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上海市高架路入口的警示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上面关于 “小排量汽车限行”的规定取消了。这一改变在上海市民里,特别是在那些开小车的人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个交通标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解禁对上海那些小车车主们的生活又意味着什么?
解禁前的麻烦
在上海还在实行小排量汽车限行规定时,记者赶往上海采访了一位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张先生。张先生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要出门,尽管从家里到上班的地方只有10分钟的路程,但是他却不得不赶在7点之前,通过高架路从静安区赶到杨浦区。张先生每天都得这么早出门,迫使张先生每天早起的,就是这个限行的规定。从早上7点钟到晚上8点钟,张先生驾驶的1.0排量的夏利车,不能上高架路,否则就会就会违反上海的交通管理条例,那样的话,就会扣分扣钱。一旦过了早上7点钟,张先生就不得不选择其他道路。由于上海的道路很多都是单行道,张先生要走小巷,穿弄堂、通过很多红绿灯才能到达自己上班的地方。这些马路不仅狭窄,行人乱穿马路,而且自行车、摩托车混行,经常出现刮蹭事故,不安全的因素非常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上班高峰过去之后,高架路上车辆并不多,但是张先生的夏利车仍然不能上高架路,看着眼前拥堵的道路,他想不明白,没有多少车辆的高架路为什么不让小排量汽车行驶。他认为把小排量车都拦住的话,对能源浪费挺大,资源配置也不一定合理。据了解,让张先生先想不明白的就是从2000年开始的上海市限制小排量汽车的有关规定。即2000年5月15日起,1.0排量以下的车,不允许通过延安东路隧道。2001年9月22日起,上海市高架路7点到20点禁止排量1.2(含1.2升)以下的车辆行驶2003年,又增添了1.3升以下的面包车禁止上高架路的道路通行政策。
如今有绿色环保标志的小排量车已能在高架上畅通无阻
解禁后的便捷
上海市的解禁源于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发布的一个规定,这个规定叫《关于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限制的规定》,规定要求各地在今年3月底之前为小排量汽车解禁,上海市就是贯彻这个决定,在全国率先解禁小车的。前两天,记者再一次来到了上海,记录了刚才那位张先生的变化。
在上海市区进入高架路的入口处,记者看到,昔日禁止小排量汽车在白天通过的警示牌,已经被一块绿色的警示牌所取代。上面显示: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午7点到晚上8点禁止通过。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在上海的车管部门办理了一个绿色环保标志,现在他的小排量汽车,任何时候都可以在高架路上行驶。张先生表示,换了这个牌子以后感觉自由多了,上高架也方便了,特别是上班的时候,估计到单位大概只有5、6分钟,而过去在下面走的话,慢一点的话要用半个小时。
能够在高架路上行驶,不用从地面绕行,不但给张先生节省了许多时间,而且也让他的小排量车,与大排量的车相比,节约了不少的开资。他现在一个月上下班加上外出费用在300块左右,而大排量汽车至少要六七百块。
其实,在上海,对于持有上海本地牌照的小排量车能够驶上高架路这件事来说的人来说,高兴的不仅是像张先生这样的小型车拥有者,许多小排量车的销售店,在销售上也出现了转机。去年记者来上海采访时这位销售商告诉记者,由于受到限制,除了郊区以外,小排量车在上海市区的销量基本上已经停滞。销售商表示,小排量车销售比例很小,基本上一个月有一台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与去年相比,这种情况有了改善。 在他经营的小排量车的专卖店里,记者看到,星期天早晨,刚一上班,就有一家人来到这里商谈购车事宜,他告诉记者,从2月15号上海的小型车解禁以后,来店里看车的人明显增多。解禁对小排量车商来说,应该是个利好消息。
在离这家店面不远的另一家小排量汽车销售店,记者注意到,前来看车的顾客也很多,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以前由于禁止小排量车上高架路,人们对购买小排量车有所顾虑。如果顾客问排量,销售商给他介绍的是1.3排量的羚羊雨燕,顾客马上联想的就是1.3排量的不能上高架。尽管销售人员反复向其说明,上海只是规定,1.2升以下的小型轿车在白天不能上高架,1.3升的不在禁止之内,但依然很难打消顾客的顾虑。因为顾客会马上联想到以后1.3的也要禁止,销售人员跟他解释要花很长的时间,现在小排量车开放了以后,用户心理上的那种阴影算是排除了,于是月销量提高了20%左右。
绿色环保新要求
照这样看,上海过去颁发的“小排量汽车限行”的所有规定一律废止,这类汽车可以在上海市区道路和高架桥面畅通无阻。然而,当地人们并没有盲目乐观,他们在为解禁高兴之余,又多了一份担心,高架路所必需的绿色环保标志成了人们新的关注热点。
据张先生介绍,最让他感到担心的是,目前领取的可以上高架路的绿色环保标志有效期为一年,而一年后,会不会提高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门槛。这个问题,始终让他放心不下。让张先生没有底的是,现在他的这台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为欧2,一旦明年要求排放标准提高到欧3的话,他这台车很有可能不但上不了高架路,甚至连市区都不让进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张先生这样担心会随时提高尾气排放标准的,在上海还有许多人。在一些小排量汽车经销店记者注意到,前来看车的顾客很多,但真正成交的生意却并不多。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担心,在上海市对小排量解禁后的销售中,并没有出现销售商期待中的火爆场面。
那么,这次上海市领取车辆绿色环保标志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些标准以后还会不会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相关的采访。
