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兴业:浮尘之上无法建高楼(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6:45  南方周末

  到中国看世界顶级车厂

  南方周末:前一段时间,出现一股否定汽车合资作用的潮流,称是没有学到技术的“合资陷阱”,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张兴业:这个说法是片面的,如果没有合资企业的产品,中国能有这么多轿车?并且中国通过合资这么多年,零部件产业才发展起来。

  现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的产品比大众产品的质量还要高,像新型发动机,在德国没有投产,就已在大连投产了,水平相当高,是世界级水平。

  现在到哪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厂?到中国来!而不是到美国、德国,它们都没有中国的水平高。

  中国当前的汽车工业水平,当然包括合资企业,合资企业是在中国登记注册,它是中国企业,它的产量算到哪里去了,难道算到日本去了?外资法上写得明白,这是中国企业,不是外国企业。

  南方周末:可能是我们比较着急,才说没学到技术。

  张兴业:哪个技术没学到?上海大众这个队伍,5年就培养了600-700名汽车人才,他们从德国学习,回到中国开发产品,基本上掌握了产品的开发能力,像“领驭”车就是我们上海大众合资企业开发的,知识产权属于上海大众而不是德国大众,不用向德国交钱。

  没有合资企业这十几年的发展,不可能有中国的汽车工业。

  我参加过一些工厂的会议,他们普遍认为不出5年,中国肯定会从汽车大国转为汽车强国,到时我们在开发水平上一定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现在能够独立地开发汽车。世界上设计队伍加起来也没有中国多,仅奇瑞就有上千人的开发队伍。

  南方周末:当时的一些汽车主管领导好像不太鼓励自主品牌发展,有这回事吗?

  张兴业:中汽公司成立后,我们就集中全力鼓励开发汽车技术,你找当时的文件看一下就知道。不过当时最急于解决中国汽车“缺重(型车)少轻(型车)”的问题,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进步非常快,现在,商用车领域有多少外国车?没有多少。当时不让碰轿车,如果轿车生产当时就放开,结果肯定和现在不一样。

  南方周末:前年掀起一股自主品牌热潮,这其中有很多作秀成分吧?

  张兴业:不管什么形式的自主品牌都应该肯定。即使请外国人来设计,最后技术还是中国的,为什么本田的合资企业要做自主品牌?在中国开发的费用相当低,人家想在中国赚钱,人家才不管你要了中国的名字还是日本的名字。不是作秀,人家要赚钱呀。

  南方周末:在汽车技术上,中国都有哪些短板?

  张兴业:21世纪是个创新的年代,它最初十年的技术创新超过过去的100年。最近,创新速度非常快,像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在国际上都进入了创新时期,我们也要加速进入其中,当然外国公司已把这个技术带到中国,但我们还无法主导。

  2010年后,整个发动机都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现在的发动机都是落后的,到时连基本的原理都会发生变化,今后内燃机会把汽油机、柴油机合二为一,它燃烧的油非常少,能在空气稀薄状况下燃烧,燃烧时温度很低,使空气中氧和氢不能混合,形不成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大连已经投产了这种发动机,而上海生产的1.4升发动机,比B级车的发动机还好。

  还有压燃发动机、混合动力等技术,过去耗油15升的发动机,技术改变后,耗油只有5.3升。

  各国都往这个方向走。但我们新投产的一些发动机项目,比如沈阳金杯,还是国外2000年的技术。汽车新技术发展很快,我们如不及时跟进,将成为新的薄弱环节。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要抓住这个机遇。

  南方周末:怎样能够拉短距离?

  张兴业:还有汽车电子这个领域我们差得也比较多。这些尖端技术都握在外国人手中,他们不让中国人参与,怕技术泄露。

  即然是技术我们还是有信心掌握它,但得花一点力量和代价,航空那么高端的技术中国都能开发出来,汽车技术我们为什么开发不出来?中国人还是聪明的。

  南方周末:技术的投入需要成本,现在价格战使汽车企业积累越来越少,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前景如何?

  张兴业:未来汽车企业发展会像上汽、南汽那样重组。

  现在好多上市企业钱多得花不了,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钱没花对地方,比如研发,现在省油的汽车大家都在做,将来合资品牌的汽车利用新技术,可以制造出省油20%的车,而且制造成本和现在差不多,未来中国人买什么车?肯定买安全、省油、便宜、环保的汽车,人家价格又降下来了,如果我们没有技术优势,又没价格优势了,肯定会被打败。

  所以我们独资企业更要抓紧时间开展新技术研发,装备起我们的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站稳。

  企业重组,政府没权去管,也管不好,必须是企业自愿去完成。我估计三五年内汽车企业会大规模洗牌。现在二百多家汽车厂,未来肯定会有一些企业起来,一些企业会下去,不可避免。上汽与南汽的合并会引起示范效应,未来中国会形成四五家大型汽车企业。

  现在很多企业要调整策略,你的优势、长处在哪,就做什么,而不是头发胡子一把抓。

  南方周末记者 徐 钟 发自北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滕比邻)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