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突围国内车市 中国汽车的“拿来”与“拼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10:57  新浪汽车

  “拿来主义”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不是个新词。从“普桑”到“捷达”以及后来的合资品牌,都可见到“拿来主义”的影子--说“拿来”也许不确切,这其中有的是“闯来”的,有的是“请来”的,有的呢?可算是“抛来”的。

  无论如何,中国汽车工业在“?来”了以后,还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产销量上,从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上,都可以得到验证。“闭门造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门既无法关上,当然也就要“流通”,也就不只要迎接那些“?来”的东西,还要考虑“?去”--门,本就是为了进与出才 创造的。

  怎么出呢?我想当是“挣出”与“拼出”。“中国对世界汽车工业而言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市场”这话经常被外国厂家挂在嘴边,某些中国人也往往对此沾沾自喜。然而,一个发展了50余年汽车工业的国家,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仅仅被看作一块市场,而且对此还沾沾自喜,则未免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

  奇瑞“拼出”了国门,长城、吉利也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着。说实话,这些品牌在诞生之初,得到的远不是鲜花与掌声。然而为了生存,他们终于“挺”了过来,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该令某些厂家汗颜的事情。

  “拼出”了国门,只是第一步。国外的消费环境、法律法规、竞争形势对这些先行者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也许会有被“打道回府”的,甚至也许会有“中途夭折”的,这并不意外,更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吓倒,而丧失了“再战”的勇气。与“可怕 ”相比,更“可恨”的是一方面不敢跟上前行者的脚步,让这条“拼出”来的路成为一条大道,反而在前行者受挫折后,不仅自己丧失了勇气,而且冷潮热讽,绊住别人的双腿。

  中国的汽车业今年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拼出”国门是“解围”的方法之一。与那些“饿着自己,坑着客户”的厂家相比,则更让人感到前者的可敬。

  不是有“中华民族脊梁”的说法么?那些前行者,为了行动的迅速,有时不免要“低头”但他们的脊梁,却是坚实的!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孟镝)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