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说中国“私车时代”到来为时尚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11:07  华龙网-重庆晨报

  中国已经进入了“私车时代”。本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人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而消费者更在痴痴地圆这个汽车梦。

  有消息说中国已经进入“私车时代”了。近日,国内的媒介铺天盖地地说着这个绵绵不绝的话题。理由是,中国目前生产和销售的汽车,多数都卖给了私人。而中国的保有汽车中,私车已经占了觉大多数。私车,已经成为了汽车消费的主流。

  而知名汽车专家却给“私车时代”的说法泼冷水。说中国“私车时代”的到来为时尚早。现在的大欢庆,只是沉浸在虚幻的繁荣之中。

  也许,专家此说自有他的道理——

  正方:轿车跨过家轿临界点

  在表面上,清晰的数据,热腾腾的汽车生活场景,铺天盖地的媒介报道,更让人们不得不说,“私车时代”真的到来了。而更深层次,被看作是私车时代的到来的,是汽车消费观念的搏弈中,取得的巨大胜利。

  私车保有量超60%

  说中国进入了“私车时代”,自然以数据说话。最近,中国主流媒体用了各种的统计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数据,是私家车保有量的比例。截至2006年底,私人汽车保有量2333.3万辆,比2002年末增长140.8%,年均增长24.6%。私人汽车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63.1%,比2002年提升15.9%。私人汽车超过了60%,说明中国多数都是私人汽车,自然,中国进入了私车时代。

  第二个数据,是近两年的销量比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私人购买轿车比例超过77%。对于2007年的比例,多数轿车车商采访时告诉本报记者,他们销售的车中,80%甚至90%都卖给了私人客户,私人是他们最主要的顾客。当然,这没有把销售公商务轿车的拉在一起算,也没有把商用车扯进来。不过,无论无何,私人购买占了绝对的多数,这点毫不含糊。

  第三个数据,是增长速度。中国私车发展的速度的确惊人。截至2006年底,中国私人拥有的各类汽车超过2000万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私人汽车,到2003年社会保有量达到1219万辆。私人汽车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但突破2000万辆只用了3年时间。

  “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我国已有多个地区的这一比值逼近3,进入汽车时代。”中汽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近日表示。

  四方佐证跨过“门槛”

  说“私车时代”的到来,不单是靠冰冷的数据说话,更多的是散落于百姓的生活之中。业界认为,至少可列出四大标志现象来说明“私车时代”的到来。

  第一个标志,是住地“离尘不离城”。在上个世纪,住家都拼命地往城里挤,而现在城里的人都希望把家安在城市边的安静角落。所谓“离尘不离城”。正如此,重庆、北京,乃至几乎全国的大中城市,几乎都出现了城郊的别墅房、花园洋房。尽管中国的土地、交通等条件,不容易每个人都住郊外,在城里上班,像美国人的汽车生活,一家人拥有几款车,但中国人住在城市的边缘,还是比较现实的。

  第二个标志,是卖车卖到家门口。中国的汽车销售,历经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坐在库房等开票,这个现象出现在1995年。那时候,私车是最奢侈的消费。那时候,买车要找关系排对提车,是典型的卖方市场。而现在,不但汽车超市、4S店等相当发达,销售顾问会恭恭敬敬地等你,而且把卖车卖到了家门口,各种社区车展在各个城市频繁举办,而各种汽车广告也借助电梯、花园、社区网络等平台进入社区。

  第三个标志,是自驾游的兴起。最近3年,自驾游可谓热火朝天。能用车去长途旅游,自是汽车进入家庭的标志。如果是公车,节日私用不大可能。这道理比较简单。

  第四个标志,是汽车的多元化。月照千川千月影,1000个人买车就有1000个想法。中国汽车消费的多元化,正好说明了“私车时代”的到来。按价格分,下至两三万的奥拓,上至几百万的豪车,都有人消费。从风格看,无论是粗犷还是乖巧,是潇洒还是稳重,各种风格都有人喜欢,你在街上都能看到。

  “私人购车观”搏弈获胜

  说“私车时代”的到来,还体现在购车观的三场搏弈的胜利上。在本世纪已经走过的7年,是中国私车发展最为迅猛的7年,这7年里,有三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第一场战争,是割掉尾巴的战争。两厢富康是中国两厢车的铺路石,到了本世纪,两厢POLO、雨燕、天语SX4、206等车型的巨大成功,以及和同车型三厢版本的巨大落差,无不说明割掉尾巴的巨大成功。两厢车,这个以时尚和运动的风格,挑战并改变了中国人固有的轿子情节。这是西方汽车消费观在中国的成功移植。

