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日,做客《车载人生》的是运载火箭和汽车复合型专家何德胜,他认为中国汽车面对中国航天而脸红。汽车和火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何教授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本期访谈中将给出答案。
主持人:合资企业里面能搞出自主品牌的汽车吗?
何德胜:能搞出来,你得拿出来给我看看。我不能说不能搞。你想能搞吗?改一个零件都要到德国去请示。他也不说不能改,但就拖着你不改,没批,没商量好,就这么给拖死了。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零部件能够体现整个汽车发展的水平。除了零部件这块,在装配上、管理方面中国是不是也落后?
何德胜:这都可以考察解决的。现在我们指的创新不够是指核心技术,不是一般管理。一般管理人家有成套的东西,什么风险管理模式,我们派人去学的多了。你还要回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实际上这些管理问题我们有差距,但我们基本上可以接受,那么多海归回来了。都可以做管理啊。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了安全气囊这块有一些传感器,比如火药等等方面可以应用到汽车里,其他的航天技术还有哪些可以应用到汽车上?
何德胜:有。密封条,现在中高档的密封条都是运载火箭研究院做的,别人竞争不过我们。中高档车的车门,关键是工艺,材料都不是关键问题,主要是工艺。我们开始的时候密封条也是不行,不分配哪个车型给你。然后跟外国人的密封条合作,全是中国人管理。二三百个人作了两亿多密封条,中国现在中高等的密封条都是这个公司提供的,叫万元金德,也是运载火箭的。
主持人:还有什么项目吗?
何德胜:航天很跟三菱搞了一个发动机。航天发动机,三菱沈阳那个,那个发展也火,选型比较好,三菱技术多一点。本来规划是五万台,现在已经准备扩展到15万。零部件航天也比较多,上海的ABS传感器,我们有七八种传感器。空调器,上海空调器厂,是航天的。汽车空调当时占了70%,现在大概40%、50%左右,现在多了,所以竞争分散了。这围绕了汽车高科技的部件。兵器也很多,比如气囊里的火攻,这是他们的长项,火药、雷管、发生器、药片,现在中国自己都可以做了,这也是兵器的基础。
主持人:您现在已经退休了吗?
何德胜:我退了一直没有休。
主持人:您目前主要搞什么?
何德胜:顾问。
主持人:你自己还做技术方面的东西吗?
何德胜:专长上来讲我现在的事比较多,一个是运载火箭研究院的研究顾问,还有科技部,评审汽车项目,评审专家,社会职务比较多。北航的教授,做讲座,给教师讲课。人家说你退比不退还忙,退后我是服务社会了。另外有些企业请我帮他们策划项目。
主持人:您在做火箭研究的时候,条件艰苦到什么程度?
何德胜:大家吃一样的东西,大家吃的拉的东西都一样。菜没有菜,粮食都是统一的,所以菜靠自己做,粮食去挖竹笋,采野菜、荠菜,那时候允许打野鸡,我们有时候上山打野鸡。那是那时候的政策,现在都不允许了,上山锯木头,做自己的家具。年轻的时候都干这个事,不干没吃的。相对于老百姓来讲我们生活还可以,相对于一个科技人员来讲跟现在没法比。
主持人:现在搞这方面研究的人条件好多了。
何德胜:对,现在条件好多了,待遇又高。我的研究生当了研究院的副院长,工资、车子等等都有,很好,我很高兴,一点不嫉妒,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社会在发展、人在发展,我觉得超过我更好。三十多岁就是院长、副院长,这就是航天的又一个特点。航天人一代一代往下传,汽车不行。没有一个梯队,谁是汽车的领军?航天可以马上数出来,第一代领军是谁,第二代个领军是谁,下面是谁。航天对人才的培养跟舞台有关系,航天始终给年轻人搭建工作平台。汽车的人老问我,航天有没有人往国外跑?我说有,很少,学一学就回来了。另外到外面学不了东西。
汽车就不一样,我很同情一些大学生,因为我到美国访问,那些大学同学都跟我说国内搞的都是外国的二级车,我要搞先进的,回来还受人气,因为技术控制在外国人手里,给外国公司干比你兴趣还多,进步还快,我何必呢?
主持人:中国零部件发展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
何德胜:不瞒你说,变速箱已经突破了,就是液力变矩,现在奇瑞也在跟航天合作,搞液力变矩,搞电磁阀,这个我们都不对外。对汽车界的同志,特别是兴起的自主创新企业都要求把这个技术转给他,机械这方面应该说有进展。现在我感觉汽车零部件还有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非常快。
我最近考察了民营企业,因为我验证了这个观点。有些民营企业的零部件、气囊,上海的久乐,现在它不仅自己配套中国车,合资车进不去,中国车他都配了,什么长城、长春的301、等等他们都自主配了,每年十几万,现在100万的生产线,没搞成。这个老板做这个事情搞了十多年,这个老板很奇怪,我说你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因为我在国家气囊组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人了,他是房产商,他就死咬住不放,搞出来了。我说张总你这点我很佩服,几亿投进去了,见不到底,见不到效益出来,见不到国家能用你,现在外国公司求他来合作。他已经起到了国家的零部件开发没有做到的事,而且还成立了研究院,做的很大。
现在光气囊做了两三亿。我最近又考察了一个,因为我关注这个东西,没有这块力量撑着,光靠大集团撑不住。说实话,他们根本不让参观,像现代。我最近看了一个山东的散热器厂,汽车必须要有散热器,包括水箱,这也是一个民营企业,已经做了100万台了,50%出口。而且50%的70%出口到美国,我说你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拿到OEM订单,就是固定配套。真正打着中国品牌的车装到美国的GM车上,所以还要往前走。我看了很受鼓舞。
主持人:您认为未来的中国汽车应该怎样发展?
何德胜:我认为汽车行业,包括国内的某些主管部门一定要确立中国是一定能够搞出中高档车的。第二是一定能搞出来的,不是遥远的。这两点信念不是套话,这些“套话”在某些人脑袋里是没有的,因为他没有具体的概念,就是中国现在发展的概念。
第二条,我认为汽车工业要由国家综合部门,就是国家综合部门统一归口来管,管的多不行,而且要由国家的一个主要领导人来统一协调,比如副总理,因为这个行业太大了,美国是一个副总统高尔来管汽车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出大问题。每年搞几个大问题。
最好搞一个国家的技术开发队伍,把国内现有的科技资源整合,这是绝对有用的一招,但是这也很累,很费劲。
第三条,对现在现有的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都比较小,像奇瑞这种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还有贷款上的方便。安徽省给他们的支持力度很大,这些我都去看了,这些可以做到。
第四条,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已经作出业绩的民营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这不是空话,要有税收政策,要有贷款,最近政策在加大。民营企业老板说,发展起来以后资金有问题。我说社会融资呢?他说社会融资有社会融资的问题,融资利息很高。
第五条,对各大汽车集团的领导考核方式要变。进一步把自主开发的比重放在考核里面。以前不考核这个只考钱,你可能赚了100亿,外国人就赚了150亿。因为零部件也是我国的,里外里赚。对各大集团领导的考核方式一定要变,主要变什么呢?第一主要考每年技术创新的力度。第二,要考核自己开发的队伍建立没建立,这两条是很过硬的。在合资企业消化这怎么行呢? 另外,我认为对那些几十年来自主创新没有作出业绩的人要调整。行政不要处理,要调整。有的人干起来还是那样,因为理念没有转过来,所以要适当调整,队伍要调整。听谁讲话一听就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不能换汤不换药,今天说自主创新老提自主创新,怎么自主创新法?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些要作出相应的工作。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何教授,谢谢大家的参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