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远
和安世豪先生谈话总是让人感到轻松而又愉悦,他不仅直率,而且不乏幽默和风趣。最近一次对他的采访安排在他长春的办公室,也许是只有我一名记者,也许是办公室的氛围使然,也许是我开始的提问太正式,这位被所有部下亲昵称为“豪哥”的德国人却多少有点拘谨,我只好用他最喜欢的足球来化解坐间的严肃。记者问他现在这么忙还有时间看足球吗?他说,看是肯定有时间的,昨天晚上想看汉堡和沃尔夫斯堡的比赛,但却睡着了,特别关心拜仁对慕尼黑的比赛,那天特别想看,但是电视却没有转播。记者说看来你的确是太忙太累了,他说谢谢你给我找了一个最好的理由。有了足球作为作料,“豪哥”就显得更加睿智。
在既有的成功上面再创成功是很困难的
安世豪首先告诉记者,来到中国出任后,最突出的感觉是这里和以前他所熟悉的环境,如德国、斯堪的纳维亚、英国、爱尔兰等完全不同,在这里,总有很多事情要求你在同一时间完成,要向各个方向同时去努力,去加油使劲。而一旦先做了一件,把其他事情放一放,时间就会来不及了,或者就忘了做了。有很多事情本可以做得更深入、更好一些,但是在同一时间要做这么多的事情,没有办法。在中国这一年多,是一段“非常深刻,非常紧张,非常有意义的时间”。幸运的是周围气氛非常好,整个团队都非常积极向上。
进入正题后,安世豪说,去年奥迪在中国市场同比增长了36%,销量超过了8万辆,接近美国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又得以延续,这首先是因为中国整体车市的发展非常强劲,同时他们也特别幸运,赶上A6L和A4两个新车型同时上市,因而“完成了事先没有料到的超量增长”。此外,奥迪销售事业部机构重组,包括售后服务正式并入奥迪销售事业部,也对奥迪的增长做了不小的贡献。“组织结构的变化,无论给职工还是经销商都带来了非常好的协调气氛”。
除销量以外,用户满意度调查奥迪也取得了第一名,还得了一些大奖,他很高兴取得这些成绩,因为这能“使员工得到更大的激励,帮助员工更专注,更专心去发展事业”,“豪哥”说,这是一种良性互动。
他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还会有很强大的增长,这种增长不是断断续续的,而是很稳定的,是带有惊喜性的增长。增长的同时,就有了机会,但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为未来几年做准备。他感到很幸运,因为一汽大众有这样的能力,周围配件供应商也能提供相应的支持,经销商也能随市场变化提供需求,他们要不断创新,保持奥迪现在的地位并不断发展。
“豪哥”说,奥迪对在中国的优势、劣势、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等有一个认真的分析,从调查结果和与同事讨论的结果看,奥迪在中国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这些“足够未来几年我们为之努力的”。
对奥迪A6L10万辆下线的意义,他认为“很重大”,我们全体都非常非常的骄傲。作为一个豪华高档车,一个C级车,奥迪A6L在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让我们更感骄傲的原因是老款A6也很成功,我们在老款A6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个更成功的车型。一般来说,在既有的成功上面再创成功是很难达到的,但我们取得了成功,只用了短短2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万辆产量,这个成绩是了不起的。
在中国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谈到今年的情况时,安世豪介绍说,从2月份的统计看,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英国市场销量,仅仅排在德国之后,但是到3月底结果就不一样了,排名顺序是德国、英国、中国、美国,因为3月是英国一个传统的销售季节。他认为“这仅仅是奥迪内部的一种竞争,对我们来说,排名第几意义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中国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对于未来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安世豪认为,车市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整体车市发展一直这么平稳,奥迪公司也能提供更多本地化产品,突破现有A4和A6的基础,他特别强调说:“如果这两种假设真的都能实现,中国成为德国本土之外奥迪全球最大市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据了解,2006年中国是继英国、美国之后奥迪在德国以外全球第三大市场。
