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貌取车 从汽车造型变化看时代发展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0:00  家用汽车

  1965年,拉尔夫·那达在《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中指出那些巨大的美国轿车:“虽然装饰华贵,但不安全又浪费能源,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预示了一个更加理性的时代的来临。

  1970s

  紧凑型汽车·实用主义

  接连发生的世界『生经济滞胀和两次石油危机,美国车因其造型夸张、喧嚣,更因为大而重,受到重创。美国现代企业管理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斯隆,极力主张拉开汽车档次,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汽车造型的发展被经济型制约——耗油量指标强硬地来了个急转弯,T型车时代的箱型朴实风格再次复苏,以两厢掀背型为代表。而船型车,吸取了紧凑的概念,放弃了六十年代的夸张,转向简洁大方,内敛凝重的风格。

  设计重新回到原点,为消费者和功能而设计,不再屈服于销售的压力。实用小巧的日本车便因其经济、低廉、耗油少的特点,占领了大片市场,跻身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之列。

  1980s

  多用途轿车·多元化需求

  进入1980年代以后,一种新型轿车——MPV多功能轿车问世,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方式。 道奇和克莱斯勒先后推出了Caravan和Voyager,销售形势非常乐观。在家庭中作为第二、第三辆车来使用,尤其被家庭妇女所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太太车”。

  MPV—直无法在中国本土成为市场主流车型,除偏高的售价还不适应中国的消费水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主要追求的还是以舒适、气派为主,而亮相的MPV比轿车而言,多了几分优雅,少了几分气派。这对于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满足不了心理上的需求。

  这种车造型酷似子弹头,在我国被俗称为“子弹头”;在国外,则被称为“蛋形造型”。MPV不仅在外形设计上集流线型与楔型的优点于一身,而且在制造加工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具有未来主义艺术倾向。另外,在功能上,MPV的前风挡玻璃倾斜度很大,外形圆滑,风阻系数很小(小于O.3),非常有利于车速的提高。

  1990s

  重新与精英文化合流

  1991年,宾西法尼亚推出的“传奇”似乎是对平滑车身的率先突破,基于乘客舱与发动机舱段的宽度不一,该车采用了前后截然区分的两段结构,似乎可视为汽车界解构主义的先锋。紧接着1993年阿斯顿·马丁Lagonda——新古典主义、文脉主义;Ford GT40标榜的立体主义;新甲壳虫,如钢琴盖板状的后行李箱盖,既有理性主义、高技派的影子,也有波普主义的游戏味道。1996年福特推出Ford Synergy 2010 Concept,在强烈的未来主义风格背后,我们看到了解构主义的倪端。

  新世纪注重线与面的时代

(编辑:陈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