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只要有敢于实践的勇气 自主创新就大有可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 09:47  解放日报

  只要有敢于实践的勇气,自主创新就大有可为

  “其实高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跟种萝卜大白菜没什么两样。”

  经过50多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目前,中国科学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但是,尽管中国拥有这样的潜力,有些人对于能不能自主创新,仍然信心不足,这恰恰说明,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缺少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

  举一个例子,直到2004年,面对社会各界的批评,我们依赖合资的汽车大企业的领导人还在说:“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生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费用,同时还需要八千到一万人的技术研发队伍、约30个实验室,且平均两年芸⒁豢钇怠!绷硪桓龊献势笠档牧斓既怂担骸坝芍泄酥鞯级皇峭夤怂盗怂愕钠灯笠狄欢ɑ岢鱿郑疤崾窃谥泄钠凳谐〈锏?000万辆以后,市场稳定,产业基础完备。”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之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几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很难实现的。这些话还言犹在耳,我们就见证了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开发汽车企业的迅猛崛起。他们从零规模开始通过自主开发进入市场。虽然他们的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暂时比不上外国品牌,但却因为能够开发符合中国市场条件和成本要求的产品而赢得市场空间,并且不断提高水平,现在已经显示出燎原之势。出生不到十年的奇瑞,去年的销售量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达到18.9万辆,今年还要在已有的四五款车型基础上再投放6个新车型,憋足了劲,要让年销量再上一个台阶,直逼行业第一阵营。自主开发企业还打破了中国只进口不出口轿车的状况,使中国的轿车出口量在2005年首次超过了进口量。对比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可以发现,自主开发企业在早期阶段的所有物质条件都比不上引进外资的大企业,但只在一个方面超过了后者,就是具有了自主开发的勇气和信心。

  勇气为什么重要?因为落后状态容易使人信心不足,产生恐惧,产生依赖外国技术的习惯,所以能够奋起赶超的国家在世界历史范围内也只是少数。自主创新的概念以前就已经在日本和韩国出现过,如果那两个国家后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并非偶然,那么勇气和自主创新相连也就并非偶然。创新只能自主,这对技术先进者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但对技术落后者来说,必须强调自主,是因为赶超需要勇气,只凭勇气可能成为蛮干,但没有勇气,就肯定不敢进行自主创新的实践,没有勇气实践,落后者永远是落后者,有了勇气去实践,落后者就变成了赶超者。一位从一汽退休后到奇瑞工作的老工程师对我说过,奇瑞能够做起来就是因为敢于实践,而实践是汽车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都说创新需要能力,但是能力是哪来的,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从产品和工艺开发的实践中生成的。技术不同于科学,只有采取产品形式才有生命力。但采取产品形式就会有风险,不仅有技术风险而且还有市场风险,不敢冒风险就不敢实践,但不实践就产生不了能力,而越没有能力就会越害怕,最后永远摆脱不了依赖。

  事实上,中国不仅拥有自主创新的潜力,还拥有非常好的机会。中国拥有一个规模巨大并且充满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需求结构将长期保持民族特色,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机会。请大家想一想,在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哪个产品最后不是由中国企业普及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市场最热门的消费品是家电产品,包括洗衣机、冰箱、彩电以及后来的空调等等。当时,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日本产品,但家电产品最后在中国的普及却是因为中国企业的崛起。90年代前半期,北京要装一部电话机要交初装费5000元,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电话进入家庭的成本节节下降,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在程控交换机上取得了突破,一下子就把价格拉了下来,短短几年电话就普及了。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无线接入技术,被信息产业部指定为村通工程的标准,就是因为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解决中国农村信息化的特殊问题。再看汽车,仅仅在三四年前,中国市场的轿车价格还是世界上最贵的,但中国自主开发的汽车企业崛起之后,汽车的价格一路下滑。现在可以断定,最后使汽车在中国普及的一定是中国的自主开发企业。

  再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企业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上面提到的工业都经历过在市场需求高涨时大量企业进入,然后在市场需求趋于平稳后,又有大量企业被淘汰的过程,但最后成长起来的企业一定是更注重技术研发的企业。例如华为和中兴,早期都是为从香港进口的电讯设备做代理和贸易,当时全国有几百家类似的企业,今天在几百家曾经做过贸易代理的企业中只剩下华为、中兴两家,原因就在于只有这两个企业很快走上了自主开发的道路,并通过不断的努力而成为今天国际公认的优秀企业。事实证明,在自主开发上付出更多努力的企业会发展出更强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更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成长潜力。

  中国自主开发企业的经验证明,自主创新需要远大的抱负,需要敢于实践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一些人存在思想误区,以为自主创新主要是科技人员的事,其实创新首先是组织和战略决策者的事,自主创新报告团昨天一到上海就参观了上海的振华港机公司。所见所闻令大家深受鼓舞。振华创业之初,人员少资金少,第一个产品是模仿的,但是由于振华的领导人有着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创世界一流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从模仿开始的自主开发就成为高强度的技术学习过程,由于要以自主开发的产品去竞争,所以振华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战略,并产生了别人难以模仿的创意。十几年下来,振华已经成为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都名列世界第一的港机企业。因此自主创新也是一种奋起自强的精神状态。我近年来走访参观过许多企业,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在长期依赖外国技术的企业中,有人总是在讲,自己搞技术有多难,谈虎色变,而自主开发企业无论水平高低,却总是具有向上攀登的信心,充满阳光之气,两种精神面貌泾渭分明,令人感叹原来自主创新业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三年多以前,我曾就华为的成长求教一位华为的工程师。他对我总追究技术问题不解,给了一句有点不耐烦但令我难以忘却的回答,“其实高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跟种萝卜大白菜没什么两样。”话虽通俗,却掷地有声。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像奇瑞、华为、中兴那样敢于冒着风险,捅破自主创新的“窗户纸”,中国工业就会发展出全球竞争力,中国经济发展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中国就会早日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