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视人才成长的潜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07:42  中国汽车报

  车价持续缩水,迫使中国汽车行业转入了精耕细作的竞争时代;自主开发大潮暗中汹涌,人才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的争夺战,势必更加激烈。在这个当口,我报将与人民日报经济部、人民网联合主办第三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主题就是如何创新人才机制。相信在论坛上,各位领导、企业老总和管理专家定会阐发自己的真知灼见。但我们认为,相对于以各种规章制度为标志的人才成长显环境来说,企业家们更当深切体察国情文化,切实改善人才生存和发展的潜环境。只有这样,企业这块海绵才能从各种人才身上吸足水分。

  在企业内部,与由各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构成的显环境相比,潜环境常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观念中,构成这个“小社会”人际交往的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底色。对于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人才大计,潜环境的重要性在于,它所影响的是人们的价值实现、追求的动力及企业的组织文化激励。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既重物质,又重精神。他们不仅为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建立起制度保障,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更注重创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毕竟,规章制度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但很难规范人的意识。而形成潜环境的那些意识,却常常可以发挥规章制度不能发挥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或者从企业改制入手,或者从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入手,在纳才、用才和留才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例如,为了激发技术人才的创业积极性,一些企业建立了技术人才“绿色通道”,让技术人才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这种作法,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在现有企业体制之下,这些探索成果无疑值得肯定,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提高技术人才物质待遇的范畴。

  但是,放眼整个行业,探查细微,倾听心曲,我们不难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所酿造的显环境,有时还无法有力地撼动传统文化观念积淀而成的潜环境。这种力量是那样的雄浑和深沉,这种观念壁垒是那样的坚韧和厚实,以至于不少人才慨叹心智不堪职场重压。在这样的心绪之下,你能指望人才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攻关工作吗?看来,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果在中国,还多少显得有些苍白,因为它不懂中国国情。

  无疑,要催生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造血功能,一要靠政策法制,二要靠人才。要完全激发广大人才无限的创造潜能,就要消除陈旧、顽固的观念。观念就是生产力,说来不易,做来更难!期盼明日的论坛“神仙”指路。(秦淑文)

(编辑:仝楠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