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车一直是行业和网友比较关注的话题,6月29日,中国汽车报副总编吴迎秋、北京青年报汽车时代主编孔文清、新《车时代》杂志主编蓝河以及新浪汽车主编邵京宁作客新浪,就国民车的定义、国民车产生需要哪些客观环境和条件、其他国家国民车的情况、中国有没有产生国民车的客观环境和需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下面是本次聊天的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很荣幸的请到了中国汽车报社副总编辑吴迎秋先生、《车时代》杂志主编蓝河先生和青年报汽车时代主编孔文清先生,三位嘉宾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共同探讨和分析国民汽车市场国民车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汽车行业内部,也包括很多消费者都非常关注关于国民车这样一个说法,什么是国民车?国民车这个概念是从何而来?随着中国汽车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汽车市场上会不会出现国民车,为全社会,为行业和广大消费者共同认同的这样一个国民车的概念,会不会出现,我们要做到为各界所普遍认同的国民车做出这样产品还需要做哪些努力?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广大网友跟我们今天在座三位嘉宾一起交流、探讨。首先先请吴老师谈一谈国民车这个概念是从何而来的?
吴迎秋 : 国民车这一段时间非常热,大家都在说这个事情,我觉得刚刚过去的上海国际车展是非常大的动因,上海国际车展以奇瑞为自主品牌,带来非常大的亮相,也是大的亮点,后来我说奇瑞很了不起,做了一些中国产业应该做的事情,奇瑞做出来了,基本成型了。
第一个我要讲的为什么这段时间大家对国民车的标准或者说概念大家非常关注,往前放五年是不是可以谈国民车?或者说我们现在不谈,未来五年谈国民车,可能都不行,现在是到了该谈国民车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往前放五年,我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发展自主开发为主导的这些汽车企业,我们的实力,我们的基础还没有建立起来。到了今天这个时候,五年过去了,或者三年过去了,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以自主品牌为基本特征的一些汽车企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或者全新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使得我们要来关注国民车的这样一个概念。
第二个我要讲的,中国汽车从1983年开始引进合资,我把这种引进合资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3年开始到2000年的前后,这是第一个引进合资,那个引进合资的基本特点是以市场换技术。那么在这之后应该把它认为是第二个引进合资的阶段,这个引进合资的阶段,现在业界大家都在讲,以一个全民合资为基本特征,我认为全民合资为基本特征可能是一个特点,但是同时也带来我们对于第一个引进合资阶段一些反思,就是说如何使得中国汽车在引进合资二十年这样基础上,使得自己更快的发展,如何使得中国的自主品牌在市场上乃至于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树立起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在讲,话语权的问题,其实核心的东西就是一个自主品牌的概念,今天来谈引进合资,今天来谈国民车标准,我觉得是非常是个时候,如果晚五年我们这样的机会就丧失了。
中国汽车很多人非常反对用政策概念套中国汽车这种理解,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加入WTO,加入世贸组织,选择汽车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审视国民车的概念,所以我认为现在来谈国民车有两个前提,一个前提是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个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国际大背景下,要迅速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全新的答案,这是谈国民车一个很好的时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