记者来到了上海宝安区领取车辆环保标志的一个站点,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上海市政府发放的关于对高污染车辆实施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措施规定,(下划线)自2006年2月15日起,每天7时至20时,高污染车辆不得在本市内环以内各高架路上行驶。自2006年10月1日起,每天7时至20时,高污染车辆不得在本市内环以内各高架路上行驶。而能够在这些地方行驶的唯一凭证就是要获得这样一张,由上海市环保局监制的2006年绿色环保标签。发放绿色标志对车辆的要求是汽车尾气要达到欧1标准。但目前要求汽车尾气达到欧1标准也是暂时的,以后可能要达到欧2、欧3标准。
据了解,到2005年底,全市约有汽车96万辆,其中约有35万辆达不到欧1标准。随着近年来机动车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上海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情况严重,主要指标已经普遍超过了国家指定的排放标准。尤其是白天的高峰时段,车流量特别大的情况下,超标比例更加严重,据统计,高峰时段和晚上低谷时段,尾气排放的浓度是1比8。
正因为如此,上海市在解除对小排量汽车限制的同时,增加了对高污染车辆高峰期进入城区的限制。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污染控制处的苏国栋告诉记者,对汽车的排放标准的提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将来也有可能提前实施欧3欧4标准,或者说提前实施国3国4的标准。苏国栋还告诉记者,以后即使提高标准,也不会对现有符合标准的包括小排量在内的车辆,再另外设立一个新的标准。在实际执行当中还是遵循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的规律。
小排量的新挑战
上海市对小排量汽车的解禁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尹家绪是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小奥拓的当家人,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小排量车解禁,他是国内最早也是时间最长的,已连续7年。尹家绪率先对上海的新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上海市政府提出限制污染排放的车,我认为这是对的。特别是这个大城市里面,对高污染的车、不安全的车进行限制,我认为是对的。对每个汽车厂来说,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应该去顺应,也恰好是我们致力于汽车科技进步所要做的。”
记者到达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时,尹家绪正在参加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而应对各地不断提高的排放要求,正式此次会议的议题之一。因为合资的铃木公司,全部生产奥托、羚羊、雨燕小排量轿车,尹家绪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连续七年呼吁小排量汽车解禁,但也遇到了种种困难。由于各地对小排量的限制,使以生产小排量起家的产干公司,在市场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一些城市无法打开销路。此次上海市率先对小排量汽车的解禁,无疑使他发生了由忧变喜的转变。
尹家绪还告诉记者,现在如果说是高兴的话,倒不如说,提高小型车的排放标准,给自己企业的小排量车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动机研究所,记者注意到了2006年这样的一份工作计划,即在发动机的研究方向上,重点要考虑节能,环保,运用新燃料等项目。负责研制项目的谭杰告诉记者,按照公司的职责,自己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因为公司给他们下了一个死命令,在08年以前,所有他们公司生产的汽车,都要达到欧4的标准。谭杰坦言,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发动机研究所的负责人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压力主要在于在小排量发动机上。既要节能,又有实现高环保,从开发的能力要求上,对他们自身也是个挑战。
就在潭杰他们设计新的方案的同时,高排放标准的小排量发达机的试验工作也在经常的进行着,在发动机的实验室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在仔细的对实验的发动机,进行数据的跟踪和记录。
既要节能,又要环保,小排量车排量虽小,要求却一点不低。如果顺利完成了这个挑战,那么小排量车的前景就比较光明了。在采访中,尹家绪也向我们表达了他对小排量车未来的愿望:哪一天能够在北京二环路上跑,能够在天安门前跑,能够在上海的高架路上跑节能型、环保型的小型车,扬眉吐气、爽爽快快的跑一趟,说实在的,心里肯定感觉特别爽。
根据我们记者的了解,目前我国有这些城市对小排量车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只有上海一个城市已经解禁,我们给其他城市打电话询问,有些表示正在考虑中,有些还没有。刚才我们也提到,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的“解禁”规定,是有一个期限的,要求各地在今年3月底之前为小排量汽车解禁。
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何炳光告诉记者,当初不少地方出台限制小排量汽车主要是出于当时的情况,像八九十年代,当时技术比较落后,可能在排放、安全性能上会有影响。但现在环保要求很严格,达不到指标就不能上路行驶,这已经是设了一个高门槛。现在在文件中突出“环保节能”,这样才能让很多地方没有借口不执行。同时,国家发改委也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项的督察,加强督促和指导,这样使得文件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另外,要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编:张雪梅记者:胡长春摄像:毛云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