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杂志》非常注重跟读者的互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3:05  新浪汽车

  现在无论是我们围绕《汽车杂志》做的活动,都是为这个行业来服务,想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做的事情,这个为我们杂志的长远发展铺一点道路,不是简单想现在做一点事情。

  主持人:我咱们杂志办了个周刊。

  董宝青:周刊停了,准备改成月刊。

  主持人:《汽车导报》杂志一个刊号底下分了几本,可能是自己这本主刊不会无限量增加页数,是把它分开单独做?

  董宝青:他们的做法也是市场运作的方式,我很欣赏《汽车导报》的运作形式,但我觉得主刊不够强大,做下面的可能会有影响。有的时候做的好的时候,把一本刊分成两本,如果两本不好可以和成一本。我觉得这个都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他们的做法也很好。我觉得如果你的主刊不够强大的话,你对下面的品牌支撑不够强,不能够提供一个很强有力的支撑的话,运作很有问题,但是那个意识是非常好的。我们有时候说不定会向他们学一学。他在往前走的时候,不是一个品牌往前走,而是几个品牌往前走,但是如果说其中一个品牌强一点的话会好很多,我觉得他们的做法不错。

  主持人:您对他们的模式也进行了分析,咱们自己是决定怎么做呢?

  董宝青:我们会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汽车杂志》上,做这本主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不会排斥从里面把内容分一部分出来,形成一本新的刊物,这对我们来讲很容易做到。比如说我们有了300页、400页,分成100页,我们做一定有一个独立的刊号做一本杂志。

  主持人:弄成一个传媒集团性质的,下面有几本杂志分别进行运作?

  董宝青:叫不叫集团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能够做多少东西出来,如果一本刊物做到400页,三本合起来200,叫不叫集团不是问题。分成独立的来运作,肯定的是适合的。这是一个发展方向,汽车媒体市场也会细分,有汽车杂志,有综合性的汽车杂志,有汽车运动,有可能是汽车音响,有可能是古典车和二手车,市场会逐步细化下来,我们不会忽略的,一定会跟着做的。

  主持人:不仅要做,而且还包括所有的大众所关心的方面。

  董宝青:现在来进,整个汽车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开始形成的时候,大众对汽车杂志的消费的细分市场有没有这么快形成,我们还在观望,去年我们汽车音响做的非常好,我们也想要不要独立出来,去年美国的杂志要想把这部分独立出来,后来还是想把这部分作为主刊的一部分,有号召力,还是跟着《汽车杂志》走。

  主持人:刚才提到了版权合作的问题,音响方面你和国外有了这么一个合作,目前来说,很多杂志都和国外一些杂志进行了版权方面的合作,或者说其他方面的更深的合作,您是怎么看合作的?

  董宝青:我觉得我们也很重视跟国外版权合作,有国外比较大的汽车类杂志跟我们谈版权合作。但是我们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之后,最后都是没有来进行合作,以后也有可能会引进这个版权合作,那个时候可能是一种策略上的引进,不像现在这样说来依靠它。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速度是超出我们的意料的,现在各个国家比较大的汽车厂商基本上都在国内设厂来销售,国外的汽车销售跟国内是同步的。这么多的汽车,资讯这一块,基本上能够满足今天我们这一本这么厚杂志的印作。

  国外的版权和国内的版权,国外的版权处理资讯的水平上国内媒体还差一点,但是国内不能简单搬过来,这个也出现了很多的笑话,甚至有一些资讯从国外拿到国内来,是有问题的,不能简单搬过来的,因为有些车在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有很多不同。我们以后可能会引进一些版权,并不是实质性的引进,我们可能是策略性的有一些版权的合作,会有。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资讯这一块来讲,我们不比世界上任何一本杂志资讯少什么,但是在处理上可能有差距,但是在资讯的丰富性上来讲,不会比它差。

  主持人:适合中国国情的是来处理资讯。

  董宝青:在处理这一块我们比他们更了解我们的读者,我们知道读者需要什么,你不能讲在欧洲销售多少钱,拿到中国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所以我想资讯来讲,我们比国外的出版商更加了解中国的读者需要什么东西,这个是我们在国内做媒体做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对国内的读者需要什么东西,更加的清楚,有这个优势。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应该是我们作为一个了解中国市场的杂志的优势。

  您觉得我们汽车杂志在汽车的媒体当中有什么特色吗?

  董宝青:我想我们《汽车杂志》在目前在国内来讲,比较贴近我们的读者,我们的市场,再一个资讯比较丰富,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比较丰富,像汽车音响,包括汽车的使用这方面,整个跟汽车相关的信息,一直是非常丰富的。

  再一个我们跟读者的互动性,这个是其他杂志没办理跟我们比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拥有这么多读者很重要的因素,你这个杂志没有互动,是很难互动的,读者的水平是很高的,有的时候没有一个组给的技术背景,或者是相关的媒体背景,没办法跟读者来进行互动的交流。当然很多国内杂志是精英杂志,是办给人家看的,但是我觉得读者跟读者的互动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非常注重跟读者的互动。

  网友:这本杂志做的这么好,有影响力,特别关心的是咱们背后这个团队的一个情况,给我们稍微介绍一下?

  董宝青:我们这个团队,我本人是做媒体出身的,当然我可能也是国内最早的汽车杂志,90年就开始跑汽车了,国内最早的汽车记者。我们的副主编,测试总监是国内比较有名的测试专家,曾经到国内捷达车厂讲述过课程的。其他的我们一个年轻的团队,就是训练非常的专业。我想我们的团队目前来讲是从本土成长的,非常好的一个测试团队。

  媒体运作这一块,有些人也看到过我们的媒体运作水准,也对我们有一些了解。

  主持人:有没有更深入一些的介绍吗?

  董宝青:这个团队我要介绍我的同事,介绍太多,他们还是不太愿意。

  主持人:所以我们还是比较低调。

  董宝青:对。

  主持人:我发现杂志做了一个自己的网站?

  董宝青:那个网站目前正在维修,新版这个星期内会推出来。

  主持人:当初做自己网站的初衷是什么呢?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董宝青:当时做这个网站,大家觉得你做杂志一定要做电子版,对我们做电子版没什么意思,就是把内容贴上去,干脆做一个网站,内容都有,也便于和其他网站的合作,所以我们就自己做了一个自己的汽车传媒网,前两年把精力花在做杂志上了,网络现在也是花大力气做。像新浪汽车频道就做的非常好,我自己是每天都上去看的,我们要做有我们的特色,因为我们自己内容上本身就有特色。

  接下来我们会花费一些精力在网络上面来做,我们的读者以后会看得到的。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品牌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