今年的奥迪年会上,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对原来的规划提出了修正,2015年奥迪全球销量要实现150万辆。负责中国事务的管理董事会成员魏勒进一步表示,按照这个规划,届时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至少要达到20万辆。记者问道,这种“修正”和魏勒的讲话对奥迪在中国发展有何影响,安世豪说:“看来大家对中国的期望值都非常高”,有人预测2010年或者2015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如果奥迪在中国能保持现在2%的市场占有率,20万辆销售任务就完成了。找到合适的人,用合适的策略,同时有一个合适的大环境,就能取得事先预想的或者意想不到的结果。“总体上说这些数字我不能确认,但在发展趋势上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发展前景,把它作为一个长期远景目标或一个策略来讲,中国的发展前景确实很大,从过去几年的发展看,在中国真的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随后安世豪又补充说,这是奥迪集团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中国将来可能成为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奥迪要在中国占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求得更大的发展,就要靠产品,一是要在本地生产新的产品,二是要多进口几款车到中国市场来,这是一系列战略问题,战略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而是一个长远计划,很多因素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所以很难现在就去下定论。现在制定的策略将来是否都能实现,是否都能帮助奥迪扩大在全球的销量,相信股东之间还要讨论细节。当然提出一个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去进行工作,肯定会帮助你获得成功的发展。
安世豪认为,现在左右车市更多的不是产品,也不是用户,而是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燃油价格、税率,以及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都会改变整体车市或者一个品牌的发展。从现在到2010年,奥迪不会一直保持直线上升增长,永远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出现一个小小的低谷,低谷以后又继续盘升。但是就目前看,2006年增长非常快,相信2007年也会是创纪录的一年。
我们已经习惯了竞争
在谈到竞争时,记者问道,尽管如今奥迪在中国市场占有这样大的份额,但是,奔驰、宝马的进入会不会对奥迪造成压力,毕竟在世界上这是两个很强的公司。
安世豪声称“他没有压力”,理由是,“就全球来说,奔驰、宝马都是奥迪的老对手,是我们竞争当中肯定会遇到的竞争伙伴,我们已经习惯了竞争。在竞争过程当中,相互都不会给对方一种很大的惊奇,因为品牌竞争更多的是来源于产品的实力,而产品实力是通过多年的积累,不会在瞬间有一个骤然的变化”。
记者进一步向安世豪问道:你没感到压力,是不是因为奥迪现在已经遥遥领先了,觉得它们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内追上你?
安世豪说,他的原意不是这样,他很尊重这两个竞争对手,由于特殊关系,他在中国也认识好多奔驰、宝马的朋友,他们之间也能进行一些良性的交流,他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在全世界都是这样:奥迪、奔驰、宝马总是在一起。他也“很深入地观察”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比如奔驰的B级车上市对奥迪会有什么影响,他们在某个地区建立了什么样的经销网络,销量是多少,相应奥迪在这个地方的销量怎么样,如何巩固竞争中的优势等。而且他们一直不断考评竞争对手做的一些动作,哪方面还要改善,哪些方面可能会超越自己,“在和其他竞争对手比较得出的结果的基础上,制定我们的策略,不断地改进,使奥迪在中国未来的前景更好”。
但是,“豪哥”表示,在观察竞争对手的同时,他还是把更多的精力致力于自身的改善上。他说,你可以看到,一汽大众最大的优势是奥迪品牌的知名度,还有多达近50万的用户群体。他们以后要更加关注这些用户,让更多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奥迪在中国市场上走得更远。现在奥迪营销系统的升级,就是预见未来在市场上会有更大的销量,会有更多用户依赖营销系统。“我们的发展策略分两个方向,一个是自身怎么做,一个是看竞争对手怎么做”。
安世豪还告诉记者,他们所说的竞争对手,除了奔驰、宝马之外,现在雷克萨斯也来到了中国,从绝对数字看,它目前的销量还非常小,但从它的表现和投资趋势看,它在中国将会越来越强大。而且从整个竞争策略来讲,奥迪在全球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这三个。
奥迪的成功是全球性的
奔驰、宝马一直不愿公开把奥迪列为竞争对手,记者很想知道,在和这两家的直接接触中,两家是怎样看待奥迪的。
率直的“豪哥”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宝马的官方说法是:在世界上我们不认为奥迪是竞争对手,但在中国是。奔驰在公开场合是避讳谈这样的问题。”但他认为,“厂家之间的想法,奥迪怎么看宝马,宝马怎么看奥迪,这都不重要,关键是市场反馈是什么,用户到底怎么认识这两个品牌,这才是最重要的”。厂家之间的互相评论,其实更多的是出自策略上的考虑,“对于我们来说,要更多看到的是市场需求是什么,用户的声音是什么”。
