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貌取车 从汽车造型变化看时代发展 (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0:00  家用汽车

技术进步改变汽车造型

  增大空间的利用率

  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而相应配套的市政设施、停车场空间等却与发展不相称,这势必要求汽车整车外形尺寸要越小越好,但又不能对乘坐舒适性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五种途径来增大空间利用率:减少发动机所占空间,驾驶室前移;加长轴距,减少前后悬的长度;行李箱向车尾部后移或向车顶部上移;从三厢式向单厢式发展;改变车门开启方式。

  为了减少发动机所占空间,需要对底盘和整车总体布置进行充分地研究,以便利用有效空间和增加使用空间的可变性,通常前挡风玻璃总是尽量往前移,形成子弹头形状。轴距加长是在车身总长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前后悬的突出部分,使后排座位的人上下车更加方便,增加乘坐舒适性。行李箱设计尽量向后移或向上移是为了增大乘坐空间,充分利用车顶部的空间。车身布置尽量紧凑合理,浑然一体,使得汽车在满足舒适陛的前提下更加轻便化、流线型化。许多日系小型车将这类设计概念发挥到了极致,比如以大空间著称的日产TIIDA。

  新能源带来新结构

  高速、安全、低耗是现代汽车发展的主题。为了适应这个潮流,汽车造型应在严格的风洞试验的基础上做好形态设计,创造楔形车身或流线型楔形车身。

  未来汽车降低油耗的途径将是多方面的,采用新能源是一项重要措施。能源的改变使汽车造型、内饰、色彩均与众不同。例如电动汽车,采用蓄电池和电动系统为动力,其动力舱部分空间就要比内燃机小得多,大大增加了造型设计的灵活性。由此可见,未来车身的整体形状由于汽车动力能源的不同,将出现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

  新材料,新工艺

  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将不断出现,为汽车造型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到现在为止,制约车身造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料及其工艺性。“造型”并不是一个抽象化的东西,它不可能完全脱离生产实践而单凭艺术与美学独立存在。生产技术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技术越先进,工艺越成熟,造型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探求新材料、新工艺,从上世纪中叶汽车制造商就进行了塑料取代钢板制造车身本体的研究,到目前已发展到了塑料车身、玻璃钢车身等复合材料的车身时代。大曲面夹层玻璃的成型工艺为车身统一的整体塑造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全铝车身的出现,给车身造型带来了新的自由空间,因为其质量轻、耗能少、回收陛好,深受设计师的欢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尽管电子技术的应用多数是在看不见的发动机舱内,但驾驶者还是能察觉一些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越来越普及的中控台液晶显示屏和行车电月卤。事实上也大幅改变了汽车内饰的设计。

  编后语

  回顾整个汽车大工业时期,汽车造型具有的典型的文化特征,即汽车的造型美感确实是“超功利性”的,而这种“超功利性”必须建立在其“功利性”上,必须满足技术实现与实用功能实现的大前提。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缺一不可,而人对超功利性美感的追求是一直不懈的终极追求,这是汽车造型发展及引发下一场设计革命的根本内因之一。

  船型汽车时“商业主义”让我们认识到,设计师能敏锐捕捉到潜在的消费意向不够,还要发挥设计的引导作用,走健康、合理之路,“设计追随销售”是商品社会的顽疾,设计要超越此境地,才能回到为人类设计的本原。

  所有的新思想在取得了主流的位置之后,总会面临着下一个时代更进步的思想的挑战。1 9世纪末,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辉煌成果引发了新艺术运动那样的反叛型设计思潮。而世纪初期萌芽的包豪斯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到了四、五十年代已经演变成为了现代设计思想的主流。但是它强烈地主张纯粹的理性化和经济性观点,完全否定了人性的心理需求,这种设计思维模式使人们感受到的是烦躁不安。到了1960年代初期,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了逆反现象。时代的思想内涵也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而得以向前推进。相信在新世纪里必定将引发一场新的思想变革。

  文/宋奇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陈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