  第二场战争,是稳重派公商务车权威受到挑战。在中国,激进向上成为社会的主流精神,国有企业图求变革,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而民营企业更愿意体现企业蓬勃向上的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中庸稳重的公商务车遭到时尚运动风格的严重挑战。如今,处在公商务车的一个变革时期,许多稳重派开始向运动派转型。

  第三场战争,是代步工具的本质回归。汽车在中国,是作为奢侈品被羡慕了几十年。而近几年,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的观念深入人心。专家认为,这是汽车功能的本质回归。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汽车日益走进了百姓家庭。许多靠做低端车起家的中国自主企业,从此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甚至挤身于中国十大主流汽车之列。

  反方:家庭化还需三五十年

  面对中国进入“私车时代”的呼声,汽车专家却显得异常冷静。专家预言,中国真正实现汽车家庭化,还有三五十年的路要走。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较,重庆的私车保有量还达不到“及格标准”。

  “私车时代”一户一车

  中国是否真正进入了“私车时代”?国内著名汽车专家贾新光明确表示:这一说法显然言之尚早且过于乐观。

  按照他的“保守”预期,中国要真正实现汽车家庭化,至少还需要约30-50年的发展积累。这无疑是给空前热炒的中国私车时代论,浇了一瓢凉水。

  按照贾新光的理解,所谓“私车时代”,即汽车消费全面进入家庭化。他通俗地将其比喻为汽车消费的“电视时代”,形容人们购买汽车如同购买电视一样容易,如果用数字来衡量,那就意味着每个家庭都该拥有一辆或几辆汽车,就像每家都少不了电视一样。

  “在中国,买车不像买手机,可以人手一个,甚至今天买了隔两天又换。”贾新光认为,购车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仍然属于不敢随意决断的高消费。至于有关“车价是人均GDP 3倍时就进入轿车家庭化临界点”的说法,他认为目前我国也仅有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地区符合这一标准,如果据此就得出中国进入私车时代的结论,显然失之偏颇。

  国内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当属北京。贾新光称,近年来,北京私车消费增速明显,新增用户中私车已占到9成以上,但在全市超过300万辆的机动车保有量中,私车比例也不过1/5,离一户一车的“入围标准”差距明显。

  而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0辆/每千人的水平,跟110辆/每千人的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因此,仅仅因为私车保有量超过两千万辆,私车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63.1%这样的数据,而忽略人口基数庞大的基本国情,就断言中国私车时代已到来,肯定不具有说服力。

  进程尚需三五十年

  在否定中国已进入私车时代的同时,贾新光还做出预期:中国要真正实现汽车消费的家庭化,可能需要30—50年的时间。

  据他介绍,美、欧等汽车消费发达的国家,已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实现了汽车家庭化。从提出目标,到实现汽车在家庭的普及,欧洲用了差不到20年的时间,日本用了10多年的时间,他预计我国可能会在30—50年的时间内,完成汽车家庭化的进程。

  支撑他作出这一相对“保守”的预测,除了参考我国的人口基数、经济增速以及汽车消费趋势等,一些属于“国情”内的因素,也让他对于迎接中国私车时代到来不敢太乐观。

  其中他提到,一是推动中国汽车消费的大环境并不总是利好,一直没有定论的“是否该提倡私车消费”的争论,就一定程度上会迟滞中国私车时代的来临;另外基础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相当滞后,用车成本的持续上升,也会制约汽车向更多中国家庭普及。因此,他认为把中国私车时代真正到来的时间,推后30-50年才是客观且可信的。

  重庆私车只占1/3

  中国是否真的进入私车时代?这一焦点吸引了重庆车商关注。

  采访中,多数车商异口同声:虽然近年来重庆的私车消费也增势迅猛,但还不足以宣布一个时代的到来。目前,重庆汽车保有的总量和结构来看,远达不到“及格标准”。

  到目前为止,全市汽车机动车保有量约120多万辆,其中私车比例大概占1/3,约40万辆左右;而全市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更是仅有13辆,离人们理解中的私车时代还相当遥远。

  中汽西南凯旋公司总经理袁港表示,尽管今后一段时期重庆的私车消费将维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寄希望汽车在家庭普及,短期内不现实,因为私车消费除了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受道路交通、政策环境、油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仅凭借当前的销量增幅盲目乐观。

  多家经销商认为,油价走高开始对他们的销售造成影响。消费者对于未来油价走势的不乐观预期,会加剧持币待购。而其它的限排、堵车、停车难、收费多……这些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汇,折射出制约中国私车消费的重重矛盾。

  已有专家预言,如果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进入私车时代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假想。言下之意,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准,在中国真正实现汽车家庭化,除了汽车保有量这样的数字刷新,还需要在消费理念、用车环境等方面及时补课。

  记者 吴键 韦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