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3-2007中国汽车大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8:31  中国汽车报

  在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有很多汽车行业和支持汽车行业发展的重量级人物。他们中有的是连任,有的是新人。但无论是老人还是新人,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们和众多中国汽车人一起,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5年中得到快速发展。

  2003年~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从年产449.7万辆增长到888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还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过去的5年,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拉动了消费、促进了就业、提高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构建起和谐汽车社会。

  过去的5年,自主品牌得到充分发展,自主品牌新车型占汽车新产品比重从2003年的不足30%,上升至2007年的50%。

  过去的5年,汽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普通消费者从不敢奢求买汽车,到开上自己喜欢的汽车,尝到了全新的汽车生活方式。

  过去的5年,汽车有了配套的新产业政策、召回制度、相关法规等。小排量车解禁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了,节能环保被置于重要地位。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在进入和谐发展阶段。

  自主创新从“热点”变为国策

  从2003年“两会”上,关于汽车行业要自主发展还是要合资合作的热烈讨论,到2007年自主创新成为国策,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过去的5年是汽车行业自主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发展的5年。

  2004年,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呼吁,积极扶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他认为,汽车市场繁荣的背后仍存在很大隐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薄弱,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2005年“两会“上,几乎所有车界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都关注到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邵奇惠提出,自主创新是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在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讨论掀起新热潮。全国人大代表、一汽总经理竺延风,全国人大代表、广汽总经理曾庆洪提出了发展自主品牌的具体规划。

  2007年,在自主创新国策确立后,参加“两会”的汽车企业代表、委员对自主创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坚持走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责无旁贷。代表和委员的声音代表了汽车业界的共同心愿。

  如今,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企业获得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两会”代表的议案、提案逐渐落到实处。

  我国汽车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和其他关键零部件总成。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推进重点产业技术与设备的自主创新,实现高技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不断努力,2007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自主品牌商用车更是占据国内汽车市场主导地位,占有率超过95%。大批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国门,得到海外市场认可。2007年,民营汽车企业的出口金额已经占到汽车出口总金额的25%以上。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

  “小排量车的春天来了。”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

  5年前,小排量车的生存状况可以用“恶劣”一词来形容。许多地方出台了针对小排量车限制购买、限制使用的政策,使得小排量车处处受限,整体发展受到阻碍。当时盲目追求大空间、大排量车型,抑制小排量车发展的错误消费观,导致很多研发、生产小排量车的企业处境尴尬。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尹家绪认为,汽车不能以“大小”论英雄。他提出了《关于鼓励发展节能型小排量汽车意见》的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也提交过相似的提案。随后,“取消对小排量车的歧视性政策”、“自主开发应以小型车为主”、“国家应从战略高度鼓励微型汽车发展”的呼声,在每年的“两会”上都会发出。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2004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7月1日,《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发布;2006年初,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开始从源头上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这5年来,中国政府对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的鼓励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

  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引导行业发展

  “希望国家能将汽车产业政策落到实处,取消各地对小排量汽车的歧视性政策……。”

  “可以考虑在特定区域限制高污染、高能耗汽车使用。考虑出台鼓励清洁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制度。”

  “汽车产业尚缺少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常常导致管理内容不清、职能分散、权限交叉的问题出现,使企业无所适从……”

  这些文字都摘自于过去5年间“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两会”代表和委员为政府的科学管理献计献策。在这5年中,政府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2005年,北京率先对轻型汽车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今年3月,北京又迈进国Ⅳ时代,国Ⅲ排放标准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200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搭建了基本框架,指明了中国汽车发展的新方向。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制定有关税收鼓励政策 ……。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汽车行业的科学发展起到重要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正是在这些政策法规助力下,中国汽车行业才取得了今天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

  汽车消费环境改观

  汽车消费环境小到消费者的用车环境、权益保护,大到汽车工业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在促进汽车消费环境改观,营造和谐汽车社会的进程中,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虹,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东,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邵奇惠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议案和提案,如“修改《道路交通法》”、“制定规范二手车市场的法律”等。 (下转A4版)

  从2004年3月15日起,具有“先天缺陷”的汽车可以召回了。这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

  从2003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贸易政策》、《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这些政策的颁布规范了汽车市场,营造出良好消费环境,保障了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权益,也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5年来,随着众多法律、法规的出台、完善,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越来越好了。

  记者 李立铎 邝 蕾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