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工业自主开发的重要性,各种言论已讲得相当多了,从理论上也论述得比较透彻。笔者想从一个比较具体的角度,讲一讲自主开发的问题,那就是汽车市场。
我国汽车工业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迅速扩大的国内汽车市场。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正因为汽车市场迅速扩大,中国汽车工业才会在厂家众多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着一种“有饭大家吃”的局面;众多跨国汽车公司才会在不得不忍受50%股比限制的情况下,到中国投资建厂;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才能够在接受跨国公司技术、品牌等环节控制与盘剥的情况下,仍然有较高的利润;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才能在与跨国公司博弈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据笔者粗略估计,中国汽车市场还能够在未来10年内维持年均8%~1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仍将是世界汽车工业中最快的增长速度。每年8%~10%左右的增长速度,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仍然面临着比较广阔的国内市场;意味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最残酷时期还有几年才会到来;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还有10年左右的宝贵时间,可以依托于国内市场培育自己的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国际竞争力,为最终不得不走向国际市场积蓄力量。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10年左右的时间,是稍纵即逝的“时间之窗”。过了这个时期,“时间之窗”关闭,没有掌握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就可能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一旦国内汽车市场饱和,汽车市场将再现彩电、冰箱行业的残酷竞争局面。只有掌握了自主开发能力、具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才能具有主动的竞争态势而不受制于跨国公司;才能根据自己的战略,自由地选择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生存的重要途径;才能主动地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从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时间之窗”的重要性。韩国大宇汽车公司在与跨国公司分手时,被规定“5年之内产品不得进入欧美市场”。目前我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条的,谈不上自主的国际市场战略。为许多国人所熟知的波兰生产波罗乃兹的汽车厂,在被若干家跨国公司控制后,只是被定位为这些公司在东欧的组装厂。早已经饱和的国际汽车市场是跨国公司的囊中之物,决不会允许自己的小伙计随便染指。因此,没有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届时只能看跨国公司的脸色行事。
10年时间虽不长,但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在这10年中,我国已经进行自主开发的企业可以搞两轮产品开发;合资企业也可以在对引进产品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搞自主开发固然成本很高,有很大困难,但是关系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关系到汽车企业的命运。性命攸关的大事,不能用“目前条件不具备”作为推脱之辞。
已经在进行自主开发的汽车企业,不要因为目前的水平低而妄自菲薄。自主开发能力是打破跨国公司垄断的法宝,只要拿在手里,就是一种威慑。只有具备了实力,才能与跨国公司争夺话语权,才能讨价还价。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主要企业都是合资企业,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常常被新闻界冠以“少帅”之名。少帅者,雄才大略、血气方刚之谓也。10年时间,正是“少帅”们意气风发、解决汽车工业发展最后“瓶颈”之时,足够谋划和施展自主开发战略了。我国第一代汽车工业领导者披荆斩棘创立了中国汽车工业,10年后“少帅”们两鬓飞霜之时,他们将留给中国人民一个什么样的汽车工业呢?我们将拭目以待。赵 英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