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特全球总裁穆拉利中国全面推行欧洲路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14: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徐锋

  就在穆拉利采取关闭部分工厂、裁员,大刀阔斧削减成本,以期改善福特汽车财务多年巨亏的关键时候,福特在中国却接连实施扩张计划。

  9月24日,穆拉利以福特全球总裁身份现身南京,亲历长安福特第二工厂开业。根据确切消息:马自达2将是以生产马自达为主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南京工厂的第一款车型。由于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底盘结构上与马自达2相同,同平台的第五代嘉年华,明年投产南京工厂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增大。

  穆拉利此次亲临南京,事实上并非一次简单的例行公事。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福特在北美销量比7月减少14.4%,根据福特去年10月份的预计,2007年前6个月北美的产量将比2006年下降8%-12%,原因是市场对该公司产品的低需求,预计2007年下半年有望比2006年上升5%-10%。此消彼长福特全年同比在北美有可能产量下降2%-7%。

  坐在火山口上的穆拉利明白——对于全球业绩的拉升,中国市场销量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目前长安福特投产四年的重庆工厂已经达到满负荷运转,并且年销售同比增长57%,此番南京工厂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36万台,计划在2009年让福特财务彻底好看起来的穆拉利,可以暂时松口气了。

  执意欧洲路线

  无论是即将投产的马自达2,还是明年上马的第五代嘉年华,都将是与欧洲同步上市的车型。根据市场人士判断:依靠之前马自达6和马自达3打下的市场和品牌基础,2008年这两款车将达到5万-6万辆的产量规模,而嘉年华因为之前本身销售不好,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扮演"补课者"的角色。

  在进入中国初期,由于对市场的低估,福特在产品路线问题上一度犯过大错。2003年长安福特成立并引进了第一款车型嘉年华,这款福特2001年专门为印度市场设计的车型,一亮相就遭到了市场无情的打击,销售持续低迷,上市不到半年便大举降价。

  针对福特对中国市场消费预期的误判,当时有美国专栏汽车记者过激地认为:"应该把决定将这款车引入中国的决策者放逐到非洲去放羊!"

  失误还不止于此,正因为引进的第一款车是紧凑型轿车,而不像其他厂商以中级车开道,来提升品牌的第一印象,福特的品牌价值多少打了折扣。2003年蒙迪欧、嘉年华两款车的产、销量总计为1.9万辆左右,其中蒙迪欧销量为4000辆。而君威、雅阁当时销量至少都在八九万辆。福特在中国的第一枪没有打响。

  为了扩充营销力量,2004年福特从美国总部以及台湾福特六合接连调任数名高级管理人员到长安福特。受欧版车型在台湾畅销的影响,福特在大陆市场开始有意识地走欧洲路线。尤其是2005年引进欧洲年度车型福克斯以及马自达3后,福特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才彻底翻身,而这也真正坚定了福特高层走欧洲产品路线的决心。

  在这之前,记者在上海曾把"长安福特在产品上是否将全面走欧洲路线"的问题,抛给长安福特马自达总裁沈英铨,对方肯定地回答"今后的产品都来自欧洲"。

  目前福特在欧洲有科隆和英国两个设计中心,蒙迪欧、S-MAX以及新嘉年华等中国在销车型均来自科隆设计中心。已经决定把营销重点放在"德国工艺"上的长安福特,将来引进的车型将全部来自科隆设计中心。

  现在让沈英铨们感到苦恼的是,欧洲车虽好卖,但是并没有福特北美车型丰富。为了解决长期的新产品供应问题。福特正在有意识地协调福特和马自达两个品牌,与旗下其他品牌的平台共享。目前福特全资拥有的沃尔沃、捷豹、陆虎等几个品牌都来自欧洲,2006年它们在中国总销量同比增长25%。

  柴油技术的中国曙光

  不过乘用车全面落地,还不是福特理想中最完美的"欧洲拼图"。在欧洲遍地都是柴油车,在柴油车和汽油车已经平起平坐的情况下,不甘心在中国一条腿走路的穆拉利,也正在观察着中国柴油车市场的气候。

  1998年福特正式成为江铃战略合作伙伴后,柴油商用车业务一直是其在中国的一块心病。

  同样是福特的合资伙伴,与长安接二连三的扩张步伐相比,江铃这几年的步伐显得过分审慎。自引进战略投资者福特后,江铃一直在致力改善财务、质量、制造、开发等系统的流程和规范,营销层面鲜有让竞争对手关注的动作。

