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7年达喀尔拉力赛热度为何降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10:23  新浪汽车

  渴望挑战。这就是达喀尔赛事的魅力。由帕拉丁掀起的汽车越野的“达喀尔情节”其实并没有降温,国内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自已的“达喀尔赛事”(西部汽车越野赛)上。 专家们指出,按中国的地貌特征也能找到办与达喀尔同样的汽车拉力赛的外部环境。问题是,这就要看中国厂商是否有像当初郑州日产开辟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资源时的勇气和战略眼光。

  2007年达喀尔拉力赛热度为何降低?

  撰文/颜光明

  第29届达喀尔来力赛自今年1月6日开赛以来,媒体的关注度则有所下降远不能与以往相比。就连对此赛事非常重视的央视体育频道也谈出黄金时段,有关媒体的报道频次也在缩水,热情范围在降低。赛程快进入高潮阶段,但报道的内容和消息却还没有进入状态,读者和车迷的参与度也没有以往高涨。

  这是什么原因?越野运动会否因此受到降温?

  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倒不仅是因为上述的原因,而是如何看达喀尔拉力赛的问题。

  众所周知,今年的达喀尔来力赛没有去年热闹的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去年中国车队减少的客观因素(去年是4支车队,6名车手;今年是2支车队,2名车手)。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是的原因是缺少亮点,其次是,赛事的常态化淡化了新鲜感。

  似乎是一种轮回。趋于平淡的达喀尔赛事又回到了2004年之前的情景,变成了少数人,或者说是圈内人关注的赛事。于是,不少车迷开始怀念起帕拉丁参赛时的精彩,有人干脆说,帕拉丁不参赛好像缺少了看头,有人甚至认为,帕拉丁今年不参赛有点突兀。故有人担忧,刚刚起来的汽车越野运动是否会因达喀尔拉力赛的降温受到影响?

  毋庸置疑,今年因帕拉丁的缺席,确实影响了公众对达喀尔赛事的关注度,则也不可回避地产生了不少疑问。首先是帕拉丁为何不参加?其次是厂商在赛车运动的角色和地位怎么看?再是,汽车越野运动如何走向大众化?

  对于帕拉丁为什么不参加今年的达喀尔比赛,尽管外界有不同版本的说法,但厂方表示,这主要是为了休整,达喀尔赛事今后还是要参与和参加。引用厂方高层与媒体座谈时的话说,虽然帕拉丁连续三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成绩不错,一年比一年好,但要想取得突破,或取得更好的参赛成绩还必须要苦练内功,对于厂家来说,现在考虑的不是单纯的参与,还要有好的成绩,打有把握之仗。

  应该说,这是比较常理智的决策,与其打疲劳战,还不如休整以后再战。

  凭借三年参赛经验,厂方很清楚,就目前帕拉丁车型及改装状况,后勤保障体系,以及车手的实际情况,要想再突破去年19名的成绩有很大的难度。厂方高层明确表示,达喀尔拉力赛对于郑州日产来说是一种资源,不会放弃,还要继续参加,这种精神和挑战,对于企业都是一种激励。尽管今年不参赛,但还会参与。外界已经关注到,在达喀尔开赛以来,有关帕拉丁的身影还是很活跃,央视达喀尔赛事专题报道的广告,网上冠名有奖问答,包括对参赛车手的赞助等,确实正如厂方所表示的那样,帕拉丁虽然没有参赛,但参与的深度一如既往。

  在回顾“达喀尔热”时,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由于帕拉丁的参与,无论是对此赛事在中国的推动,还是普及汽车越野运动等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尤其是因帕拉丁参赛脱颖而出的车手更是成为广大车迷心目中的偶像,帕拉丁的品牌影响力也随之跟进,更是与达喀尔拉力赛齐名,家喻户晓。就连达喀尔拉力赛组委会都对帕拉丁在中国掀起“达喀尔热”表示感谢,中汽联对厂商勇于介入这样的国际赛事表示赞赏,给予很高的评价。

  “汽车运动离不开厂商的参与。”业内人士指出,像达喀尔这样的赛事如果没有厂商的参与普通车手很能介入。显然,今年达喀尔赛事热不起来的原因是厂商介入的深度不够。重要的是中国车队在此次赛事中找不出使人兴奋的亮点。当然,我们不应以期待帕拉丁首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火爆”来对比今天趋于降温的现状,而是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达喀尔赛事的常态化,就像现在大家都在观看女排国际比赛时的心情一样。不过,降温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汽车越野的热情,达喀尔还是不少车手和车迷们心里所向往的“朝圣之地”。

  渴望挑战|。这就是达喀尔赛事的魅力。由帕拉丁掀起的汽车越野的“达喀尔情节”其实并没有降温,国内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中国自已的“达喀尔赛事”(西部汽车越野赛)上。 专家们指出,按中国的地貌特征也能找到办与达喀尔同样的汽车拉力赛的外部环境。问题是,这就要看中国厂商是否有像当初郑州日产开辟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资源时的勇气和战略眼光。可以预见,随着汽车普及和赛车运动的大众化趋势,汽车越野运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终将演绎为一种时尚消费的流行文化看来并不奢望。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汽车赛事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