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海国际车展前后,我国乘用车市场出现一点新情况,有的新车型如皇冠、颐达和新奥德赛很“吃香”,有的推出低配置如手动档的花冠很受欢迎,款式较多的标致307细分市场很成功,有的产量低、网点相对多,分摊后每个网点资源稀缺。去年和今年1季度车价“降,降,降”的多米诺,好像说“拜拜”了。少量车型供求的相对缓和,甚至趋紧,导致有的车型销价略作上调,有些车型又挥起“加价”旗帜。于是,某些传媒上批评有的汽车厂家施行“饥饿疗法”的声音又不胫而走。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果然存在“饥饿疗法”吗?笔者的看法是否定的。饥饿疗法是厂家在市场上同消费者博弈中主观施行的一种营销策略,实施这种策略还得具特定的市场背景。
目前市场上重现少数车型资源紧张状况,不外乎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企业产能一度暂时跟不上市场需求,例如北京现代为了今年内达到30万辆产能,自4月27日至5月20日停产,4、5月份销量较3月份低,不奇怪。标致307的生产线例行检修,产销一度失衡,影响销售,在所难免。
二是计划总是跟不上市场,预期的安排与市场实际需求往往脱节,2002年和2003年表现为需求大,生产跟不上;去年需求的势头减弱,生产过猛,压产都来不及。企业吃过去年市场低迷,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的“苦头”,今年的排产慎之又慎,有的减员、减产、“瘦身”。
三是国产化程度不高的车型,受制于关键进口件的困扰,最典型的要数微型轿车市场上的Sprak,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它了,可它今年只能生产3万辆,扩大销量有难度。企业因此而流失用户和市场,无不感到心疼和遗憾。
如今,中国汽车企业“群雄割据”,汽车市场“群雄纷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相同或相近排量、相同或相近价位、相同或相近装备、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车型不在少数,替代车型亦是不止一二,几家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已被打破,“饥饿”营销难于应有市场背景的支撑。
市场上就有那么一些消费者,就是衷情于目前市场上紧缺、紧俏的品牌和车型,“非它莫属”,于是享有此类资源的商家中,不乏抬高车价,“炒作”价格的,对消费者是一套,应付供应商又是一套。而厂家尽管信誓旦旦,主观上想规范价格,又难于管住市场价格。此种现象并非是厂家故意制造的所谓“饥饿疗法”。
也有一种情况,车价一跌再跌后市场接受了,可惜生产成本下不来,车价跌到销1辆亏1辆,市场需求却依然旺盛,厂家要么提价,要么无奈限产。限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动,总不能指责其“饥饿疗法”吧。
张伯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