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说饥饿营销:厂商“耍小聪明”到底谁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7:12  中国汽车界

  5月,随着车市回暖,降价的消息明显少了很多。倒是个别车型再度出现了 “加价”甚至是涨价销售现象,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

  进口车的涨价还容易理解,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口车经销商生意难做已为业界共知,另外汇率的波动也总算是一个差强人意的理由。

  但国产车“加价”甚至涨价销售就有点不可理解了。来自个别厂商的几种说法——主要是原材料涨价、“订单生产”导致供货紧张、新排放标准即将实施——都不能让人信服。

  先说钢铁等原材料的涨价。平心而论,在国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之后,这一现象正在得到控制。而且生产一辆轿车厂商到底需要直接购买多少钢材,我想业界都很清楚,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正像一位网友调侃所说,“照这样粮食价格也要涨了,因为做锄头用的钢铁也涨价了嘛”。

  再说“订单生产”。真正的“订单生产”的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生产力资源,通过减少不合理库存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如果因为它的实施导致货流供应不畅,甚至是生产环节闲置浪费,那么,这样的“订单生产”不实施也罢,否则就成了邯郸学步、拔苗助长。相信没有哪个厂商会这么愚蠢,看来这种理由更多的是个托辞。

  至于新排放标准即将实施,7月才开始实施、而且只是北京一地的新排放标准会影响到5月的车市吗?会带来价格的波动吗?这种理由也未免太牵强了些。

  由此可见,在各主流汽车厂商的产能都已经大幅度提高,车市竞争仍在不断升级的前提下,对于个别车型出现的“加价”甚至是涨价销售现象,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个别厂商的一种并不高明的销售策略,是在和消费者“耍小聪明”,简单说就是“制造货源紧缺”,吸引市场关注,甚至是在背后鼓动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恶意炒作”,从而起到促销作用。

  回想两三年前的车市,在那个消费需求“井喷”、新产品供不应求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几乎所有热门新车一上市都会伴着“加价”现象的出现,在这方面,诸如广州本田、天津丰田等企业都是“经验丰富”的实际受益者。

  时过境迁,在经历了2004年“寒流”洗礼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充分,汽车市场和消费者也已经越来越成熟。我以为,一个汽车厂商要想继续在中国市场有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放弃过去特殊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暴利依赖”思想,要敢于面对更严酷的市场环境的挑战,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用实实在在的价格和服务去换取消费者的更多支持。

  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毁掉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

  徐骋志/文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