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产业在走家电产业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09:05  FT中文网

  通过血雨腥风的“价格战”占领市场的家电产业模式只会使汽车产业“严重缺氧”,而不会是“席卷全球”。

  前不久,华晨汽车董事长兼总裁祁玉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了华晨汽车“进军”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情况,他说,进展比他预想的要艰难和复杂,因为欧美国家现在似乎都很担心,怕“物美价廉”的中国汽车会像中国的家电一样“席卷全球”,因此对中国制造的汽车有一定的排挤心理。

  欧美国家的这种担心并非没有来由。事实上,尽管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叫得响的本土汽车品牌——这一直都是让无数中国人觉得“刺目”的一件事情,但希望中国本土品牌的汽车如同“MADE IN CHINA”的家电一样,走进全世界各地的千家万户,却一直都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中国汽车业内堪称“元老级”的人物陈祖涛曾经就此大声疾呼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就该走中国的家电产业之路,先走饱和竞争,再行优胜劣汰,只有这样,中国的汽车产业才能搞好。

  问题在于,中国的汽车产业真的能够复制中国的家电产业之路吗?

  从1997年来自家电行业的春兰集团组建汽车公司开始,中国本土的家电、IT行业企业家们似乎一直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着:1999年,浙江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开始制造整车;2000 年,万丰奥特集团登上汽车业舞台;2001 年开始,辽宁华晨又让中国车市多了一个喧嚣的声音;随后转行加入汽车业“战团”的还有宁波波导、广东美的、河南新飞、宁波奥克斯、西安比亚迪、萧山万通、宁波华翔、江苏中大、上海华普、浙江万向、重庆红岩、丹东曙光、河北长城、广州宝龙、湖南三一、贵州新世纪等逾30家企业,甚至还包括了白酒巨头五粮液。

  这种近乎“前仆后继”的造车冲动一度让不少人寄予了厚望。甚至有人“欢呼”说,善于拼盘贴牌的中国家电企业们进入汽车业后,只要将家电业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嫁接入汽车行业,势必会给整个行业带来“血雨腥风”,最终将使汽车业从“大乱”走到“大治”。

  但是,转眼间10年就过去了,这些纷纷涌入汽车制造的企业们,非但没能让中国汽车产业走上家电产业之路,进而通往“大治”,反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黯然撤离了汽车业,甚至连“小乱”都没有造成。

  原因何在呢?首先是,“外行”造车本来就是一场胜算很低的“赌博”,家电企业们常常是在还没搞清汽车的游戏规则之前,手中所握的巨资就已经被蚀掉了。更为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中国的家电产业之路实际上就不是什么“好路”。中国的家电产业所形成的是一种喜欢简单模仿、不注重技术创新的低端生存方式,在这种生存方式之下,占领市场份额的唯一办法就是“价格战”,而“价格战”必然会让利润迅速消失。2000年时,中国电视机的产量就已占全球总产量的30%,但销售额仅为20%,利润还不到10%。创维前董事局主席黄宏生甚至表示说“一台彩电利润10元钱,卖彩电不如卖白菜”。而彩电业,就是整个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事实或许已经足以说明,如果中国的汽车产业真的复制家电产业模式,那么欧美国家非但不用担心,反而应该额手称庆,因为单纯依靠“物美价廉”,结果只会是“严重缺氧”,而不会是“席卷全球”。(文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放)

  更多信息,请访问FT中文网。链接地址:

  www.ftchinese.com/sc/index.jsp?ccode=2G050107

相关新闻:

  FT中文网上海车展特刊:2007中国车市的英伦风带给中国市场经典感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