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墨斐辞职事件续:人事风波里的通用中国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0:30  21世纪经济报道

  墨斐辞职的余波还在继续。通用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叶能平将紧随墨斐的步伐而去。

  今后,至于中国公司存在的方式,一个可能性的状态是更多的业务要由底特律来管辖,权限范围要比原来有一定程度的缩减。由底特律的一套人马来运作,但保留中国公司的身份。

  墨斐辞职的余波还在继续。

  2005年4月5日,从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内部传出消息,其人力资源总监叶能平也将离职,紧随墨斐的步伐而去。据说,还将有其他原来墨斐团队的相关负责人,也会进行职位的变动。

  目前,这些消息还没有得到通用中国公司的正面评论。

  这一系列的事件,仅发生在通用汽车将亚太地区总部搬迁到上海之后,10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如此算来,通用汽车对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比在欧洲和北美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速度快出很多。

  墨斐离开经营多年的通用中国区,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在讲究分权而治的跨国公司中,中国区总裁往往会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充当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驻外大使:不直接管市场,不直接管财务和法律,只管上传下达各项指令、维护政府关系和企业形象。

  而且中国区上面还有亚太区这样一个顶头上司。中国市场空间之大,显然是亚太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这也奠定了通用中国区地位之特殊。通用全球业绩良好的时候,通用中国区不受重视;其他市场业绩出现滑坡,中国区作为战略储备,业绩就要增加。

  自1980年代起,通用汽车的董事会便一直采取各种方式增强公司的赢利能力,进行了包括公司业务多元化、调整产品品牌等结构性的尝试,但是由于要支付巨额养老金、市场竞争形势变化等因素,一直没有改变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份额萎缩、亏损增加的局面。

  因此通用汽车2004年5月将亚太地区总部由新加坡搬迁到中国,这次迁都为后来亚太区与中国区争权,埋下了伏笔。

  在整个跨国公司的治理架构里,亚太区往往扮演的是中国区和总部之间协调者的角色,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的业绩和潜力的上升,而其他重点市场如日本、东南亚业绩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亚太区必然要把重心放到中国。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不可避免地会插手中国区的业务。

  而在中国经营数年的墨斐自然不甘轻易把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二者博弈的结果,不是中国区被架空,就是亚太区被孤立。3月28日,墨斐提出辞职,双方的矛盾最终激化。

  机构重叠

  2005年3月31日,通用汽车(NYSE:GM)公告称,将派凯文·瓦勒(Kevin Wale)担任中国公司的总裁兼总经理,代替已经递交辞呈的墨斐。但这位现任高管的职位并未与墨斐原来的身份相符,墨斐离职前是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种职位的细微差别,可以减少其职位空缺带来的各种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向外界传递了通用汽车对中国公司地位的调整。

  在通用汽车决定将亚太地区总部搬迁到中国之前,中国公司全面负责通用汽车在中国地区进口车销售、产品计划及其商业运作等各种业务。根据其在2004年的年度财务报告,自从墨斐执掌中国事务以来,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取得了不菲的收益。该年度的净收益达到7.29亿美元,而在2003年为5.77亿美元,其市场份额由一年前的4.9%增加到5.2%。

  虽然只有0.3个百分点的增长,但其CEO瓦格纳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在亚太地区这个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他们还是为通用汽车的收益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这其中,韩国、日本市场为其做的贡献并不大,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通用汽车销售了近50万辆汽车,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这是通用逐渐看重的印度和泰国市场所无法比拟的。墨斐在其中的作用得到中外双方的一致首肯。

  中国汽车市场逐渐增长的收益,使通用汽车在2004年作出总部搬迁的决定。当时通用汽车决定将包括金融、法律、采购、规划、人力资源、财务和公关等主要部门全部搬迁到上海。那时,通用汽车亚太区总裁特洛伊·克拉克(Troy A.Clarke)说,“选择上海作为亚太区的新总部,正证明了中国市场在通用汽车亚太地区以及整个全球市场业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在通用将亚太地区总部搬迁到上海之前,通用中国公司已经成立了亚太地区原本就设立的相关部门。这样以来,他们的相关机构便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熟悉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人士表示,在通用决定将总部搬迁前后,双方的整合便已经开始。也就是在这时,有了墨斐离职的坊间版本。

  但是,整合显然是包括墨斐在内的中国区不愿意看到的。跟美国、欧洲这样的重点市场比,中国还未到称得上规模的地步,但是这一市场的未来对通用是很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墨斐自然认为,根据美国、欧洲、日本这样的大比例收支产出地制订出来的所谓全球发展战略,在中国区这样重要的战略地区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瓦格纳需要一个特殊的直通最高决策层的决策机制,来保持中国区与总部的沟通顺畅。

  之后,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位置与其拥有的权限便是一个问题。香港一证券公司的梁姓分析师认为,通用汽车的这项举措,可以认为是对墨斐及其工作团队的一次考验,他们的工作与管辖范围,不可避免的与亚太地区之间发生冲突。现在看来,这可以理解为墨斐离职的伏笔。

