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永远不能代替自主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将长期存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需要,但是引进技术不能代替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
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从获取、吸收先进国家的技术开始。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也将长期存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需要,但是引进技术不能代替自主创新,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以汽车工业为例,中国的轿车工业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出来过引发民族自豪感的“红旗”。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工业走上了一条通过合资引进技术的道路,走合资道路的初衷是通过引进提高水平,最后达到自主开发。但是20年的时间里,进行合资的主要企业始终没有能力自主开发汽车,原因很简单,合资企业只能引进外国企业的现成产品设计,而自己从来就不进行产品开发,没有产品开发的实践当然就发展不出来产品开发的能力。最近一两年,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自主开发,但仍然需要从头学习,恰恰说明自主开发能力不会是技术引进的当然结果,而只能来自自主开发的实践。
长期以来,一些同志把体现在产品上的物化技术同能够设计开发这些产品的能力混为一谈。在这种逻辑下,似乎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新产品,或中国可以购买使用外资的新产品,就等于中国具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这是错误的。例如,只要肯付钱,中国人可以开奔驰宝马汽车、坐波音飞机等等,但这只是在消费别人的产品,而设计和开发这些产品的能力不属于你,品牌不属于你,产生的利润也不属于你。大量的研究证明,技术能力是组织内生的,只能在技术研发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只有自主研发才可能发展出能力,才可能拥有知识产权,无论引进技术和引进外资对于经济发展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自主开发对技术学习的关键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技术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技术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尤为严重。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把外来的技术知识转化为内生的技术能力,这些国家就只能永远依赖外部技术,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经过几十年引进技术的发展之后仍然处于依附状态的原因。中国有一个油泵油嘴工业,专门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在机械式喷油系统时代这个工业发展得很好,但在最近十年里,国际上的主流技术已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面对这种技术变化,中国最大的油泵油嘴企业,由于多年来习惯了引进技术,认为自己无力自主开发,于是决定通过合资引进技术,合资的结果是,外国企业控股67%,不但把中国企业的几百名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合资公司,而且规定剩下的中国母公司永远不能进入欧Ⅲ排放标准及其相关领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企业当初正是因为担心不能进入欧Ⅲ标准市场,所以才产生了通过合资引进技术的动机,而合资的结果却是使自己永远不能进入市场。在同行业还有一个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决定自主开发电动喷油系统,他们不断学习外国技术,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开发成功了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电控喷油系统,正在进行产业化。2004年当中国最大的油泵油嘴企业因被外资控制而退出欧Ⅲ标准产品领域时,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却决定退出欧Ⅱ标准以下的产品领域,集中力量开发生产欧Ⅲ标准及其以上产品,这个戏剧性的对比,恰恰说明自主创新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否则就只能是死路一条。最近,跨国公司利用国企改制和各地急于招商引资的心理,正在加速并购中国装备工业中的排头兵企业。
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例子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味依赖引进技术和引进外资的做法,已经到了必须改弦更张的时刻,否则数十年间积累起来的中国工业基础就会变成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进门砖和铺路石,而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就会坍塌。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