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厂商、经销商关系上演三幕剧 剪不断理还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 08:14  京华时报
厂商、经销商关系上演三幕剧剪不断理还乱

厂商、经销商关系上演三幕剧 剪不断来理还乱

  “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4S店与厂家的关系极不正常。”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在谈到厂商关系时向记者如实介绍。在2004年之前市场供不应
  求之时,经销商把厂家当成老子供,事事惟命是从;2004年当汽车市场首次出现供大于求时,厂家和经销商顿时成了“难兄难弟”,有少部分经销商公然叫板厂家,大有翅膀硬了要翻身之势。今年4月1日,《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即将试行,厂家着手清理门户,又让经销商感到“五雷轰顶”。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供求关系这位导演的编排下,厂商关系的演变犹如一场场独幕剧,生动且形象。
  
形势大好是父子
  “广州本田经销商3个月收回成本”这在今天的经销商看来完全就是个神话,可在2002年汽车专家鼓吹4S店体系如何适应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时候,4S店的投资者对此确是深信不疑的。已经从经销商的行业里“下岗”的鄢先生向记者透露。
  说起当初4S店的投资热潮,一位资深人士表示,在2003年前的车市鼎盛时期,汽车严重供不应求,拥有生产能力的厂家占据垄断地位,众多投资者排着队等着厂家给予销售代理的品牌授权。“厂家会让经销商先按照规定建店,经厂家考核通过的再做审批”。除了前期投资上千万元,还不得不硬着头皮“二次投资”。鄢先生透露,“当初一个华晨宝马的品牌代理商价值500万元”,当然不包括建4S店的投资成本。那时,如果哪家经销商踏进4S店的门槛,就犹如抱住了摇钱树,厂家更是掌握了经销商的生杀大权。
  
患难之时成兄弟
  2004年车市的冷淡让之前拔地而起的一家家4S店不寒而栗。
  “原本以为一个月能卖100辆车,去年实际上每个月只能卖出20辆左右,一辆车的利润还不到1000元,利润越来越薄。”一知名品牌经销商表示,4S店越来越难支撑下去了,完不成厂家制定销售指标的经销商都面临淘汰,“目前一汽丰田和北京现代均有4S店要转让”。
  厂家要给经销商制定销售指标又不调低产品价格,经销商只能采取暗降。一经销商举了个暗降的例子,11万元的车,厂家给经销商的优惠价是10.5万元,有些经销商撑不住了,卖10.3万元,其他的经销商也开始跟风,因为同品牌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存在竞争,最后厂家指导价其实只是个虚价。
  有实力的经销商更是公开叫板厂家。去年7月份奥迪北京的经销商百得利宣布其销售的豪华配置进口奥迪A83.0加长型售价由之前的105万元降到89.8万元,降幅高达15万。这在当时成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也让经销商同行备感欣慰。市场形势不好,厂家对经销商的“不听话”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了。

新规出台再生变
    经历了2004年的车市低迷,经销商也终于可以与厂家公开叫板,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即将出台又让经销商处于被动地位,厂商关系也将再生变数。
  “现在汽车厂家的4S店模式就是销售授权,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这种授权增加了政府的手段”,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说。经销商必须经过汽车厂家的授权,采用一样的LOGO,员工穿一样的服装,经销店的规模也是一样的,这其实就是在为汽车厂家做宣传,经销商自己投资建厂,自己招聘员工,租金和物业管理费都自己掏钱,最后经销商的品牌一再弱化,“谁为经销商的利益着想呢?”
  中联旧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张超也认为,理想的状态是经销商隶属于厂家,双方是一种鱼水关系。现在的厂商关系极不正常,厂家和经销商都是独立的法人,经销商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针对于此,有专业人士提出,经销商要保护自身利益应该建立经销商协会,来与厂家实行对抗。本报记者 江云花 漫画:小平

  第一幕:市场红火时,厂家是“老子”。第二幕:市场转冷,厂商成了难兄难弟。第三幕:新《办法》出台,经销商前途未卜。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