  可以佐证的是,2004年8月,通用汽车金融公司(GMAC)与上汽集团正式合资成立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开展汽车金融业务。按照这些跨国汽车公司对海外金融业务的架构,这些工作将由GMAC和当地成立的投资公司负责,而通用汽车中国的这一业务的经营管理却与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干系不大。

  在其他方面,诸如进口车、法律等业务方面,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可以发挥的空间实在有限,且两家公司都存在业务重叠。底特律总部对通用中国进行扁平化管理成为必然的选择。

  扁平化管理

  按照事情的发展,墨斐离职可以视为通用汽车亚太地区中国市场调整的高潮。来自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车亚太地区的产量为33.7万辆左右,低于预期有4000辆之差。在去年同期,其产量为29.6万辆。有分析说,随着中国地区人事等调整的完成,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善。

  对通用汽车而言,这次中国的调整完成后,这个对其最有诱惑力的市场,将全面由来自底特律的高层直接负责,顺利集中起对中国市场的操控权。

  根据个人简历,凯文·瓦勒曾到通用汽车学院深造,1983年~1985年,就职于通用汽车在纽约的财务部门,之后负责通用汽车亚太地区的其他业务,2001年,进入英国沃豪汽车公司,自去年10起兼职通用汽车欧洲商用车业务。能被委以如此重任,凯文·瓦勒深谙原通用汽车14楼(原总部大楼)的运作。现任亚太区总裁的特洛伊·克拉克本身便是通用汽车的副总裁。

  其实,通用汽车加强对中国市场控制的另一种原因,来自这一市场不稳定的赢利表现。去年第四季度,通用汽车亚太地区的收益为1.17亿美元,而2003年同期的收益则为1.77亿美元。今年,在第一季度收入低于预期后,第二季度的预测也不容乐观。预计,届时该地区的产量将下降6000辆,达到38.7万辆,稍高于去年同期33.7万辆的水平。

  与通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表现相比,亚太地区的变动直接影响到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地位。

  3月份,通用汽车在美国、拉美、非洲、中东地区的市场销售(主要指轿车的)再次出现下滑,不同程度的低于董事会原来的目标。来自丰田日产等海外汽车的竞争,不断地蚕食通用汽车的市场,将其推到了变成垃圾股的险境。

  据美国相关方面统计的数字显示,上月全美地区的销量在160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通用汽车凭借卡车销售改变了前两个月不断萎缩的销量,但轿车销量一直没有太大改观。华尔街分析认为,通用汽车仍处于之前的困境中,只要来自公司内部的问题没有解决,它的市场表现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成本控制方面,中国的劳动力维持在每小时97美分,而在美国市场则高达26美元/每小时,通用在1980年代便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但到今年一直没有太大变化。通用汽车必须加强对亚太地区,尤其对中国市场的控制,瓦格纳才能确保为董事会带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亚太地区总部搬迁到上海就是为了加强这种力量,与通用汽车对亚太地区的重整相比,对中国公司的手术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今后,至于中国公司存在的方式,一个可能性的状态是更多的业务要由底特律来管辖,权限范围要比原来有一定程度的缩减。由底特律的一套人马来运作,但保留中国公司的身份。

  中国区的生存法则

  通用对中国区组织架构的调整,凸显了对中国区加强控制的背景。围绕中国区控制权的争夺,从某种角度看,也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重新定位自己职业空间的过程。墨斐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一个经历这种选择的人。

  2004年上半年,张绥新从大众中国区首席代表的位置调任大众(中国)主管公共事务的副总裁,这一调整是德国大众中国区管理职能升级的必然结果。

  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公司,张绥新担任中国区首代期间为其进入中国进行政府公关和寻找项目投资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后来大众在中国业务和职能的不断增加,大众开始对中国区进行重新定位,中国首代的职位被中国区总裁所取代。

  墨斐在通用中国区呆了9年,外界以“中国通”称之,在中国区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其了解了中国市场。但是相对而言,远离通用总部多年,沟通上也必然累积了许多障碍。

  许多跨国公司为了显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区总裁都兼全球副总裁的头衔,拥有这样的头衔,中国区许多信息可以不必经过亚太区这个层面直达总部。但是通用没有对中国区实施这样的特殊政策,以致墨斐缺少这样的人脉。

  由于通用中国区不负责销售和市场开拓业务,通用品牌的形象推广基本由上海通用所承担。所以在对外形象上尤其是对媒体,通用(中国)一直缺少亲和力。没有中国舆论对你的认同,总部如何了解中国区的工作?自己对总部说得再多,又有多大的影响力?

  和所有跨国公司的地区性机构一样,通用中国区在通用的全球战略体系和资源分配中,完全处于竞争的状态。只有为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资源,才能保持自己的战略地位。

  如何给外界和总部一个积极的形象,是墨斐的继任者需要为中国区补上的一课,也是所有汽车公司中国区总裁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报记者 付辉 上海报道)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