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5《财富》全球论坛热议汽车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09:58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2005《财富》全球论坛热议汽车业

参加5月17日《财富》全球论坛“亚洲的汽车产业:一条宽敞的大路?”讨论的嘉宾。从左到右依次是通用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里查德·瓦格纳(G.Richard Wagoner)、德国宝马汽车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赫穆特·庞克(Helmut Panke)、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总

  “汽车产业好似一个微观的经济世界,透过它,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从事商业活动的一切问题与挑战便可略见一斑。”

  5月17日上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2005《财富》全球论坛“亚洲的汽车产业:一条宽敞的大路?”专题讨论会正在举行,通用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里查德·瓦格纳、宝马公司董事长赫穆特·庞克、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等进入《财富》500强的汽车公司掌门人做了精彩发言。

  “汽车产业好似一个微观的经济世界,透过它,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从事商业活动的一切问题与挑战便可略见一斑:政府规划、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全球及本土品牌、社会及环境的影响、能源问题等。一些主要的汽车公司受亚洲低廉的生产成本及巨大的市场购买力所吸引前来大量投资,现在则面临其当地合作者试图创立自有品牌并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的挑战。来自全球及地区汽车制造业的顶级管理人员探讨问题、吸取教训并展望未来。”《财富》杂志如此描述这个专题讨论会的发起初衷与议题设置。

  1999年上海《财富》全球论坛举办时,中国还未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还未像今天这么密切;但6年后的今天,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举办时,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已今非昔比,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主题定为“中国与新的亚洲世纪”,主办方将议题的重点放置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双向互动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也成为论坛的重点——汽车工业,显然是探究中国工业化现状与未来的最佳议题。

  就在《财富》论坛开幕的前几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4月国内汽车产销统计数据:产销分别达到54.87万辆和5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1%和7.89%。统计还显示,今年1至4月,汽车累计产销185.83万辆和180.35万辆,同比增长1.48%和1.57%。

  从去年4月开始,中国车市高歌猛进的增长势头突然中止,此后一年来,中国车市的发展一直磕磕绊绊。从今年1到4月份的统计数据看,汽车产销同比增长了1.48%和1.57%,尽管增幅很小,但却传递出一个可喜的信息,就是中国车市正在止跌回升,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车市将趋稳回暖。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亚洲、全球汽车市场的未来,《财富》全球论坛选择“亚洲汽车”(中心是中国汽车)作为议题,显示了中国汽车业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

  三巨头畅论汽车产业

  在5月17日“亚洲的汽车产业:一条宽敞的大路?”专题讨论会上,通用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里查德·瓦格纳、宝马公司董事长赫穆特·庞克、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三大汽车巨头做了发言,会议由《财富》杂志高级编辑阿历克斯·泰勒主持。

  泰勒说:“当我们想在中国做生意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汽车业在21世纪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商业故事。在汽车领域里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公司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车型,汽车业在世界和中国都变得越来越复杂。”

  通用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里查德·瓦格纳说,现在中国汽车出现暂时停滞是正常的,预计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大约还会有10%的增长。“虽然在中国竞争很激烈,也不容易,但我们还是保持高度的乐观,非常高兴和中国继续合作。”

  瓦格纳乐观地预计:“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值会重新回到以前,大概有10%的增长,销售大约会增长120万至180万辆,而且小型车和低价车的增长会更高。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市场,中国与日本是很接近的,而且在今后几年当中,中国汽车销量会超过日本。”

  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放眼长远地说:“中国国民经济到2020年比现在要翻一番,这说明我们的国民经济每年平均增长7%至8%,这对于汽车工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期。”

  胡茂元说,2002年上汽就规划了2007年的战略目标:第一,汽车年产量达100万辆;第二,进入全球500强;第三,自主品牌生产能够达到5万辆。现在看来,年产100万辆的目标今年或者明年就可以完成;进入500强已经提前3年实现了;第三个目标,自主品牌生产达到5万辆,相对来说艰巨一点。

  宝马集团董事长庞克就宝马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说道:“不论是中国、美国还是德国生产的宝马车,都应当是一样的,否则的话这个品牌会被淡化,所以你一定要实现质量的统一化。”他认为,在不同细分市场进行竞争的话,应当了解整个市场的核心是什么,企业的影响力一方面是由销售额来决定的,但是另一方面是由人们的情感和品牌倾向决定的。“我们在沈阳设立的这个厂就是如此,宝马车就是宝马车,不论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生产都是这样。”

  中国汽车的自主发展

  《财富》杂志会议组织部总裁比尔曼说:“1999年上海论坛、2001年香港论坛时,我们讨论中国是否会在全球经济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事实,中国确实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是本土市场、亚洲市场,而且在整个全球市场当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到汽车产业,情况更是如此。通用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里查德·瓦格纳说过,全球汽车市场的希望在亚太,而亚太的希望则在中国;福特集团董事长比尔·福特则表述说,亚太汽车市场是顶皇冠,而中国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如此“显赫”,但在中国市场上风光无限的,绝大多数是国外汽车品牌,自主品牌的孱弱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心头之痛”。

