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汽车希望与通用汽车中止合作后改变长期以来的亏损状况,占有更多的国内市场;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在解决与菲亚特汽车的争端后,也减轻了自身的负担。
有人说通用要继续维持自己世界汽车老大的地位,收购菲亚特成功与否是一个关键。也有人说,丰田超过通用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只是时间问题,靠并购起家的通用必须为一味扩张而忽视利润回报付出代价。
走走停停的通用和菲亚特显然正在经历难以言表的联盟之痒。
时间定格在2005年2月13日,通用汽车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向菲亚特汽车支付15.5亿欧元(约20亿美元),终止两汽车公司在汽车业务上长达5年之久的合作业务,以期能使双方都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获得解脱,改变亏损或者不能增加盈利的命运。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据法新社统计,去年欧洲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是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希望与通用汽车中止合作后改变长期以来的亏损状况,占有更多的国内市场;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在解决与菲亚特汽车的争端后,也减轻了自身的负担。
在亚洲尤其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厂家面前,欧美汽车厂家正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压力,“丰田在欧洲的成功再次说明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精益生产方式对汽车制造商的重要性”。上汽集团汽车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说,这也在另一种程度上提出了新问题,“汽车市场的竞争促使这个行业建立起强大的垄断集团,但汽车公司是否越大越好,将再次引发对这个行业的新反思”。
无独有偶,就在通用在欧洲汽车市场面临困难抛弃菲亚特的同时,另一家联盟汽车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下简称:戴-克)也在为7年的合作不畅而苦恼。
通用瘦身抵抗丰田
经过数月的争论,通用汽车终于没有被迫购买菲亚特汽车的其余汽车业务,避免承担菲亚特汽车高达1040亿美元的债务。作为与菲亚特之间法律争端的补偿,通用汽车为此支付了15.5亿欧元的现金。
事情起因于2000年,通用汽车支付24亿美元,购得菲亚特汽车20%的股权,计划采用不断买进菲亚特股票,逐渐将这家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收编旗下。作为交换,菲亚特汽车持有通用6%的股权,并有权要求通用汽车在2004年1月24日起买下其全部汽车业务。
然而,这项旨在双赢的交易并没有给双方带来了既定的好消息。通用汽车经历了连续在欧洲市场亏损的尴尬局面,股票更是下跌了25%。菲亚特紧随其后,2003年,菲亚特汽车亏损达到21亿欧元,当时就有分析认为,预计下一年菲亚特的亏损在15亿~17亿欧元之间。不料,这一事实不幸被言中。意大利本土市场是菲亚特最大的消费区域,大约占其收入的40%左右。2004年,菲亚特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7%,致使在整个欧洲的市场占有率仅仅为7.2%。
无奈之下,菲亚特只能要求通用汽车能全面收购其汽车业务,帮助这家意大利最大的汽车生产商渡过难关,这并没有得到通用汽车的同意。通用汽车认为,菲亚特汽车其Fidis Retail Italia子公司出售给4家债权银行时,没有征得通用汽车同意。况且,在菲亚特处理汽车资产的过程中,通用汽车的持股比例下降至10%,双方之前签订的协议不再有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开始寻求法律的解决方式。
业界对此有各种猜测。通用汽车对外表示:“我们的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我们会在合适的时间作出自己的选择。”言外之意说,菲亚特汽车要求已经符合双方的协议。而菲亚特汽车也不甘示弱,坚持要求通用汽车支付巨额资金履行协议。米兰一家证券公司的David Lee分析说:“这只是个小鸡捉小鸡的游戏”,“我认为他们都在做正确的事情,他们没有输家”。
与之前业界的猜测相一致,争端最终以庭外和解收场,通用汽车为当年的一系列收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过这对通用汽车而言也是一次瘦身的开始。对菲亚特汽车的处理是通用汽车增加欧洲汽车业务竞争力的一部分,连续数年来,通用汽车欧洲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德国的欧宝工厂刚刚进行了1.2万人的裁员,这些欧洲业务已经阻碍了通用汽车继续维持世界汽车第一的发展。
