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敲山震虎”不如合作共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6日 09:26  第一财经日报

  上周,多家媒体报道,在福建奔驰项目奠基后,戴姆勒董事长蔡澈说:“不排除福建产奔驰轿车的可能性。”

  很多业内人士对此非常惊讶,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论”。

  有报道谈道:“10月23日,经历了6年波折的福建奔驰项目终于奠基。这意味着,‘南北奔驰’雏形已成。不仅如此,福建基地未来还可能生产奔驰轿车,一切还尽在戴姆勒董事长蔡澈掌握中。”但这种自以为聪明的做法未必就有利于戴姆勒在中国的发展。

  首先,蔡澈的“高论”显示出对另一个合作伙伴——北汽控股的不尊重。

  目前,戴姆勒在中国有两家整车合资企业,一个是北京奔驰,另一个是福建奔驰。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奔驰的轿车项目进展并不尽如人意。

  从促进合作的立场上看,蔡澈此话如果是为了对在北京的合作伙伴“敲山震虎”,那么,还不如双方积极沟通把合作共赢的事情做好。

  当然,此话如果只是与福建合作伙伴“把酒言欢”时的即兴之语,媒体是不是也没有“当真”的必要?

  根据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一家跨国公司可以在国内建有两家合资企业。20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跨国公司以一个中方合作伙伴牵制或打压另一个,大多没有好的结果。那么,戴姆勒公司就会例外吗?

  其次,无论是戴姆勒公司,还是蔡澈本人,与其他企业合作还是要放下“一切还尽在戴姆勒董事长蔡澈掌握中”的姿态。

  戴姆勒公司来中国寻求合资合作并不晚,也并非不积极。无论是最早的技术引进项目——北方奔驰(重型卡车),还是曾经合资的亚星奔驰(大型客车);无论是胎死腹中的南方汽车项目(MPV),还是与一汽不了了之的商用车项目……

  上述项目为什么很难谈成或合作成功呢?

  笔者接触过多位与奔驰合作或谈过合作的国内外企业高层,几乎用的是共同的两个字“傲慢”。由此派生出难以沟通、没有诚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等等。因此,奔驰在中国谈过的项目数不胜数,不要说成功的,就是真正做起来的有几个呢?即便是刚刚奠基的福建奔驰项目,谈判居然要历经6年时间。

  第三,从高档车自身规律上看,戴姆勒要在两个合资企业生产奔驰轿车,其“前瞻性”也太远了点儿。

  奔驰轿车,怎么说也是一个与宝马奥迪齐名的高档车品牌。在一个基地的产能尚没能够适当发挥(注意,不是充分发挥)的时候,怎敢高谈“不排除福建产奔驰轿车可能性”?

  现在,作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不久前,宝马对“再建第二工厂”的传言,做了多次澄清,尽管其生产能力已超出预期;而奥迪今年在中国的销售有望达到10万辆,也没有另辟生产基地的计划。可是,国产奔驰的业绩是不足1万辆。那么,蔡澈有高谈“不排除福建产奔驰轿车可能性”的资格吗?

  另外,如果戴姆勒方面真的认为“福建基地未来还可能生产奔驰轿车,一切还尽在戴姆勒董事长蔡澈掌握中”,那就不妨找一下中国的相关汽车产业政策,看一看政府部门是不是还应该起一些作用?

  看来,有些牛气十足的跨国公司及其老总,不仅要读懂中国市场,而且还要读懂中国国情。否则,还是看着别人的突出业绩而自己眼红吧。

  张宇星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