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伙伴多关系复杂仍游刃有余 马自达自控话语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01:26  东方早报

  “马自达在中国有三个伙伴,福特、一汽和长安福特,我们在这里的利益和他们密切相关。”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副社长约翰·帕克这样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坐在他左边的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总经理山田宪昭认真地听着,并不时地做一点补充。

  这也是马自达第一次向媒体描述他在中国的复杂资本合作关系,并为其在华未来的走势定下基调。被福特控股的马自达在中国市场上思考着自己的利益。在它眼中,即使是其最大股东的福特汽车,也不过是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伙伴而已。

  值得回味的是,为什么在他眼里,是长安福特而不是长安汽车集团被作为马自达的伙伴,是否意味着这种合作是停留在福特层面的合作?而对于一汽集团,马自达显然也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如何扮演好从福特到一汽之间的桥梁角色。

  马自达在华业务谁说了算?

  相对德国人的固执、日本人的务实,美国人似乎将“利益至上”发挥到了极致,这从福特、通用的中国策略就可以看出来,只要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任何方式方法都是能被他们接受的。对于马自达来说,福特也许是没有意识到它在中国能够获得成功,而几乎是从马自达的产品开始在中国热销起,福特才更多地出来对马自达在中国未来指手画脚。

  马自达自从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生产与销售两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成长。2004年,在乘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马自达共在华销售汽车97132辆,同比增长21%,连续三年大幅超越了乘用车市场总体增长率。今年1~4月,在整体市场需求下降4.2%的情况下,仍然实现销量42514辆,同比增长25%,表现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

  而相比之下,福特在中国的表现要逊色很多。从进入中国的第一款国产新车嘉年华的叫好不叫座,被认为直接拉低了福特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开始,到今天仍有人质疑福特在中国第一款车推经济型车、接着推中高档车蒙迪欧是个战略的失误,以及同期通用先推中高档车别克君威,树立别克商务车标杆形象,再借“小别克”概念引入经济型车赛欧热销等案例,直到今天仍被拿来证明它的决策失误。

  有业内高层对记者分析这种原因时,很隐晦地指出,相对通用选择上汽、丰田选择一汽,福特当初选择偏安西南一隅的长安公司便是一个最大的错误,直到现在的中国市场上,三大汽车集团始终占据着有利地位。

  显然马自达给了福特一个最大的惊喜,这种惊喜从全球市场一直到中国市场,这也使得马自达在福特体系内赢得普遍的尊重,这也使得马自达得以在车型投放以及市场策略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马自达日前公布了2004年度的财政报告,宣布联合营业利润和当年利润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马自达的联合销售额比上财年增加120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达2.695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74亿元),营业利润比上财年增加18.2%,达82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7亿元),净利润比上财年增加35%,达45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2亿元)。

  马自达去年共销售了110.4万辆汽车。虽然轻型卡车在美国销售欠佳,不过在日本、欧洲及中国市场却有所增加。其中,欧洲市场的出货量增加27.3万辆、增长9%。中国市场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增加9.6万辆、增幅达6%。日本市场增加2%,达28.6万辆。

  马自达预计2005财年,欧洲、中国、日本及美国市场的销量将增加2%,销售额、营业利润及纯利润将相应增长。

  在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副社长约翰·帕克对记者的谈话中,他不止一次地谈到马自达今后在中国将以同一个品牌形象出现,而这个包括统一的产品规划、统一的销售渠道方面。而这一切,没有强大的合作伙伴支持,他能做到吗?

  事实是,尽管马自达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的位置设在福特汽车的同一幢大楼,但是从今以后,马自达中国而非福特汽车将更多地开始替自己发言。

  “在全球市场上,马自达都是一个保持独立运转的汽车公司,但它得到了福特汽车内部的普遍尊敬。”对于记者就福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马自达在华决策的提问时,坦言在马自达代表福特利益的约翰·帕克对记者中肯地表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首先要符合马自达的利益,尽管福特是我们的大股东。当然,我们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也尽可能考虑到福特的利益,但前提是保证马自达的利益。”

  一汽和长安各占什么位置

  除了福特,另外两个被马自达点名的合作伙伴一汽集团和长安福特又会是什么位置呢?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代表董事兼执行副社长约翰·帕克6月1日宣布:“马自达(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MCO)正式开业,意味着马自达在中国正式启动各项业务运营。作为马自达在中国国内的总部,新公司肩负着统一运作和管理中国业务、力争取得丰硕成果的重大使命。”

