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江苏省委秘书长赵少麟、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陪同下来到南汽集团指导工作,并作了“跟进形势,解放思想”的讲话。据在场的人士透露,“形势是指汽车业大发展的形势,思想是指如何在干部中贯彻。”
在福特南京工厂成立不久后,省委书记奔赴南汽,无疑是一个信号——表明了江苏省对南汽的重视一如既往。
2005年4月,南京市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浩良就任南汽董事长,担任董事长多年的黄小平任副董事长。王浩良曾任职于华东电子管厂,后任南京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4月底就在南汽集团上班的王浩良,上任伊始并未立即掀起调整波澜。
5月21日,记者致电南汽集团宣传部部长刘宁生。他告诉记者,“我们近期正准备开会,讨论相关事宜。”
两天之后的5月23日,南汽集团召开会议,商议如何更好实施省委的指导思想。有与会人士透露,会议之后管理层才会讨论南汽下一步的战略定位。
如何回到一个软好的地位,是目前南汽上下必须面临的关键问题。据来自有关方面的消息称,把王浩良调入南汽,目的是为了加速上汽和南汽的合作。
不过,南汽相关人士的说法与此相左,“新任董事长王浩良认为南汽应该兼并、卖,还是自力更生,尚无法得知。”
王浩良的到任,是否带着南京市对南汽的某种规划?记者致电南京市经济运行处副处长郭玉宁。他表示不知情,但未来南京将做一个汽车零部件的整体规划,这需要与整车厂的规划相配合。郭玉宁进一步表示,“目前南汽并未上交规划。”
南汽第二次图强
2004年南汽陷入亏损,虽然具体数字不详,但据南汽在2004年底的预计,大约为3亿多元人民币。
来自南汽内部的消息,目前南汽员工的收入并不高,有些地方接近甚至低于南京平均工资水平。
20世纪8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的南汽曾以彩电作为职工年终奖,在江苏引起了一场不小轰动。当时一台彩电2000多元,凭票购买,一张票的黑市价就在千元以上,而国内员工的月工资不过百元。
南汽,这位诞生于1947年的中国汽车业的大哥级企业,自从1958年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轻型卡车——跃进牌,就被业内称为中国“四汽”。
20年过去了,这个当时与一汽、二汽、上汽规模相当的企业,已是盛况不再。
南汽在全国汽车业的排名,由八十年代的前五名,沦落至2004年的第11名,利润也在节节下滑。环顾现状,南汽的老员工不禁唏嘘,“中层管理人员的月收入不过千元。”
“南汽现在地位很尴尬!”有熟悉南汽的人士说。它既不像一汽、东风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那样,可以得到国家资金、政策上的诸多扶持,又不能像民营企业,只能而且可以背水一战,拼命闯出一条血路。
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已成了过去的梦,本意不想中庸的南汽还是中庸了——南汽最早与福特谈过,后来也和日产阳光谈过,基本上谈成了,但最后因种种原因未能结合。
在跨国巨头们已物色好在华合作对象后,南汽选择了与菲亚特牵手。但南汽寄予很高期望的菲亚特,并没给它带来好运。合资后,南汽菲亚特仅有一年业绩尚能满足预期目标,而后就越来越差。
2002年以来的汽车业井喷行情,没有给南汽带来好运。此后南汽的发展越来越与“大市”无关。
未能得到跨国汽车巨头的垂青后,南汽一度将注意力转向了民营资本。2003年波导投资1亿元,控股无锡汽车车身有限公司58%,不到1年波导全盘撤资;2004年4月,夏新与南汽各出资50%成立南京君达汽车车身有限公司,9个月后夏新也出局了。碰上宏观调控,汽车业聚然降温,追逐短期利益的民营企业迅速撤离。
两个民营企业留给南汽的残余资产,被组建成南汽无锡新雅图分公司(简称南汽新雅图),加上南汽跃进、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构成目前南汽版图的主要部分,实际上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多收益的只有南京依维柯。据一位南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南汽新雅图极有可能被剥离出去。
收购了江苏正宇汽车以后,南汽跃进在轻卡市场的份额跃至全国第三名,但排名靠前并不意味着高利润。
“南汽跃进,虽然卡车的产销量大,但由于技术含量低、国内同类厂家多,价格一直较低,基本上处于微利状态。”南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跃进的好处在于,可以吸纳很多职工,解决就业。”
在南汽400多个品种(汽车)中,没有一个产品过硬。目前南汽的产能达到20万辆,实际利用率不过50%。“南汽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员工工资照发,社保照交,还过得去。”
合并还是自立?
