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级车市场
成国内轿车消费绝对主力
08年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滑
刚刚过去的2007年依旧以中级车为主题。油耗和价格稍高的中级车全年销量超过了令人惊叹的188万辆,占全年轿车总销量的40%以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级车已经成为国内轿车消费的绝对主力。
中级车成厂家利润保证
之所以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轿车还远没达到进入家庭的标准,买得起车的始终还是少数人,虽然经济型车与中级车差别不大,但在“要面子”的心理下,选择中级车的人会越来越多;二是中级车可选择性多,据统计,目前国内厂家在产在销的中级轿车品牌共有近30个,其中不乏韩、日、德、法各个国家最重量级的车型。
去年年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厂家,绝大多数都拥有一款“能征善战”的中级车,不仅可以冲击销量,而且可以保证利润。其中,捷达和速腾合起来销量达27万台,占一汽大众总销量的59%;福克斯为长安福特首次跻身前十立下汗马功劳;而伊兰特则成为北京现代的“救命之车”。
各细分市场各有各精彩
尽管车型很多,但中级车已经“泾渭分明”,形成以轩逸、凯旋、明锐为代表的高端中级轿车市场,以标致307、思域和速腾为代表的中端中级轿车市场,以捷达、桑塔纳和富康这些“老三样”为代表的低端中级轿车。
在低端中级车市,“老三样”是无可争议的霸主。尽管“下课”的声音一直没停过,厂家也不再在它们身上做任何营销工作,但捷达、桑塔纳依然成为各厂家最大的销量贡献者。
中端中级车市汇集了近20个品牌,价格相近,产品差别不大,所以竞争也最为残酷,同时也是全年价格波动次数最多、幅度最大的细分市场。无论是2007年,还是2008年,这个级别还会处于“战国时代”,出现一个全新“标杆”车型的机率很低。业内人士认为,中端中级车市场将会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成为2008年车市最大的亮点。
虽然越来越多厂家把目光瞄向了2.0L黄金排量的高端中级车,但销量表明,这一块仍是“小众”市场。这也表明,当空间、性能、配置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消费者还是会理性选择性价比高的车型。
2008年中级车的新面孔不会太多,但这30多款车型大多数处于产品的成熟期,性能、配置均达到最佳水准,竞争激烈程度不会降低,反而将会进一步加剧。
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滑
最近,印度造出1.8万元Nato,先不谈这款车型的安全性与配置,就其价格就会给中国消费者无限的遐想。记者采访了几位准购车者,他们均认为中国汽车价格还有下降空间,特别是中级车价格应该进一步下调。所以,在众多消费者的“希冀”之下,降价仍是争取市场最有效的利器。
目前,各汽车厂家处于角力阶段,但按照“分久必合”的理论,2008年中级车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整合,整合的契机就是价格,如果有谁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那将引发整个中级车市的新风暴,输家可能会是经济型车或者微型车。
国产豪华车市场:
中端市场07年高速增长
从年初开始,国产豪华车市场就隐藏变局。奥迪在市场销量上的领先优势,被宝马、奔驰两个传统对手追赶,而新进入的克莱斯勒300C、别克林荫大道以及皇冠,都在各自的核心细分市场中蚕食着这块“蛋糕”。同时,国产豪华车市场07年不断扩大,竞争结果是各品牌都从中获益。
从2007年销量来看,奥迪虽然与后来者的距离在缩小,但仍是高级轿车市场的绝对主力。从整体市场来看,奥迪A6、皇冠、宝马5系、奔驰E级销量增长相对稳定;而往下延伸的B级车市场,由于只有奥迪A4、宝马3系等少数几款车型,市场属于起步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日益崛起,以及中端市场上定位和个性迥异车型的日益增多,这一细分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