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吃过几餐饭,发现很多杭州的餐厅的菜谱上,都标注着菜的分量,他们用的单位还是克。比方,糖醋鲤鱼,200克,22元。这种“标准化方式”起初给我一种人民公社的感觉,因为只有粮食短缺的时候才这么注意到具体的分量,如今大家基本上都是丰衣足食的了,一个菜分量多少,全凭店老板的私下吩咐和当班厨师的手上感觉。但是很快我又觉得,其实这是一种十分合理的方式,这才算真正的明码实价,这种“数字化”其实很好。
看来“数字化”是一种整体趋势,不仅仅是一个科技的概念了。大社会的计划的痕迹越来越淡了,小社会的“计划”意味越来越重了。比如,爱情也可能被数字化地计划了。“有房有车”现在已经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没有多少说服力的概念了,社会分工细化之后,爱情信息也渐渐细化。比方住着小烂房、开着小烂车的大多是温饱一族,绝非富人,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对他们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不要提高停车费,不要随意罚款,也不要指望给你提供一年一次、一次一年的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当然,出现错位的情况也偶尔有之。有个并不幽默的笑话里说道,某女子相亲,问对方道,你有120平米的房子吗?对方说没有。因为他的房子是200平米的。双方因此没有成交。这位被杜撰出来的女子,将自己的理想定格在120平米,但是机会却给了她更多,她就消受不了了。
说到汽车,排量就可能是被数字化东西之一。在不好判断对方的收入情况,又非常想知道对方的底细时,还要避免有尴尬场面出现或者暴露自己的心思,那么汽车排量就是一个不错的参考值。你不需要打听,只需假装有意无意地转到他的车后,车后的数字,除了车牌号,一般就是排量了。中档车品牌之间差异不大,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排量。
排量意味着的不仅仅是烧汽油的多少,也是烧着一种承受能力。可供参考的数字化参数是,使用1.4以下排量,一般是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的人,而1.6左右的排量,月薪一般不会超过万元,如果他的汽车排量是2.0以上的(含1.8t),那么每月收入肯定过万或者接近2万,而2.5以上的,一般会超过两万,选择3.0或者以上排量的,收入一般就深不可测了。“深不可测”不褒也不贬,只是一种描述。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所有实情的准确依据是工资单、账单等有关票据,还不包括受政府明文限制的有关车辆等等。
从上面的排量数字看来,支撑着门面的,其实还需要自然资源。
从前,爱情“三件套”包括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梅花牌手表。其间基本没有涉及到排量或者其他量化问题,16英寸和18英寸、17钻和21钻之间的区别没有1.6和2.0之间那么大,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消费得起,所以也算不了婚姻的考评内容,它能反映的顶多是有人结婚了。——你要看那位陌生女子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很可能她就是位新娘,不管你是否看上了她,也不管她是否长得像仙女,你都得忍。何况这世界上本来就没什么仙女。
单车、汽车包含着的各种信息,除了少数地方可能有些模糊不清,某些地方可能有点夸张或者变形,但是都是众生的千姿百态。看着看着,总有一股温暖上心头。(作者 关万维)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