  基于核心业务是轻型柴油车,考虑到要在汽油技术处于绝对主导的市场里竞争,江铃前任舵手孙敏制订了"先做强后谋大"的经营战略。由于这一战略与当时国内许多企业拼命上规模的大气候"格格不入",江铃一度引来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满。

  四年之后,形势悄然发生改变。北京时间9月19日2时30分,纽约原油期货市场10月原油合约收高0.94美元,报收每桶81.51美元,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触及纪录高位。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众多欧洲厂商已经表示,他们将考虑用柴油和柴油混合动力技术重新杀进北美市场,同时不排除适当的时候进入中国。

  欧洲汽车厂商对中国政府的柴油技术公关,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去年博世公司及德在华汽车企业就联手向中国主管部门介绍先进的清洁柴油技术。根据他们的预测,中国政府在新的五年计划里将可能把柴油与混合动力技术列为研发重点。

  由于柴油节能效果跟汽油混合动力不相上下,这两年国内部分官员和学者也在呼吁其应当成为国家节能战略的重点之一,推进轻型客车和SUV等车型的产业化并逐步向轿车发展。

  中国柴油技术的黎明似乎正在逼近。

  江铃静待黎明

  9月24日就在穆拉利还在南京嗅着新工厂的油漆味时,十几小时前在600公里之遥的南昌,一场围绕江铃为核心展开的产业发展论坛正在进行。南昌市政府首次提出了,2010年整车产能从目前10万辆增加到30万辆,并形成6万台VM(柴油)发动机和4万台PUMA(柴油)发动机能力,全球零部件采购以福特体系供应商为主。

  "现在江铃股份已经有15万辆产能,今年的销量将会突破10万辆。"根据江铃汽车董事长王锡高的预计,福特品牌下的全顺销售今年能够达到2.4万-2.6万辆。

  王锡高同时透露,福特正在引进全新的车型支援江铃。福特持股江铃9年之前仅仅引进了一款轻型客车全顺,江铃产品的更替更多是依赖五十铃的技术平台。虽然江铃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以每年30%的平均增幅蝉联中国商用车市场增长的冠军。

  这几年江铃为何仅满足于"存在"的状态,福特之前一直没有过多谈及。不过江铃股份总裁陈远清强调:"商用车已经进入1999年以来的第二次增长高峰。"陈透露,下一步江铃股份会把部分精力放在出口业务上。2005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及客户需求的转变,商用车正从"机遇性出口"转向"战略性出口"。

  福特真正决定挖掘江铃的战略价值,是在2004年江铃和长安重组以后,当年陈远清和叶明信相继从福特六合与长安福特调往南昌,分别担任江铃股份总裁和销售副总。这次调动被看作是福特有意启动中国商用车业务的信号。

  2004年初,叶明信以营销顾问身份从福特六合进入长安福特,当时的福特正深陷嘉年华、03款蒙迪欧失败的阴影中,他随后全程参与了04款蒙迪欧的翻身一战。这次调动同样扮演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

  2007年上半年国内商用车行业保持高位增长,总销量达到128.97万,其中轻型客车累计销售11.01万辆,同比增长11.82%,增长趋势已经显现。叶明信大胆表示:"中国正处于运输能力的初级阶段向高级运输化过过渡时期。2007年预计增幅将达到19%。"

  对江铃有利的一个消息是,2006年上半年国内柴油轻客销量首超过50%,业内人士普遍估计,到2010年轻客中柴油机比例会达60%。

  "全顺现在是中国轻客市场份额第二,随着柴油机销量及份额的增长,未来有可能冲击份额第一的位置。"叶明信透露,ABS、安全气囊等欧系轻客的安全配置将来要成为江铃的标配,2016年全顺的市场份额要达到20.1%,超越目前市场最大的汽油机车型金杯。

  全顺在中国首次公开叫板来自丰田技术的金杯,而远在欧洲的奔驰、宝马明确表示要携柴油混合动力,在北美与丰田普锐斯的汽油混合动力技术决斗,这绝不仅仅巧合。

  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已经明显意识到,油价持续攀升的市场背景下,谁主导替代能源的话语权谁将主导新一轮市场竞争的格局。力捧柴油技术,福特明显已经站到了欧洲厂商一边。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