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能源车描绘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08:41  东方网-文汇报

  未来的汽车究竟会是什么模样?它们将会使用怎样的能源?届时的道路移动将会呈现出怎样奇特的景象?近日,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辆集聚着当今最新尖端科技元素的车辆,齐集嘉定安亭的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在2007第九届必比登挑战赛上,展示着目前全球范围内道路移动领域中的各大节能环保成果。

  只排水的氢气汽车,只喝电、不喝油的电池汽车,还有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共汽车……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到了未来,各色奇幻的新能源汽车尽情演绎着一幅幅生动的“未来图景”。

  自主品牌车已成亮点

  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电力驱动车、使用生物乙醇的双燃料车和以氢为燃料的氢动力车……必比登挑战赛现场可谓热闹非凡,各色新能源汽车不一而足,一应俱全。

  各大企业与整车厂商不仅带来了新奇有趣的以氢、生物电池等作为动力的新能源的概念车,而且还有可以直接在路上行驶的燃料电池及混合动力车型。

  尤其令人感到骄傲自豪的是,参展车辆中超过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汽车企业,其中城市巴士、两轮和城市车等车辆类型尤为亮眼,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国际品牌方面,各大企业都展示了代表各自最高水准的新能源车型,其中,百公里油耗为4.5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每公里119克的奥迪A3TDI柴油车和宝马7Hydrogen氢动力车尤为抢眼。

  此外,大众带来了装载CCS(复合燃烧系统)的途安,该车集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多项优点于一身,而旗下的迈腾TSTCNG(天然气双涡轮增压),其发动机专为使用天然气而配置,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台而且是唯一一台此类发动机;而福特的Edgew/HySeriesDrive则是插电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车,实现了燃油经济性和零排放的技术结合。

  除了各大国际品牌之外,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无疑构成了本次挑战赛的一大亮点。上海汽车(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是在荣威750平台上研究开发的,采用了串联式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另一款上海汽车荣威750混合动力车型,则是以荣威750为平台,采用1.8T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和ISG电机组成一套并联混合动力系统。

  太阳能车不见踪影

  从此次必比登挑战赛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开始重视多种能源的解决方案,其中既包括意味着整体革命的氢能源,也包括目前最适合替代汽油的乙醇等生物燃料。同样,依然以汽油为燃料,但通过安装轮毂电机而实现省油20%到50%的混合动力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曾在必比登大赛上频繁露面的太阳能车,在这一次大赛上没了踪影。据专家介绍,根据10多年的全球研发经验,由于太阳能车可储备能源有限、续驶里程低、对外部驾驶环境要求高以及电池板技术进展缓慢,诸多国际巨头不再开发太阳能车型。

  在安亭的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现场,也有专家向记者介绍道,目前替代燃料汽车已经进入到实用阶段。其中技术较为成熟、比较容易投入使用的,则是液化石油气(LPG)汽车与压缩天然气(CNG)汽车。这两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在全球汽车界都开始实现商业化运作。

  据介绍,LPG、CNG作为清洁能源,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改善是非常有利的。事实上,早在1999年,我国就开展了“空气清洁工程——清洁汽车行动”,先后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12个城市(地区)为首批燃气汽车试点示范城市,并于近年来在其中一些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汽车中逐步推广使用CNG和LPG,以达到治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据悉,为实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奥运场馆内“零排放”,周边实现低排放这一目标,北京市将首先在公交和出租车上推广应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并建造30座车用天然气加气站。不过,虽然采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汽车改造方便,但是伴随着油价上涨,其用车成本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车离我们有多远

  外表造型各异,乘坐起来倍感舒适,“喝”的不是“传统饲料”而是新能源……来自全球超过120辆拥有各类高端科技的车辆,会聚在嘉定的上海汽车会展中心,演绎着当今世界最为前沿的清洁、环保、节能汽车技术。然而,当把眼球从必比登挑战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这一辆辆充满着奇幻色彩的新能源汽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据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的信息,部分参展的新能源车型和技术,预计将用于明年即将批量生产的各款国产新能源轿车,根据国内外车商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至少有三个品牌的新能源轿车明年可能实现批量生产。比如,上海牌混合动力轿车将在2008年小规模量产,这款新能源轿车采用的是油电混合技术,比起传统的能源车型节油约达20%;上海大众的混合动力轿车——途安也可能将在2008年小批量投产;而上海通用汽车的混合动力量产轿车,也极有可能在明年进入市场。

  这些信息也许能让人大大地欢欣鼓舞一阵,但仔细地分析,新能源汽车能否广泛推广,并迅速地被市场接受,其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就目前所展示的车辆来看,和传统的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要高得多。成本价格的居高不下,使新能源汽车“上得了厅堂”,却“下不了厨房”,“曲高和寡”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状况。比如,采用了混合动力的丰田公司普锐斯车型,其市场价格远高于相同功率的汽油车,消费者自然不会对其太感兴趣。其次,诸如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新能源的价格和传统的汽油相比,处在何种价位?一旦发生故障,新能源汽车如何进行维修?维修成本有多高?……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解决,成为了横亘在新能源汽车与市场之间的一道“鸿沟”。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走上节能环保之路,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汽车道路行驶过程中的排放少、油耗低,更包含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耗能中。从更广义的角度而言,包含在研发、生产、配件使用、车辆物流、报废等各个环节中;而要实现这一更高层次的愿景,可能将会面对更多的问题与挑战,需要更长的时间与更大的科研投入,寻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王乐

  

雪铁龙环保概念车戴焱淼;傅国林

奇瑞燃料电池车戴焱淼;傅国林

万向电动汽车模型戴焱淼;傅国林

戴姆勒公司的阳光柴油车戴焱淼;傅国林

通用的新能源车模型戴焱淼;傅国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