菲亚特自救另有想法
根据新的协议,通用和菲亚特将退出主营采购和动力车业务的合资企业,但菲亚特仍旧将为通用生产柴油发动机,同时融入通用的全球供应链,双方的关系渐行渐远。不过,有观点认为,这也许是菲亚特汽车最希望看到的结局,菲亚特需要的仅仅是资金,而不是被通用重组,“我们反对和通用的交易,因为这不会解决真正的问题”,意大利最要工会组织的主席Gianni Rinaldini说。
在与通用汽车进行交易谈判的过程中,菲亚特汽车的工会组织一直进行各种抗议活动,阻碍双方达成协议。“我们还是希望将这个品牌(指菲亚特)留在意大利,它不应该属于通用汽车”,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菲亚特汽车管理层说,菲亚特汽车希望能获得通用汽车更多的资金支持,“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像中国一样,为拥有自己的品牌而费尽周折”。
菲亚特汽车最终选择了留在意大利,在获得通用汽车的资金支持后,菲亚特开始努力寻求全球范围内的自救计划,希望能扭转销售的颓势,2006年结束的时候能够实现盈利利。并制定了拓展亚洲市场的计划。
2月初,菲亚特和伊朗PIDF宣布已经达成协议,由PIDF投入两亿欧元在伊朗生产菲亚特的派力奥轿车、西耶娜系列车型。如果事情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双方将开始生长小型MPV和其他系列的商用车,预计产量将达到10万辆,最终实现25万辆的产销计划。
根据菲亚特提供的资料,其在伊朗的工厂还将进入用天然气作为新能源的汽车领域。其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在混合能源和天然气能源方面一直是世界的领导者,在伊朗这个新兴的市场一定有非常的潜力,新的合资企业一定将在伊朗的汽车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期望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我们世界网络的一部分”。
菲亚特对外表示,公司今后“复兴”的重要策略之一是进入有市场潜力的区域,亚洲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于中国市场,菲亚特汽车方面没有公布具体的计划,其新闻发言人告诉本报,中国市场是公认最大的消费市场,菲亚特一定不会放弃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有好的表现。
在欧洲市场,菲亚特将开始对销售网络进行整顿,提高这些经销商的营运能力,保持汽车销售的畅通,通过一定的措施降低经销商在车型促销方面的成本。同时,在新车的研发方面也将有一定的投入。
菲亚特汽车正在勾勒自救的地图。
反思联盟新模式
通用与菲亚特汽车争端的解决,宣告了一个汽车联盟的完结。在7年前,戴姆勒-奔驰收购了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并购风潮,之后通用汽车与菲亚特建立了合作,福特收购了陆虎和沃尔沃。
通用汽车与菲亚特首先选择了分离,这对之前的重组无疑是一种否定。“现在到了我们重新思考公司扩张与收益的时候了”,伦敦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大卫·塞第说。
与通用和菲亚特的遭遇一样,戴姆勒与克莱斯勒也在经历合并的考验。作为美国最小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在被戴姆勒-奔驰重组后,一直处于不盈利或者微利的状态。2004年克莱斯勒一改往日的面貌,年度净收益达到25亿欧元。
此长彼消,在克莱斯勒逐渐夺取市场的时候,戴姆勒-奔驰却因为奔驰轿车的质量问题,造成收益大幅度下滑,去年第三季度其收入下降了62%。而其SMART品牌,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阴影。戴-克没有因为两者的并购而成为一家“世界汽车公司”。
这对汽车行业影响将逐步显露。东风汽车公司有管理层表示,两家汽车公司的联合或者重组后,必须首先实现两者运营文化的统一,之后才能发挥合力的作用,否则这将变成前进的负担,随之将会丧失市场地位。
目前,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日系汽车公司在占领了更多的欧洲和北美的汽车市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新领导者,其在生长方面对丰田方式的运用,在销售、采购等领域对成本的控制方式,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日产与法国雷诺汽车之间的联系,则显示了合力的作用,并在生产平台、销售、采购等方面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日产和法国雷诺建立合作的东风汽车公司认为,这两家企业虽然各自的运作方式不一样,但在汽车制造与成本控制方面有共同的地方,这是众多汽车制造商所缺少的。本报记者 蒙佳 实习记者 杨继伟 上海报道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