  胡茂元所领导的上汽集团,尽管贵为“中国最大轿车企业”和“中国赢利性最好的汽车企业”,但也经常为缺乏自主品牌而广被诟病。

  5月17日,坐在瓦格纳与庞克的面前,胡茂元发布了上汽集团的“自主宣言”。——他不但再次表达2007年上汽实现自主品牌5万辆的雄心,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和思路。

  胡茂元表示,要搞自主品牌 ,一般认为跟合资企业的品牌是对立的,但是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有另外的思路,也就是说,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并不对立。“为此,上汽有三个原则:第一,不关门,完全是开放的,完全可以利用世界的资源;第二,不排斥,不排斥合作方,包括通用和大众;第三,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做,不违反知识产权。”

  胡茂元强调,我们搞自主品牌,要打破过去的比较封闭的思维模式。完全自己做,是一条路,但是,这条路也是非常艰巨的。另外还有三条路:其一是收购汽车团队;其二是与合作方一起生产中国的品牌,既然可以生产合作方的品牌,为什么不能生产中国的品牌?事实上,通用和丰田的合作项目,既生产丰田的品牌,也生产通用的品牌;其三,开发合资企业的品牌。“中国的很多合资企业是成功的,但是,合资企业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本地化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合资企业也可以搞合资企业的品牌。”

  尽管上汽的自主发展大计并不符合通用的利益,但瓦格纳还是大度地表示:“建立自己的品牌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并不容易。上汽通过合作来建设自己的品牌,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方式。三星、联想都是这么做,之前他们并不知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建立了自主的品牌,虽然时间很长,但是他们做到了。”

  瓦格纳指出,无论在低端品牌竞争还是高端品牌竞争,建立自我品牌都是很关键的,这方面中国也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比方说10年、20年,这会改变一汽、上汽、东风在世界汽车工业中的地位。

  在瓦格纳高谈阔论的同时,通用却正在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代表企业奇瑞进行一场官司:通用旗下的通用大宇起诉奇瑞不正当竞争,向奇瑞索赔8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到本田起诉双环、丰田起诉吉利等官司,我们不难发现,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纠纷,固然很大一部分是出于知识产权的原因,但更本质的原因却是跨国公司不愿意看到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如此巨大,谁说就不能孕育出中国的丰田、现代这样的汽车公司呢?”

  瑞士德勤首席执行官白礼德预测,2010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将占50席。这或许是个大胆的预测,但目前中国一汽集团的营收早已超过世界500强的收入底线,如不出意外,明年此时,一汽集团将能进入世界500强。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已提出了“自主品牌百万辆”的雄伟规划,这让国人对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发展充满期待。

  中国汽车业将进入新周期

  汽车产业的发展与能源、环境问题密切相关,2005《财富》全球论坛中涉及到的汽车、能源、环境等问题,既是中国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也是全世界面对的共同问题。

  寻找能源替代的可能和能源节约的新途径,事关中国与全球汽车业的未来。胡茂元说:“汽车商有责任做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上汽会解决好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问题,我们希望2008年上汽生产的混合动力车能够在北京的路面上运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汽车燃油消耗总量的过快增长与油料供应量不足的矛盾已经凸显。权威统计显示,中国目前的机动车消耗了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5%、柴油总产量的42%。有预测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到2010年将达到4500万至5000万辆,这意味着2010年石油需求将达2.7亿至3.1亿吨,而国内年产量仅能达到1.65亿至2亿吨,供需缺口为1.05亿至1.1亿吨。

  由于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运行,消费者担心养车的燃油费用增多,消费热情将受到一定抑制。对于中国车市的增长来说,这是一个不利因素。

  去年4月是整个汽车行业的转折点:汽车销售连续3年增长50%以上的神话宣告终结,并开始此后连续数月的环比下降。最终,2004年全年汽车产销较2003年增长仅15%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中国车市的增长走势就备受关注。

  不过,经济学家、业内人士从宏观经济和汽车产业的角度,表达了对2005年下半年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汽车产业增长的乐观预期。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建龙说:“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预计,2005年上半年,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将在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水平上趋稳回落,2005年下半年或接近年底,消费需求增长有可能触底回升,形成新一波消费高潮。”

  他分析说,驱动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本力量在于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和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乐观程度。2005年居民收入增长动力依然较强,公务员加薪、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各种鼓励消费政策的逐步出台和完善,以及就业压力有所缓解等等,都将不同程度地支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结构从吃穿向住行的升级在中国才刚刚启动。预计未来20年,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GDP年均增长3至3.5个百分点。”

  从产业发展周期的角度,经济学家将汽车产业划分为“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周期性特征突出”行业。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业在2004年中期达到历史景气高位后持续回落,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短期因素如消费信贷等的影响外,行业自身需求回落和持续降价导致的持币观望格局,是目前行业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目前,汽车行业消费能力不断积蓄形成的增长力量在不断加强,目前部分车型的销售已呈现明显回升迹象,多数车型的降价幅度趋缓,个别车型价格甚至出现回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预计,汽车行业将在2005年内先后构筑景气周期底部,并可能在年内趋稳回升,率先进入第二波景气周期。”

  今年第一季度,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在继续上涨,煤电油供应依然紧张,就目前的投资需求形势来看,这种上升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遏制。无疑,这将加大汽车企业的经营难度与成本,但与中国整体经济看好的大趋势相比,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关键在于每个公司的运营能力。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记者 晏成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