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寻中国自主品牌困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09:30  中国经济时报

  随着2005上海国际车展的成功举办以及近来国内汽车出口热潮的兴起,如何促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成长再度引起业界的深切关注。5月1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2005《财富》全球论坛“亚洲汽车工业”主题讨论会上,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指出,发展自主品牌必须建立在做强做大中国汽车产业的根本方针之下。

  但是,依靠自主品牌做强做大中国汽车产业实现起来谈何容易,中国自主品牌到底还面临那些困顿局面并如何摆脱?本报记者就此与著名咨询机构安邦咨询的资深分析师进行了探讨。

  记者:一直以来国家都希望“三大”能够成为发展自主品牌的主力,但多年过去,在与外方合资制造乘用车方面,一汽、东风、上汽投入了巨大精力。而这“三大”在发展自主品牌的道路上却已经走向不同的方向。在轿车领域一汽固守红旗品牌,东风全线没落,上汽欲通过海外收购冲出襁褓。 那么“三大”在发展自主品牌中究竟有何得失?

  安邦:可以这么认为,由于中国在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上出现的一些失误,比如开放市场的时候就没有就外资将如何开放自己的技术做出具有远见性的判断,导致在以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合资厂商完全丧失了主动权。原先,外资靠国外提供高昂的零部件赚钱;现在,外资已经比较明显地表现出独资倾向,并开始在国内大量投资零部件和汽车服务行业。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三大企业不可能会有什么地位。安邦不敢说三大得到什么,但它们肯定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和机会。

  现在政策部门已经明显表现出来对以上问题的重视,相信会做出一些政策调整,比如支持国内企业的自主开发一类的政策,不过恐怕这些政策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记者:民营企业有时抱怨国家对民企发展支持不够,而合资企业反而得到“超国民待遇”,那么目前国内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环境方面,对民企自主品牌发展不利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另外民企自身又存在哪些制约性因素?

  安邦:政策准入的不公平,肯定是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但这个方面,只有靠民营企业自身的政府关系运作能力来解决了,在这个方面,民营企业其实更应该注重的是对传媒的影响力。

  从民营企业自身来说,他们总是喜欢放出一些豪言壮语,总是容易被自己眼前的成功所迷惑,这是民营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奇瑞就毫不避讳自己2007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目标:25万辆。不过安邦分析师要提醒的是,汽车市场不相信“一招鲜吃遍天”,单一车型和单一的优势,基本上在美国这样成熟的汽车市场中是无法立足的。个性化和规模并重,是汽车这个行业中永恒的课题。奇瑞到底能用什么样的策略征服美国的汽车消费者?又怎样征服强大的竞争者和二手车市场的替代竞争?豪言壮语之后,需要更加细致的战术配合。

  记者:自主品牌不等于自主技术,目前自主品牌很多,但有自主技术的聊聊无几。但如果一切从头做起,那凭借我们浅薄的家底,又很难赶上先进国家积累上百年的技术水平。那么在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之间,本土企业到底应该如何贯通取舍?

  安邦: 正是由于汽车行业这种个性与规模并重的特点,导致它不仅仅有资金技术密集的特点,同时更有消费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特点。在中国企业普遍讲自主开发的时候,其实总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单靠几年的开发,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别人一百年的积累。我们也不可能靠自主开发来超越国外竞争对手。对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研究,是对市场的把握,说白了,是在车型的选择之上。谁可以把握中国市场上的车型,谁就可以取得胜利。

  另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个不错的思路是,收购国外的汽车企业或者汽车设计公司或者关键性的零部件企业。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也主张,我们买不起第一、第二、第三的企业,我们现在还买不起第四、第五……第十的企业吗?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研究,把握好了中国本土市场,才有可能真正冲出世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记者: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自主品牌出口呈现风生水起的态势,那么这种出口是否有不得已的因素?在出口方面,奇瑞路线无疑颇具典型性,但通用却已在本土和海外其他地区对奇瑞汽车展开围剿,对自主品牌出口,这一事件有何警示作用?

  安邦:外忧内困之时,民营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寻求机会。为什么5年前不想到出口?中国的企业,极像温水中的青蛙,只要现在能赚到钱,管将来如何呢?殊不知市场风云万变。中国企业能担保现在的这些出口市场,未来就没有人来争,没有人来抢?现在出口赚到钱了,这些出口企业又很快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其实道理很简单,决定企业成长的,必然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

  记者:最近有消息说有内地民企准备到香港造汽车,这种到香港造车的另类之举,是否能成为内地民企的“解困”良方?

  安邦:仅靠香港目前约10%左右的关税优惠来说,做造车的事情,仍旧是显不足的。这种另类之举,肯定无法成为解困良方,只不过可能是一些企业看到了在香港进口零部件、组装并销往内地的一些价差罢了。

  对民营企业来说,真正可能解决问题的,是提高自己的“组装能力”,并到国外去寻找合适的收购机会。上海汽车已经迈出了中国走出国门收购的第一步。在这个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的,比如说,到底买什么,就需要学习。有些企业,可能买股权合适;有的可能买个发动机就可以;有的需要车型设计,买个设计公司为什么不可呢?

  本报记者 刘春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