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罗孚合作失败折射出资金换技术的难言之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10:50  新浪汽车

  2004年6月16日,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的上汽集团与英国罗孚MG Rover集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双方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技术层面的合作,共享相关技术平台,研发整车等内容。这一协议使很多媒体为之兴奋,“这是一次真正成功的资金换技术”。

  但4月8日的《金融时报》报道称,英国政府7日夜晚却表示,罗孚汽车集团将进行财务清算,意味着该公司与上汽集团的收购谈判失败。而此前,在罗孚与上汽集团的合作几乎万事具备之际,双方显得志在必得。

  但上汽集团要实现真正生产完全拥有自主品牌的高档车,还得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竞标韩国双龙的股权争夺中取得胜利后,上汽集团资本和业务扩张的步伐便走出亚洲迈向欧洲,瞄准英国罗孚。

  在业内人士的眼里,上汽不满足于仅拥有自主品牌的商务车伊斯坦纳,而企图通过并购或与更多的国外汽车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车型来扩充自己的自主品牌产品线。

  目前,上汽集团的全球合作伙伴有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但为了谋求能在2010年前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则希望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战略。

  据称,一旦收购罗孚公司的75%的股份,上汽将因此获得MG和罗孚两大汽车名牌,进入欧洲汽车市场,同时也可获取罗孚公司的汽车设计技术,而罗孚公司则可得到它开发新车型所急需的资金。

  “上汽与罗孚更多的是在技术层面,共享技术平台的合作。”一位知情人士说,“利用罗孚的技术和上汽的资金,共同开发一个新的汽车平台。”

  但现在看来,这起合作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利益,除了与各自的股东有联系外,与两国政府之间也有一定关系。

  可以说,罗孚汽车命运多舛,其母公司罗孚汽车集团更是被四分五裂,盈利能力一直为业界诟病,正处于亏损的漩涡中。2003年,其销量为14.5万辆,在整个欧洲市场的份额仅仅在1%左右。2004年,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其销量一直呈下跌趋势,创近年历史最低水平。

  此前,一些报道还指出,英国工党政府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派遣两名政府高官前往上汽,许诺一亿英镑过渡贷款,也是出于对大选前一家英国大企业可能破产这种前景的恐惧。不幸的是,罗孚汽车集团最终并未能获得政府拯救贷款,因此无法与上汽集团达成出售交易,最终只有倒闭。

  上汽罗孚合作的失败,意味着这场资金换技术的美梦的彻底失败,其中难言之隐难以诉说。在漫长的谈判之间,眼看就要修得正果,可万万没有想到一夜之间,这场被人们大为夸赞的“资金换技术”谈判竟然挥飞湮没,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这一切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对上汽来说,一直希望拥有的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主品牌的全新平台。或许,雄心勃勃的上汽集团的确愿意为此支付巨大的费用。

  而实际上,这样做的绝不止上汽一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明确了自主研发的方向,很多国内主流汽车企业事实上在几年前就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他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比如进行混合动力的研究等。” 业内人士表示。

  随着事情进展,这对于上汽集团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还很难说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成为一个大的汽车生产商,它必须要有大规模运营的财力和能够博得消费者欢心的创新力,而不是靠资金置换技术在市场中竞争求存。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杨仕省)

(编辑:张效铭)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