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单飞之后克莱斯勒寻求自我救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09:32  中华工商时报

  和戴姆勒分手3个月之后,面对合作9年间蒸发掉的近300亿美元市值,克莱斯勒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中国市场仍是克莱斯勒复兴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而作为一支独立力量,克莱斯勒的重新加入将使中国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和戴姆勒分手3个月之后,面对合作9年间蒸发掉的近300亿美元市值,克莱斯勒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我们拥有一个已经产生效果的计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克莱斯勒计划在2008年重新赢利,在2009年实现收益达到销售额的2.5%。”克莱斯勒的有关负责人戴欣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对未来发展很乐观。”

  或许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就在11月1日,克莱斯勒正式对外表示,要进行产能及销售目标的缩减,将削减北美地区的汽车产量,并停止四款车型的生产,此外还计划在2008年底前再裁减约1.2万职工,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5。

  而在中国市场,克莱斯勒的计划却很积极,“我们将不断把产品本地化并且增大销售量。”戴欣对记者表示,“克莱斯勒将引进更多的车型进入中国市场。”

  显然,中国市场仍是克莱斯勒复兴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而作为一支独立力量,克莱斯勒的重新加入将使中国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分手是种解脱?

  8月3日,美国纽约私募基金C e rb e ru s资本管理公司正式完成了对克莱斯勒汽车的收购,以74亿美元的价格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购买了克莱斯勒80.1%的股权,从而克莱斯勒结束了和戴姆勒9年的婚姻。

  尽管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合作被称为“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一起工业并购案”,可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双方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克莱斯勒始终没有走出合并前的困境。有数据显示,1998年同戴姆勒合并时,克莱斯勒的市值高达350亿美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大幅缩水为65亿美元。

  最终选择分家也许对双方都是种解脱。在业内不少人士看来,戴姆勒-奔驰以豪华车为主,而克莱斯勒主营越野车、M PV,这样的合并毫无效率。据了解,仅2006年下半年,克莱斯勒集团减产13.5万辆。而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消费者对小型车和燃油经济性高的车型需求增加,克莱斯勒的产品却主要以油耗较高的轻型卡车、越野车为主。

  此次转型对克莱斯勒或许是个好的发展机会,戴欣介绍,新的克莱斯勒将是资金充足的公司,“在新伙伴Cerberus和Daimler的强大支持下,克莱斯勒应该在未来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计划引进更多车型

  就目前中国市场产品的销售状况,克莱斯勒公司显然比较满意,“我们的市场业绩十分好。克莱斯勒300C的销售势头依然强劲,PT漫步者已经售罄。切诺基指挥官的销售状况十分良好。”戴欣说,“克莱斯勒在中国已经获得了积极的成长因素,那就是销售势头十分强劲。”

  而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销售网络问题,戴欣表示:“在中国,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北京奔驰和东南汽车并肩建立和发展克莱斯勒,Jeep和道奇的销售网络。”

  事实上,所有的克莱斯勒和Jeep的产品,都将在克莱斯勒Jeep的经销网络里进行销售,包括东南生产的克莱斯勒大捷龙

  尽管道奇是在其独立的经销网络里面销售,不过40%的销售网络也来自克莱斯勒Jeep的经销商网络,此外还有来自东南汽车的经销商网络,以及其他的品牌经销商网络。

  “我们将引进更多的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开发更多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不断研究、扩大和加强与中国本地供应商的合作。”戴欣说。

  其实,克莱斯勒和中国其他汽车厂商的合作从未停止。

  克莱斯勒(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CEO艾思孟此前表示,克莱斯勒在未来的发展中仍会继续保持与北京奔驰的合作,“目前在产的克莱斯勒300C和即将引入的赛百灵仍会在北京奔驰生产,”而北汽控股也表示,“北京奔驰需要克莱斯勒。”

  与此同时,克莱斯勒与东南汽车就M PV车型的合作谈判一直在进行。“到今年年底,东南汽车生产的克莱斯勒旗下道奇品牌M INI-VAN(属M PV)就会上市。”艾思孟曾说。而克莱斯勒与奇瑞合作的小型车代工项目也在继续,计划共同推进代工生产小型车并出口欧美。

  “在未来的发展中克莱斯勒计划将更多的新车型带到中国市场,并希望其产品能超越消费者的期望。”戴欣说,克莱斯勒集团在今年引进了Jeep品牌的三款车型以及道奇品牌,明年计划还将引进Jeep“牧马人”。-刘文文 乔磊 本报记者辜王景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