南汽的业绩与曾经的地位渐行渐远。选择政府背景的王浩良入主南汽,南京市显然是用心良苦。
2002年,国务院将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下放至江苏省管理。江苏拟定了重组省内汽车工业的规划,核心是围绕南汽整合全省优势汽车及相关企业。
当时大南汽的规划目标是,至2004年汽车产销突破10万辆,销售收入过100亿元;2006年汽车产销30万辆,销售收入300亿元;2007年,年产汽车50万辆,销售收入500亿元。“通过5年至7年的努力,使南汽跻身全国汽车企业前五名。”但是由于企业各有想法,南汽整合计划迟迟没有实施。进而在黄小平任期内,完成规划的第一步目标也无从谈起。
规划大南汽的可能目前已经没有了。王浩良接手后,南汽将开始新的选择。
事实上,南汽的兴衰完全取决于未来往哪里走,怎样走。是重新回到与国内汽车集团合并的议程上来?还是根据自身特点,另寻跨国公司?
对第一个选择,南汽近年尝试过。一心想做国内大型汽车企业的南汽,后来主动放弃了上汽。王浩良上任后是否将与上汽重开合并谈判?
对于合并一事,南汽上下态度谨慎。南汽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因为南汽参股上汽收购罗孚项目,双方合并的可能性会增加,“南汽没有到必须嫁出去不可的程度。”南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是困难,但相对来说还是正常运行。”
据了解,与上汽的合作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开出的条件。
如果选择第二个方案,南汽的自身优势在哪里?
2003年,南京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会期间,南汽集团推出了再建一个产能15万辆的轿车基地的招商项目。此后,南京市相关主管部门和南汽管理层与各界人士多方洽谈。
现在摆在南汽面前的是,成熟的跨国巨头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南汽只能选择与他们的合资公司合作,或者选择成长型的国际汽车集团。目前南汽正在与一家俄罗斯企业谈合作事宜。
选择怎样的合作模式让南汽颇费心计,接下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供应市场,同样需要王浩良费神。
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了对中高档轿车的兴趣,并将对南汽的希望寄托在中高档轿车、中档客车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孟岩说,“南汽的几大轿车车型,并未受到市场好评。”
南汽内部人士也承认,我们迟迟未能找到一个合适对路的产品。以前曾经找到一个英格尔,上市首月销量过千辆,后来被胜利冲昏了头,在维修和质量未能跟进的情况下,迅速扩大产能,并将其放至出租车市场上,结果英格尔给弄砸了。
或者南汽应该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优势品种——卡车?
“目前的盈利大户——南汽依维柯,并非主力车型,未来轻卡市场的空间并不大,”孟岩预测,“这一块未来也会走下坡路。”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南汽推出了重卡“凌野”。这是南汽研发人员联合日本重卡专家,共同研制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车,计划2005年销量4000辆,年生产能力3万辆。
“年销量能否达至1万辆,没有人能保证。”南汽内部人士对此亦抱有疑虑。
今年7月份以后,南汽集团下属企业的销售部门将搬进新建的14层南汽大厦办公,目前该楼正在装修。届时南汽将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
南汽的下一步能否走对?业界在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吴 琼 南京报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