  马自达同时宣布,为了进一步拓展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已经制订了到2010年实现产销30万辆的中期经营目标。

  事实是,马自达今年以来在中国的合资动作不断,和一汽、长安都稳步推进了相关重大项目。为了进一步改善目前的销售体制,今年3月1日马自达与第一汽车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全新的销售统筹公司—————“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而之前,马自达于今年1月7日表示将参与长安福特南京整车工厂建设项目;5月25又发布了与福特、长安汽车集团合资成立的发动机生产工厂项目已获得批准的消息。

  在业务迅速增长的同时,马自达中国总部应运而生。记者了解到,MCO成立于2005年1月,作为统筹管理中国业务的新公司,MCO将在中国承担起推动马自达各项业务发展的重要职能。新公司的董事长一职由日本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尾崎清担任,总经理则是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的执行役员兼中国事业本部部长太刀掛哲。

  另据记者了解,马自达也在积极扩充其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阵容,制订了将在今后3年内向中国市场陆续投放8种新车型的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该公司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销售作为马自达品牌象征的RX-8跑车,该款车为4门4座,搭载了马自达“独门法宝”转子发动机。

  随着一汽马自达逐渐成为整合马自达在华业务的平台,作为最重要股东之一的马自达汽车成立在华总部,能够加快其在中国市场的决策速度和执行力度,并更好地平衡两大合作伙伴一汽集团和长安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其“牵头”整合三方业务的企图也已表现得非常强烈。

  另外,马自达本身也很可能被作为福特和一汽集团之间合作的桥梁。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成立之后,在福特的推动下,长安集团成功重组了江铃汽车(包括江铃福特在内),并使长安集团稳居国内汽车行业第三的地位。此举也为长安福特参股一汽马自达扫清了障碍。

  之前,曾有人担心参股一汽马自达,因为福特和长安的关系,会遭到一汽集团的反对—————在国内长安是一汽集团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现在已经不是哪个企业说了算的问题。”长安集团这位中层管理人员说,一汽、长安、福特以及旗下马自达之间的合作将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整个汽车产业布局来安排。业内人士分析,一旦长安福特成功参股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将是国内两大汽车集团首次资本层面的合作,并使以往的竞争格局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海南马自达项目“破局”?

  记者了解到,海南马自达汽车将在今年年底之前生产马自达进中国的第一款SUV车型Tribute,而其销售权将归并到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这意味着马自达在中国并网销售将在年底之前获得重大突破。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Tribute并入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销售之前,一汽集团、海南马自达、马自达将提前宣布一汽马自达的最新股比,海南马自达将正式参股。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Tribute属于马自达未来在华国产计划的8款新车的一部分,即将在海南马自达国产,目前海马方面已经基本确定其中文名为‘丘比特’,大概上市的时间应该在今年年内。

  据悉,Tribute是继承马自达“ZOOM-ZOOM”理念的一款SUV车型,是马自达与福特共同开发的首款车型。此次的参展车型是2.3L排量的自动挡车型,车身尺寸为4430/1829/1779mm,轴距2169mm,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53匹马力。据了解,这款车型的国外售价大约在2万美元左右。

  上海的一位海马经销商对记者称,他了解到目前海马全国的多数经销商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正等候通知参加Tribute正式国产前的一些培训。而记者致电一汽马自达的经销商时也被告知,他们也得到了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销售一款SUV车型的信息,但目前还没有开始具体的工作。这些迹象都表明,国产Tribute的销售权将由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掌控,已经是铁板钉钉。

  事实上,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时也表示,今后中国市场上所有的马自达产品都将交由一汽马自达销售———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安德武当时的讲话稿中有这样一段:“合资公司将作为中国国内惟一从事销售马自达品牌的汽车销售公司,其主要业务是负责销售现已在中国投放的马自达6,以及今后在中国生产的所有马自达品牌汽车”,但在现有一汽马自达股比构成中看不到海南马自达的影子。

  而海马目前销售的两款产品福美来、普力马能否并网销售?或者什么时候并网销售?一切都还没有定论。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汤礼忠也曾对记者坦言,新合资公司将承担海南马自达今后新产品的销售,但海南马自达现有产品将继续保留原有销售渠道。

  但去年海马有关人士向记者明确表示,“事情仍在变化之中”。业界当时亦预测,海马、南京长安等马自达产品生产地,都将最终参股其中,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同为一汽集团旗下的海马将成为“破局”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Tribute的国产并加入一汽马自达的销售网络,一汽马自达合资销售公司的悬疑也将层层揭开。早报记者 王亮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