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记者 管宏业
之前很少主动在媒体前露面的宝马最近一反常态,开始频频上演一些带有明显的公益化和环保化特征的活动。
促使宝马媒体政策转变的动机是什么?宝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什么目的?
传播出现更多“中国调”
日前,宝马“中国文化之旅”车队从北京出发,沿途开展了捐赠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收集文化遗产资料、普及知识等活动。
与此同时,宝马在北京发布了氢动力7系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供日常使用、排放近乎零污染的轿车。
如此密集且不直接相关在华经营的两个事件,即使是媒体记者也感到有些意外。
实际上,了解宝马传统的人都知道,在德国,宝马很少宣传自己,只是定期公布企业经营数据和发展战略。
然而,宝马并不承认自己正在由“少言”变得“善辩”。宝马中国区副总裁陆逸表示,宝马一直将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己任。宝马中国负责公关事务负责人马庆生也表示,关注公益和环保事业,对于宝马的传播策略来说,不是改变,而是延续。
Driving Machine的利与弊
一年多以前,宝马怎么也想不通,原本在德国被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视为最爱的宝马,到中国后怎么就成了暴富阶层的代表。
究其原因,大概只能归结于宝马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的感觉太深入人心,但卓越的运动性能往往容易使驾驶者产生高人一等的心态,从而使宝马成为马路上不文明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负面代表。
不论是购买者的身份还是行为,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宝马品牌内涵;而早期宝马在华的传播战略中偏偏又忽视了对公众心理的研究,坚持“宝马就是宝马”,一味强调技术对比和性能说教,最终导致品牌定位中“崇尚技术与运动的精英人群”离公众的心理预期越来越远。
宝马意识到,与其生涩地向公众讲解宝马的性能数据,不如从国民最关注的环保、公益、文化等入手,通过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打造更加亲民的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心理诉求,还原宝马品牌的本来面目。
本土化远不到位
当然,在中国做企业,只有在传播策略上说“中国话”还不够,还要造“中国车”。
去年年底,宝马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针对中国推出了宝马5系加长版,引发了宝马拥护者的质疑。
半年过去了,宝马用销售数据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今年5月份,宝马5系加长版销量达135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2.8%;1至5月份累计销售6740辆,同比增长42%。而同期,全国轿车前5个月的增长率仅为26%。
销售数据表明,轴距加长、兼顾驾乘的中国宝马5系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宝马的中国思维取得了成功。
此外,在宝马的制造体系中,本土采购比例加强也成为宝马中国思维的体现。加大本土采购力度,一方面这是国家整车特征法规的需要,而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本地采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日前,华晨宝马总裁吴佩德表示,预计到2007年年底,华晨宝马的本地供应商数量将达到100家,本地采购额将增长80%,达到36亿元。相比一年前,2006年年初,华晨宝马在国内的本地供应商数量为46家,本地采购额仅为8.7亿元。
成本降低、市场利好,这些无疑都刺激了宝马增能扩产的需求。对于此前媒体传出宝马正在沈阳筹建第二工厂的信息,陆逸予以否认。他表示,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华晨宝马没有增加生产线,但增加了生产班次,将生产周期由原来的5天两班制提高到6天3班制,这样一来将原生产线3万辆产能提高到4.1万辆,但关于是否筹建第二工厂,他表示还要由华晨和宝马股东双方决议。
表面看来,媒体策略偏重中国调,本土采购更多中国货,甚至包括若隐若现的第二工厂,似乎都表明宝马的本土化政策更加深入,但事实不尽如此。
自3月份以来,吴佩德接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华晨宝马高管层陆续发生调整,主管营销、财务、生产的高级副总裁全部由德国人担任,调整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华晨宝马的高管层面,已很难找到中国人的身影。
在一个合资企业里,如果领导层基本都由外方把持,则很难让人信服这是一个本土化企业。华晨宝马高管层失去了多少中国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宝马缺少了更加本土化的中国思想。
外方主导本土化,胜算能有几成,这给宝马在华的长远发展蒙上阴影。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