记者进一步和“豪哥”讨论,是不是因为奥迪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很高,才迫使宝马、奔驰不得不对奥迪态度发生微妙改变。
“豪哥”认为,可能因为我们是在中国,所以大家更多看到的是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奥迪的成功不光体现在中国,而是全球性的。去年奥迪在德国已经有了创纪录的市场份额,除去德国市场,奥迪在欧洲已经超越了奔驰和宝马。而且不光是整体的营销量,而是每一个产品都取得了领先的成绩。他说:“我们很开心奥迪在中国取得的成就和成功,但奥迪的成功却是全世界性的,在欧洲奥迪的领先地位已经非常明显了。”
安世豪向记者介绍了德国的一本杂志,《AutoMotorANdSport》,是德国最大的也是欧洲最大的汽车杂志,它做的用户调查很有权威性。依据这份杂志的调查,虽然奥迪在德国的销量还没有超过宝马和奔驰,但品牌形象已经超过了它们,成为第一了。在包括品牌、形象、设计、性能等13项的问答调查中,奥迪有7项获得了第一名。所以,“其实竞争对手的评论并不重要,真正要考虑的是用户怎么评价这个品牌。在德国、在欧洲用户心目中,奥迪品牌已经渐渐成了第一”。
他说,类似A6L在中国的成功,还有A3在欧洲的成功。TT去年在全球正式投放,现在它的均销量、总销量都已经在这个车系上达到第一。
他说,奥迪所有的设计师和技师本着奥迪“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想法,过去几年在设计上不断革新,他们对奥迪的激情,通过奥迪产品进行表达,感谢这些年他们做出的这些成绩。
现在谁还能不把奥迪当对手
记者提出,过去奔驰、宝马不把奥迪当对手,恐怕还不仅是因为销量,在产品档次上他们也总觉得自己是贵族,而奥迪是贫民。
安世豪说,相信你这样的想法可能代表了大部分用户的心声,以前可能大家就是这么理解的。可是从现有的产品对比,可以发现在同一级产品上,奥迪已经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完美的超越:宝马X5和奥迪Q7比,宝马5系与奥迪A6相比,宝马1系和奥迪A3相比,奥迪现在设计上已经占据了全球第一名的位置。在车内部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上,奥迪也取得了第一;产品的使用寿命奥迪也是独占鳌头,奥迪的MMI操作系统特别受欢迎,可以说,在技术上奥迪已处在领先地位。奥迪A8的全铝车身结构,全球领先,现在还没有任何一家其他企业完成了这种工业技术;奥迪TT采用的铝合金和钢混合材料车身技术,真的是一个飞跃,车身比以前轻了150公斤,之前也是没有人达到的。从产品上讲,过去几年,奥迪可以说在全球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大家经常去欧洲,可能了解现在柴油车在欧洲的普及性非常高,奥迪是柴油轿车的领先者,由此可见奥迪在欧洲的口碑和所处的位置。
“豪哥”如数家珍地说了一大篇,仍然意犹未尽,“还有R8,去年在北京车展上出现过,今年还会在上海车展出现,今年我们马上会把它引到中国来,这是一辆手工制造的超级跑车,一天只能生产20辆。你可以看到,同样系列的产品,在竞争对手中来说还是空白”。说到这些,“豪哥”显得异常兴奋。
记者又提出,有竞争对手认为,quattro技术,也就是全时四驱技术,是很多厂家都有的共有技术,而奥迪却把它命名为quattro,并说成自己的独占技术。
安世豪解释说,首先要说明一点,是奥迪首先把quattro技术应用在市场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大众轿车上。此外quattro还意味着主动和被动安全性,一旦车子达到了一定的速度,排量超过了一定的限量,再讨论是前驱还是后驱,已经没有意义了,这时车辆必须要四驱。奥迪就是为了这种主动和被动的安全,一直在贯彻quattro四驱的概念,现在奥迪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辆配有quattro技术,奥迪去年全球一共卖了90万辆车,其中30万辆都带有quattro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奥迪新款的A6旅行版,在欧洲大街上跑,大家都认为这是流动的雕塑。“这款车对于所有男人都是一个梦”。还有RS4的敞篷,带有420马力的强大动力,这么漂亮的车型,流线型的线条,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要是有机会试一下白色的S3,在大街上开,一看外观和动力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能会对车付出那么多的感情。
奥迪的官车形象有其历史原因
记者一直觉得奥迪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它的“官车形象”,是有“身份”的人坐的车子,很多人觉得坐了奥迪就等于进入了一个阶层。记者问安世豪先生,他认为奥迪的官车定位,对品牌形成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
“豪哥”说,在中国奥迪被看作是一个所谓官车形象,是由来已久的,或者是有历史原因。回到中国的十几年前,当时的豪华用车只有奥迪,又只有这么一个特殊阶层才能享受豪华轿车。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年销量只有20万辆左右,而现在年销量已经到了400多万辆,从20多万辆到400多万辆,大部分的增长量并不是政府用车,而是有越来越多的私人用车和商务用车。所以对奥迪来说,未来的希望不在政府用车的发展,而是如何赢得更多的私人和商务用车。
