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塔塔中国探路 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 09:51  华夏时报

  记者 翟亚男

  圣雄甘地曾经盛赞塔塔集团:“当你在塔塔工作的时候,你也是在为印度工作。你总会意识到,你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企业,而是为了一个更高的使命。”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样的称赞看起来仍未过时。造世界上最便宜的小车、成功收购捷豹和陆虎……在塔塔的全球性计划中,“汽车”无疑已成为塔塔瞄准的下一个目标。

  庞大并充满生机的中国市场,首先吸引了塔塔的目光。现在,南京塔塔正在充当塔塔汽车进军中国的先遣队。

  南京塔塔背靠TACO 未来将成出口基地

  据悉,印度塔塔旗下的独资零部件企业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将在6月份供应中国最主流的合资乘用车企业上海通用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塔塔还将给通用汽车欧洲公司供应零部件,未来还将供应北美和欧洲的跨国汽车企业。

  南京塔塔是Tata AutoComp Systems(简称“TACO”)的独资子公司,TACO是印度塔塔汽车集团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子公司,目前的客户包括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福特、通用、本田现代、马辛德拉、比亚乔、塔塔汽车、丰田沃尔沃等原始设备制造商。

  南京塔塔位于江苏南京的工厂占地26000平方米,一期总投资额700万美元(约合4900万人民币),主要生产汽车塑料件,年产能可供应40万辆汽车。预期产能将在两年内实现翻番。

  塔塔正在将“抢入式扩张”的扩张模式运用到中国市场。早在2005年,塔塔就通过控制西班牙一家巴士制造和设计公司(Hispano Carrocera S.A)21%的股份,获取了西班牙的部分巴士市场,随后转向其他国家出口。而今天,南京塔塔与江宁开发区其他汽车零配件厂家不同的是,它不是依附某家整车厂商进驻,更像个“自由职业者”,这也就意味着南京塔塔可以给国内甚至国际任何汽车企业提供配套。

  “印度制造”冲击 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

  据了解,在国际贸易中,塔塔的零部件比中国同行报价便宜20%。而近3年来,印度每年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都在30%以上。

  过去劳动力成本低廉一直是中国汽车的低价优势。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不断上涨,给本没有多大降价空间的中国汽车企业带来了更大困难。同时,印度、泰国、越南等亚洲甚至一些南美国家也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最重要投资地。

  业内人士认为,跨国公司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塔塔给中国供应商带来了压力,印度制造对中国制造的威胁在扩大。

  “在中国制造,会降低一部分成本。这对集团所有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实际上,目前塔塔在中国的战略一直是三管齐下:‘中国为全球’、‘中国为亚太区’、‘中国为中国’,主旨是通过塔塔在中国的业务推进,进而服务其全球客户。”印度塔塔中国区总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的詹宏钰毫不避讳地说。

  出口市场将成 中印下一个角力场

  在印度塔塔在中国潜力扩张之时,中国进入印度市场却是阻碍重重。已经在印度开了一家汽车油箱配件工厂的亚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进表示,因为印度还没有汽车塑料油箱系统相关的技术,因此邀请亚普汽车过去设厂。但至于其他项目,进入印度还比较困难。

  据长城汽车宣传部部长商玉贵称,为把印度建设成为微型车的国际制造据点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大国,印度政府明确了进口关税限制政策,比如国内自主品牌出口印度的关税高达130%。但相比印度,中国汽车市场几乎没有管制,处于完全放开的状态。

  有专家认为,单纯进入中国建厂并生产低端配件并不是塔塔的最终目的,在塔塔后续的计划中,可能更多地会考虑往高端配件方向发展,这将对国内汽车配套商提出更大挑战。

  链 接

  塔塔现金收购捷豹路虎两品牌

  据新华社消息 印度塔塔汽车公司6月2日宣布,已向境况不佳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支付23亿美元现金,正式完成了今年早些时候宣布的对福特旗下捷豹和路虎两大豪华车品牌的收购。

  现任捷豹和路虎代理首席执行官的戴维·史密斯将升任两大品牌的首席执行官。

  品牌易主后,福特公司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为捷豹和路虎汽车供应引擎、传动设备等零部件。塔塔汽车公司2011年前将保留捷豹和路虎在英国汽车制造厂的1.8万名员工,两大品牌在英国的生产和设计工作也一切照旧,但2011年后工厂可能迁往印度。

(编辑:黄佼)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塔塔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