7%,随后的几年中,更是一年比一年高。同时出口市场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从2002年,汽车出口几乎都是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发展,2007年比2003年,增长了13倍之多。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的增长速度也因此出现双位数的递增,即使在2004年的市场低迷期,市场仍然达到12%以上的增长。中国2000年的汽车产量只有209万辆,但是到2007年已经增加到将近4倍,已经相当于当年日本1964年奥运会后5年的汽车市场增长数额。
悲观景气
2008年,中国经济遭逢众多宏观方面的不利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奥运会带来的积极因素(假设奥运会带来的影响更多是正面)。
中国汽车市场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每一项负面因素都不可避免地落到市场的表现上。
原材料的上涨,包括钢材、橡胶、玻璃等,都让汽车生产企业叫苦连天,成本上升带来的消化压力,在比较低迷的市场前提下,愈显严重,因为,企业面临的困境是,低迷的市场造成汽车企业不敢轻易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来转嫁上游企业带来的负担。
汽车企业其实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涨价难,降价也难。
同时,汽车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些压力,更多的压力还在于中国政府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环境恶化,资金来源收到挤压,融资成本提高。这些都对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汽车生产厂商遭遇到的来自于上游的困难,却不能依靠下游的需求市场来化解。因为,由于油价的上升、消费税的调整,让消费者用车成本大大提高,而股市的大幅缩水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严重缩减。这种状况造成部分消费者延迟购车计划的现实,已经被2008年前7个月的严峻市场表现所证实。
持续萧条
也许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奥运会闭幕后的最后一个季度,中国汽车市场能否出现转折,甚至报复式的的井喷。也许有人一直在争论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能否实现千万辆的突破。但是,除了奥运会因素以外,其他所有的因素都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结束。
尽管石油期货价格最近出现大幅降低,但是由于世界石油需求的巨大增长,让石油价格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水平,百元以上将成为石油价格的最终底线。
而中国股市在经历2007年的巨大泡沫疯涨后,已经回归理性底部的指数,将因为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而摇摆不定,股市动荡的格局将成为2008年的主旋律。而那些本来有欲望、有实力的部分购车一族,也因此不能彻底摆脱股市的阴影。
最终的、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中国宏观经济出现诸多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的幽灵将伴随着整个2008年,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的高企,必将最终影响到已经持续回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重走上升老路。
此外,原材料等成本刚性因素的影响,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露出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汽车行业在2008年,无疑将步入一个严重的增长低谷,而且这个低谷,非常有可能持续到2009年。
平稳增长
但是,2008年汽车市场的萧条,不会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走到了尽头,庞大的国土面积、庞大的人口数量、长期向好的国民经济,以及不断增长的收入水平,都将支撑中国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
比如,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将要达到千万级的产销水平,但是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的消费规模仍然只有美国市场的一半。美国2007年的市场需求在1700万台左右。有专家曾经表示,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保有量远远小于美国,期间的差距大概有30年。美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有2亿多,而中国则只有四五千万台。
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前景仍然不可估量。其中,随着一级市场的饱和,二三级市场的突出表现将成为中国汽车增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增长的速度将逐渐趋于放缓,动辄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将会被一种平缓的增长所取代。 特约撰稿:张志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