奥迪A6L在中国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有10厘米的加长,车的空间比别人大了,而且在整体技术上是成功的。奥迪A6L不仅在中国很成功,在全世界都是一款成功的车型。在对A6L用户的调查中,大家评价它最受欢迎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外观设计漂亮,同时也很认同它提供的选择多。“我们是唯一在C级车上提供4缸、7缸和8缸三款发动机的厂家。此外,还有驱动的选择,你可以选前驱,或者是四驱。奥迪也把最好的操作系统MMI技术应用到A6L上,使得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又有了一个复合型的选择,A6L的悬架是奥迪向本土生产的车子提供的,其他的厂家没有提供这些装备”。
所以他的结论是,奥迪在中国的成功不是因为最开始的官车形象,而是从产品自身、品牌形象、经销商服务三方面综合努力的结果,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品。“所以我们还要在产品上不断下工夫,提供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新产品”。
记者问安世豪先生,是否认为奥迪现在的“官车”形象,对奥迪今后的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他说,追本溯源,“官车”形象在特定时期帮助了奥迪,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地认识到,奥迪不仅仅只是官车。不举A6的例子,看看奥迪A4,这是和政府用车无缘的车,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它在B级车中都处于龙头领先地位,在中国销售正在大量增长,这和政府用车没有任何关系。Q7也是完全脱离“官车”形象的产品,相信TT在中国的发展也会有一个飞跃。
安世豪说,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可能还会关注奥迪的官车形象,觉得奥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人们可能会以这种老观念看它,我们也不会马上去消除他们这种观念”,而是持续地用丰富的产品,给所有新老用户灌输奥迪品牌“尊贵、动感、进取”的观念,让他们不断地对车辆增强喜爱,逐渐对奥迪品牌有新的认识。
他解释说,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一直在跟大家做沟通,在国内外做各种试车的原因,让大家看到奥迪在欧洲的变化和在世界上的成功,力争让大家理解奥迪的精神和品牌的概念之所在。
竞争对手来了奥迪还在节节上升
去年奥迪在中国销量的增长和大市场有关,也得益于两个新产品的同时投放,奥迪如何保证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保持持续增长?安世豪向记者透露道,现在马上要投放R8,在上海车展上还会展示高档双门轿跑车A5,希望通过车展测试对A5的反映,如果反映积极,就尽可能争取拿到中国来。还有前面提到的TT。
记者认为,这些车都不是批量销售的车,它们对奥迪增长销量不会有很大的帮助。
安世豪说,即使不谈新的产品策略,仅就现有的产品讲,A6L今年是它生命周期的第三个年头,A4也是第三个年头,Q7今年则是第二年,也就是生命周期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即便只上TT,也能保证我们今年和明年的销量增长”。
他承认包括奥迪TT,都不是上量的产品,更多是为了体现奥迪的品牌价值,让大家体验奥迪的技术和设计。他认为,在设计上TT是独一无二的。他告诉记者,根据他们所收集的市场反馈,无论TT在哪里出现,人们都会说:“哦,奥迪还有这样的车呢!”所以他相信TT对奥迪在中国形象的完善和品牌价值的丰富,挖掘品牌内涵都是非常有用的。
R8是奥迪第一次引入超级跑车领域的车,填补了奥迪的一个空白,安世豪介绍说,奥迪做R8的设想是,一个小男孩看到R8以后,会从杂志上把这个页面撕下来贴在墙上,作为自己的目标。“这种效果影响会在R8中体现,相信这两种车会为奥迪赢得新的用户”。有些本来不去奥迪展厅看的人,因为这两款车也会喜欢上奥迪品牌,要去展厅看看,这就为赢得新客户成为可能。
安世豪十分肯定,这两款车会对奥迪品牌形象和经销商带来巨大的效应,也会把员工的热情唤起。他说:“TT销售人员的培训是在上海F1赛道上举办的,对他们来说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
安世豪总结奥迪在中国车市上的竞争态势认为,奥迪继续发展的态势是好多人没有想到的,很多人说奥迪的竞争对手来了,奥迪在中国肯定开始走下坡路了,实际上奥迪在中国是在节节上升。“任何成果都不是不通过努力白来的,更多的成功,来自自己内部的改革和自身的改变。”奥迪事业部成立15个月以来,对奥迪进行了更合理化更优良的安排,对奥迪品牌形象做了很清晰的定位,把奥迪的产品性能进行了丰富、扩充,包括新车型和新的发动机FSI。通过网络建设,对用户满意度做了充分提升。尽管过去几个月的工作非常艰苦,但效果卓越。今年第一季度这么好的销量,将成为激励所有员工继续向前冲的动力,“我们将不断创造出更好的结果,奥迪一定会做得更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