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常见猫腻:再撞车骗保
案例:据介绍,此类行为多发生在个别自己完全信任而帮自己代理一切事务的代办员身上,因为该人可能会为了扩大个人或者维修厂的“维修业绩”而将原本撞得不是很严重的汽车再撞一次,以此扩大事故损失,更为可恨的是,某些不良人员还会把未撞坏的某些部件换成旧的零部件上报,说同样被撞坏了,无形中就又赚了一笔。
见招拆招:在自己的车撞了时,自己也要对自己的车辆损失有个大致了解,另外,也要找专业人员核实维修人员上报的受损项目,最后就是不要过于相信个别帮自己把所有项目都代办的“托付人”。
维修
常见猫腻1:虚报工时费、维修项目
案例:这一点猫腻,相信有不少车主遇到过。假设你要进行发动机维修,谈好是1000元工时费,结果最后结账时,维修人员会告诉你,拆排气管需要多少钱,拆气门需要多少钱,把本来不应该收费的项目也变相强制收费,或者强制换掉,把本来应该修复的也强制换掉而不去修复。还有多报工时费,比如,更换减震器,假设工时费需要120元,但会在打单时打上150元,尤其实在维修项目多时更会如此操作,车主一般也很难去仔细检查核对这些收费项目。
老师傅表示,先斩后奏这是维修店一种惯用手法,修理行业内部俗称“打闷包”。在修车时并不说明有哪些问题,在交车时才说检查发现还有些什么问题,已经一并修复,而账单往往把人吓一跳。
见招拆招:要根据维修单上所打项目仔细核对公开的工时费报价,更要有简单的汽车知识。维修项目多时,要仔细审核工时费项目,审核工时费标准收费依据。对于多报的维修项目,需要车主了解问题是不是真实存在,自己感觉所换掉的零件是不是真正需要更换或者维修。
常见猫腻2:装模作样,假充氮气
案例:这个猫腻项目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但却可怕的真实存在,因为它关系到夏季高温汽车的行车安全。据介绍,由于设备老化,制氮设备的制造氮气的浓度达不到标准,但是维修厂的伙计却是装模作样的在给你的轮胎里充氮气,实际上充的基本是空气。
见招拆招:主要是看充氮设备的新旧程度如何,还有就是问维修伙计这台充氮设备用了多少年了,老师傅介绍,一般超过5年的充氮设备就要警惕,是否还能真正制出氮气。另外,充满氮气后要细细体验一下充氮前后的胎噪,充氮后的胎噪会小一些。
常见猫腻3:贴膜假货充名牌
案例:这个损招在维修行业里面比较普遍,更具欺骗性的是,拿给你看时,防伪标志、防伪电话等一应俱全,但是贴在你车上的就是假膜。
见招拆招:尽量用有保修卡的贴膜,然后打相关的电话到厂家去核查验证真伪。
常见猫腻4:用火碱代替清洗液
案例:有些路边档口会用火碱代替专用的发动机清洗液,用火碱清洗发动机会加速其中的塑胶垫的老化。清洗过后使用不久,发动机的塑胶垫就会失效,车主又不得不再换塑胶垫。路边维修档口不仅省了钱,还可以再赚一笔。
见招拆招:到正规的维修厂或者自己购买正规发动机清洗液亲自盯着伙计更换。
常见猫腻5:喷假底盘装甲
案例:某些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在附送车主底盘装甲时,说好是送某某名牌的底盘装甲,但实际在喷涂时却用了另外的不知名品牌,而且在喷涂过程中,本来应该喷5支,实际上喷了3支了事,即便如此,车主在用车过程中又怎么能够发现得了。
见招拆招:喷前仔细看一下所喷装甲罐的包装名称是否与销售人员所说的一致,再就是喷完后数一下罐子。
上一页第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