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对全国31个省市250多家二手车交易中心的统计结果表明,去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0%,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7%。排列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浙江、云南、辽宁、湖北、福建、河南。
虽然去年二手车交易量比上年有所增长,但是仍为去年新车销量的1/3,其市场远不及先进国家。
2005年,我国的二手车市场是否前景光明依旧?专家预测,因为“八大金刚”——八大制约因素的存在,今年我国二手车市场要想有很大突破还有一定困难。
旧机动车流通
缺乏健全的法规体系
1998年颁布执行的《旧机动车交易办法》已经过去5年,5年中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翻了一番,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虽然二手车市场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我国二手车流通管理明显滞后。因为旧车交易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现行二手车流通法规的滞后已无力做好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工作,出现政策相互冲突现象,使二手车的流通市场环境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二手车流通形式单一
影响交易量上升
目前,我国各地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基本仍以代理交易为主要业务,靠收取手续费生存。旧车交易市场的职能非常简单,仅限于提供场所、办理手续、收取交易费等,同时开展收购、寄售、租赁、拍卖、美容、修理、服务咨询等多种经营方式的二手车流通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由于交易方式相对单一,消费者购买旧车途径少,使得二手车交易的潜能难以得到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置换发展滞后
政策制约未完全解开
车辆置换是近几年刚刚在我国二手车交易领域新兴的交易方式,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卖旧车和买新车在同一个商家和同一个地点完成的。但我国目前按照有关规定新旧车市分开经营,这就为汽车置换业务带来了障碍。目前在我国汽车市场中,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展汽车置换业务,但因为政策限制,这项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另外,由于置换业务对新车经销商、汽车生产商来说都是一项新生的业务,而置换业务本身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均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缺乏专业的置换专业人才,在客观上也影响了置换业务的顺利开展。
诚信问题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旧车市场是一个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旧车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无效率。在旧车交易过程中,消费者是信息弱势群体,由于信息不对称,卖方为了获取利益,常常隐瞒旧车缺陷,消费者购买旧车往往面临质量欺诈、价格欺诈、购买非法车辆等风险。结果,旧车市场难以取得消费者信赖,许多潜在的旧车需求难以转化为真正的市场需求。
鉴定评估机构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2002年底,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工作通知》,提出要建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与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分离试点工作,之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旧车评估机构。而新近出台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实施二手车自愿评估制度,这一制度对刚刚新生的旧车鉴定机构是个严峻挑战。作为专业的旧车评估机构,观念转变的快慢、服务范围拓展的大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旧机动车流通领域的发展。
旧机动车经销商利润下降风险加大
近来,新车价格的不断跌落,刺激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提高了二手车的库存周转量,并缩短了消费者换车时间,使二手车趋于年轻化,价格趋向降低化。但由于新车价格的变动过度频繁,并且新车生产商和销售商调整新车价格的实际和幅度不宜预期,导致旧车经销商往往措手不及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同时旧车经销商为了降低风险,减少了车辆的库存量,也抑制了二手车交易量的活跃程度。
旧车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
从国外的经验看出,旧车的价值评估,并不像我国现在使用的“重置成本法”进行评估,而是由行业协会定期发布各种车型的价格信息。而我国旧机动车交易和鉴定评估市场,缺乏一个权威的机动车数据信息发布机构,造成全国旧机动车评估工作滞后于旧车市场的发展。机动车交易市场难以成为一个信息对称的市场,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信息不透明,使得从经济发达地区淘汰下来的旧车仍可以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卖出较高价格,导致落后地区的消费者的剩余转化为车贩子的利润。
旧车的鉴定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标准及政策法规,即便是旧车鉴定评估机构的设立、审批等环节,也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管理办法”,使得旧机动车的鉴定评估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很多旧机动车市场采用简单的“平均年限折旧法”进行价值评估,评估结果缺乏依据,难以为公平的市场交易提供价值尺度。而各地商品流通主管部门制定的“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