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汽车企业:大众、雪铁龙疲软
福特、戴克等在中国的崛起,直接的目标就是瞄准了大众、通用、雪铁龙等已经在中国经营多年的汽车企业。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大众。
最近两年,大众汽车在中国虽然还保持着老大的地位,但是市场份额已经节节下滑。2004年,大众在中国一共生产了65.5万辆汽车,比2003年下滑了6%。而今年1季度,大众(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在中国一共只生产了11.6万辆,市场份额下降到18.9%。这令3年前独占中国汽车半壁江山的大众集团颇感尴尬,因为,就在3月初,大众高层还宣布要在中国保持25%的市场份额。以致德国大众亚太区总裁雷斯能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采访时,只能表示,“市场份额不是大众追求的目标”,大众用降价来赢得市场。
大众的问题表面上来看是销量下降,深层次上是产品策略的问题。近年来,大众在全球都有意识地提升其品牌地位,产品不断向高端发展。这种产品策略也就导致大众的车价越来越高。这对于汽车消费还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大众的车意味着优质但高价,有点望而却步。例如,polo、奥迪A4等等,价格是致使其在中国销售不旺的重要原因。
另外,大众在欧洲采取的各类新技术,如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等等,在中国却因为种种原因很少采用。大众在中国遇到的是产品荒,卖的多是一些老旧车型。销量下滑,在所难免。
后续产品短缺,以及产品价位与品质之间的平衡问题,这些也是大众集团在全球的问题。本次车展,没有带来帕萨特B6的大众集团,只能有一款高尔夫GTI来撑门面。两个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也没有什么能打动人的产品。
大众在中国的另外一个隐痛是两个合资公司的协调问题。按照计划,刚刚在欧洲问世的帕萨特B6将于明年在一汽大众生产,估计价格也会不菲,但是不会再叫帕萨特。而上海大众则生产在现有帕萨特B5基础上改进的新款帕萨特,以及大众集团子公司——斯柯达的产品。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把帕萨特这个上海大众精心打造的品牌,变成一个“老旧”的品牌。而斯柯达品牌,能否在中国打响也是个未知数。
与大众一样陷入销量下滑陷阱的还有雪铁龙和菲亚特。尽管,雪铁龙在最近2个月里,销量有所上升,但也远没有达到原来国内第3大轿车企业的地位。雪铁龙在中国遇到的是产品短缺和产能不足的问题。从去年开始,雪铁龙就几乎没有在中国推出过一款强有力的产品。真正为雪铁龙打拼市场的还是富康、爱丽舍之类的老车型。
本次车展上,雪铁龙展出的C4设计新颖、外形大胆,但是,这种前卫的设计要在市场上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菲亚特更是乏善可陈。除了新款熊猫轿车外,菲亚特在本次车展没有任何新车,以至其都没有在车展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内汽车企业异军突起
在国际巨头为主导的上海汽车展,我们也惊喜地看到了国内汽车企业的崛起。比较有代表的是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和奇瑞汽车。
目前,本土汽车品牌在销售、技术研发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在目前国内的轿车市场上,真正的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不足15%,而且还都集中在低档市场上。另外,在技术研发上,国内汽车的技术差距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本次车展上,一汽、长安、奇瑞等本土企业都推出了各自的新车。例如,红旗概念车、奇瑞跑车等等。这些车从设计思想到技术水平、制造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奇瑞和华晨还展出各自的新款发动机,提高了国产车的技术含量。如果这些企业的参展车型都能够顺利批量生产,估计将会对国内汽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国产车的市场份额将会大量上升。
上汽股份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程惊雷介绍说,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发展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依靠自身力量搞自主开发;二是利用全球资源合作生产;三是,通过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四是,合资企业树立自主品牌。
这些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还要取决于国内汽车企业的自身情况。上汽采用的举措是海外扩张,通过收购双龙,计划收购罗孚,将一夜之间获得先进的汽车技术。而一汽则是通过与丰田合作,借用丰田的车型平台,打造全新的红旗汽车。奇瑞则效仿本田,通过自主研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希望在中东、美国等市场打出一分天地。长安是一方面与意大利设计公司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混合动力之类的新技术。
业内人士认为,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民族汽车企业是一定能够振兴的。本次上海车展就是一个信号。不过,在所有车型中,本土汽车企业应该先从商务车、紧凑型家用轿车入手,进而发展到中高档轿车。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