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为何气不顺 李书福在中国车市的另类角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6:43  北京日报

  在中国汽车业热闹非凡的舞台上,吉利老总李书福可能算个另类,在苦干造车之余,他总是带着点儿“气不愤”的劲头。

  让李书福心理不平衡的事儿似乎挺多。比如车展得不到理想展位,比如扩大产能受到限制等等。不久前他向媒体诉苦:说吉利要在全国其他地方建分厂得不到批准,而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建分厂快得不得了!李书福举出丰田的例子,说不知道国家为什么批给它那么多工厂。

  有人认为李书福不自量力,说吉利的批量规模都没有达到“门槛”要求,所以不能跟人家丰田比。粗看这话不无道理,在政策法规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吉利要是能有丰田那样的规模批量,还能跨不过门槛去?但细琢磨,李书福的“气不愤”又自有道理。在自己家里看外人比自己过得更好,谁心里也会不是滋味。

  国家已把汽车业定为过热产业,但哪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都没有受到限制,德、日、美、韩等外资在中国的第二乃至第三工厂都迅速地拔地而起,旋风般实现了曾被业内质疑过的“大批量、高起点”。从几方汽车企业势力范围大小而观,汽车业过热的威胁更可能来自于聚集中国释放产能的跨国集团,而非吉利这样一步一个台阶辛苦攀升的民营企业。在适于发展的政策条件下,外资扩张如入侵生物葫芦草般呈爆发式增长状,而本土企业反而有点儿政策上的水土不服。在由外资主导航空母舰般庞大的汽车基地面前,吉利当然弱势,凭实力竞争结果也不容乐观。市场蛋糕不能无限做大,让谁吃得更快更多就是个关系国泰民安的大事。

  静观中国汽车工业,在多年优惠引资的政策下,外资汽车品牌在中国早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不仅中方合资伙伴笼罩其下,坚持独立的民营企业更非其对手。外资制造基地厂在全国遍地开花,给民族汽车企业留下的份额已经少得可怜。外资在产品、销售的绝对强势下,中国汽车业成为“加工基地”的底色渐重,制造强国的足迹却依然难寻,经济殖民化的危险对汽车业来说也非危言耸听。

  建立制造强国基础依靠谁?显然不能靠外资,而只能靠吉利、奇瑞长安这样的民族汽车企业。由于吉利等民营企业资本的纯粹性,自主品牌是否进入主流位置更与其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就更应被看成民族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谁的扩张更能让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显然并非外资。而被政策限制的,倒正是吉利这样单枪匹马与外资苦拼的民族资本。扩张是好事还是坏事,显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表面看来公正的政策其最大得益者是外资,而不是生机勃勃成长中的民族资本,那么其政策的积极作用就很可能打了折扣。有专家曾呼吁中国汽车行业政策不能扶洋抑已,此呼声不无道理。

  李书福认为吉利受慢待并非偏激之见,吉利就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当初跑目录被主管部门推之门外,到参加车展得不到理想展位,再到建分厂时受挫,李书福的每一步都在与对民营资本的歧视与偏见斗争。汽车业可能是民营资本发展最艰难的行业之一。如果不是李书福的另类,在屡屡挫折中吉利可能早就鸣金收兵了。2006年车展吉利干脆在北京边缘自起炉灶开设展场,又是另类姿态的一个亮相。

  在国家提倡创立自主品牌的历程中,吉利始终如一根岩石中的小草,不断从边缘化向主流位置靠近。但许多时候其待遇不仅不如外资,更不如大国有企业。当外资与国有企业联合为强大的合资企业时,吉利就更弱势。奇瑞背后还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吉利背后就是浙江商人的自强不息,再加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冲着吉利造汽车没花国家一分钱,冲着吉利造民族品牌的志气与胆量,也应该更多得到政策偏爱而不是限制。政策门槛除技术性标准外,还应有社会效益的标准。只要政策关爱,谁说吉利以后不会超过丰田?

  从国家经济安全着眼,产业资本的优化比技术优化更重要。多一些李书福这样的另类,多一些关爱民族品牌的政策倾向,中国人的骨头就会更硬。晓风

(编辑:石宇)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车型

更多相关新闻

吉利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