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自主品牌冲击中高级车市 能否成功尚有待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8:58  东方网-文汇报

  2007年伊始,自主品牌开始大规模涉足合资品牌占据“把持”地位的中高级车市。两个月前,在国家发改委最新一批新车名录中,南汽名爵、红旗、江淮轿车等一批自主品牌中高档轿车榜上有名。同时,包括已经上市的上汽荣威750、华晨1.8T,自主品牌已经显示出在中高级轿车市场与合资品牌展开激烈争夺的强劲势头。

  而就在自主品牌希冀在合资公司占据传统优势的中高级车市开拓“自己的天地”的同时,合资公司同样开始计划入侵自主品牌的“传统地盘”——经济型小车领域。自主品牌为何逐渐向中高级车市进军?它的市场前景与认可度会呈现出怎样的状况?自主品牌离自己的春天还有多远?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部分汽车消费者进行了采访。

  自主品牌缘何急于发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3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月,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30.56%,紧随其后的日系车市场份额为25.9%,较2006年的26.5%有所下降——这是自主品牌首次以较大优势超越其他合资品牌汽车。经过2005年和2006年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已由国内市场的追随者,逐渐开始成为车市的主导力量。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代表品牌形象的中高级汽车市场,合资车型的市场份额达到60.7%,进口车型为31.3%,而自主品牌仅占据8%强。

  “目前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在经济型小车市场的份额,”全国乘用车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分析道。的确,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在国内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并成为重要的主导力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块市场领域一度是个被合资品牌“遗忘的角落”。由此,自主品牌得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存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大环境里。这也是一提起自主品牌汽车,人们总会联想到“小排量”、“经济型”、“低价格”这些关键词的原因。

  然而,就在自主品牌开始进军中高级车市的同时,近几年来,合资品牌也纷纷推出小排量紧凑型轿车,强烈冲击着自主品牌多年经营起来的产业阵线,大有要在经济型轿车市场“分得一杯羹”的架势。比如像大众POLO、本田飞度、标致206、北京现代雅绅特、雪铁龙C2、雪佛兰乐风等车型,价格均在6万元到10万元之间,较自主品牌而言,品牌形象更强势,性价比优势更大,这些都给自主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工业而言,部分合资品牌逐渐开始瞄准经济型车市,不能不被视作一种潜伏的危机”,在采访过程中,部分专业人士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确实,自主品牌如果继续纠缠于10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把眼光长久放在这个利润趋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无疑会把路“越走越窄”。

  政府采购带来第一推动

  在国家政策鼓励方面,自主品牌可谓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去年底进入审批阶段的《国务院关于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实施意见》,对政府采购自主品牌实行优惠奖励政策,拟推行自主品牌首购政策和定购制度,并将继续研究制定政府采购国货的认定标准。这为自主品牌汽车进入政府采购带来了新的动力,国家的政策鼓励成为自主品牌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最有力的加速器。

  然而,除了政府采购市场之外,自主品牌进入中高级车市后的前景如何?其能否与合资品牌展开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呢?在记者就相关问题向部分行业内人士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部分人士持保留意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目前,中高端自主品牌汽车的终端客户主要是政府,除了政府采购之外,中高端自主品牌能否在残酷的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很难说。市场是中高端自主品牌最好的‘试金石’,如果没有站得住脚的质量与服务保证,如果拿不出超越其他合资品牌的性价比优势,寄希望于国内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支持,也许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在记者对部分汽车消费者进行调查采访的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对中高端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2000年就买车的柴女士说:“从感情上而言,大多数国内消费者当然希望支持自主品牌。但在品牌效应上,自主品牌还无法和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相比。价格低也许是优势,但大部分购买中高级车的消费者考虑更多的是综合性价比。如果在售价上比其他合资品牌便宜,但因为汽车质量问题,造成使用过程中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增加,反而会得不偿失。”已有5年驾龄的张先生这样告诉记者:“自主品牌在经济型车领域虽然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同样存在着问题。如今向中高级车市发展,我觉得很难给出积极的回应。现在这几款自主品牌中高档车,尚处在订购过程中,都还没有大量投入使用,也许时间可以检验它们的‘成色’,时间才是最好的答案。”

  当然,也有一些汽车消费者对中高端自主品牌的市场前景持积极态度,虽然这在接受采访的消费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李博士对汽车行业一直很关注,他告诉记者:“也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高级自主品牌汽车要想得到消费者认可,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我们和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汽车都存在着差距。市场是现实的,也是急功近利的,但国内的消费者还是应该将眼光放远。自主品牌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发展的时期,它更需要消费者的支持,如果我们都选择购买合资品牌汽车和进口品牌汽车,自主品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无法形成‘气候’,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就永远不可能做大做强,我们的定价也永远无法实现‘自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今后国内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只能被动接受合资品牌与进口品牌的价格体系。”在采访临近结束时,李博士说道:“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情况,和当初的韩国有些相似,韩国的国民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中国的消费者为什么就不行呢?”

  进军能否成功尚有待时日

  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在与实力强劲的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已从5年前不足15%的市场份额,发展到现在的30%以上。去年,自主品牌又一改以往盈利能力低迷的局面,盈利能力迅速攀升,与合资公司的盈利能力止步不前甚至逐步下滑形成了鲜明反差。但是,全国乘用车协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增长,并不能掩饰其价格低廉、品牌偏于中下的现实状况。”

  的确,目前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在市场营销领域,都将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利器”。但伴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日趋理性与成熟,在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价值、更注重产品质量与服务保障的中高级车市,仅仅依靠价格优势而想立足市场,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究竟该如何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分析师表示:在宏观调控层面,政府有必要出台优惠政策与保护措施,为自主品牌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而在终端消费市场,国内的汽车消费者应该大力支持自主品牌,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自主品牌要想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国家与民众这两方面的支持。

  也许,无论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层面,还是直接身处市场的汽车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汽车,都应该给予最大限度的耐心与宽容。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有利于尚在“艰难跋涉”中的自主品牌汽车良性发展;在向中高级市场进军的路途上,如何在低价格优势上打造高数值的综合性价比,自主品牌在研发技术、制造设备与质量管理方面,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改良。这是自主品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因为“优胜劣态、适者生存”是残酷的市场竞争的不变法则。

  本报见习记者王乐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