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零部件不加快发展难有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15:40  中国汽车报

  重庆市日前出台的《汽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明确提出,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将打破“重整车轻零部件”的传统,采用“零部件先行”的模式来支撑整车行业的发展。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也反映出中国零部件产业相对于整车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

  “不论重庆市的做法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它都给其他地区和企业发展零部件提供了一个启示。因为国内的零部件产业现在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从现状看,不加快发展就难有出路了。”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劲敌”步步紧逼

  国内企业无还手之力

  “国外的整车开发,大多是与零部件企业同步进行。而反观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开发能力薄弱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直言不讳。

  据专家介绍,目前,德尔福、博世、伟世通、李尔、法奥雷、采埃孚等跨国公司,都已在中国建立起多家合资企业,其中,有些还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这些公司生产的产品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所占份额已超过15%。其雄厚的资本、技术实力及丰富的运作经验,对国内零部件企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以德尔福为例,其老总在评价自己公司的时候曾说道:“我们不是制造企业,而是高科技企业。我们为什么更胜一筹?就是因为技术过硬。”据悉,德尔福在全球有16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平均一个工作日就有5项发明诞生,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多达16亿~17亿美元。

  此外,如韩国万都、德国贝洱等公司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达到销售收入的6%~7%,同时他们还具备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研发体系。

  据有关专家介绍,尽管我国部分零部件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建立起了试验室,已拥有比较齐全的试验设备,但大多数试验设备并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研发能力还停留在适应性研发的水平。国际上零部件工业的投资一般为整车工业的1.2倍~1.5倍,而我国只有0.3倍以下;发达国家零部件企业的年开发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的3%~5%,甚至达到10%,而我国这个比例只有1%~1.5%左右。

  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多数集中在加工制造行业。目前,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还不具备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能力,如燃油喷射系统、主被动安全系统、转向系统、电子传感器、制动系统等,这些部件的生产几乎被国外企业所控制。同时,国内企业还受到大量进口零部件的冲击。

  舍得放弃短期利益

  才会有长远发展

  面对外来的强大竞争对手,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显得很无奈。然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的零部件企业目前还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而是整体上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在国内,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有叫得响的品牌,但要举出一个著名的零部件品牌,真的是很难。国外整车企业蜂拥而至,可人家根本不买国内零部件的账。”亚新科公司日常公共及政府事务总监黄坚坦言。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只看重短期利益,这不利于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在不放弃眼前市场的同时,着力于打造品牌,是零部件加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企业不能将贴牌生产当做目的,而应把它当成提高技术水平的一种手段。”另一位业内人士开出了加快零部件发展的另一“药方”。

  据悉,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产品的利润一般维持在5%左右,而生产贴牌产品利润却可高达20%,这使得很多企业大量生产贴牌产品,逐渐沦为外资企业的加工制造商。反过来,这种追求短期利益的结果,是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也影响到零部件行业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普遍的看法是,舍得放弃短期利益才会有长远发展。要提高零部件的竞争力,加快零部件发展速度,无论是在质量体系的认证上,还是在研发投入上,企业都不能因小利而舍大局,而要“放长线钓大鱼”。

  不整合就不能加快发展

  “国际上供应商的购并案每年都有200多例,而国内现在骨干企业间的购并还不是很多。既然国外企业能来吃掉我们,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先整合自己?”一位业内人士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表示,走强强联合之路,进行优势互补,才是加快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据悉,随着全球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的兼并和重组愈演愈烈,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联合兼并。如美国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企业TRW通过激烈竞争,就以70亿美元并购了英国的大型零部件生产企业卢卡斯,成为世界第三大零部件跨国公司。最近又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5年内,全球供应商之间的购并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专家认为,在当前的危机关头,国内应加速零部件产业的整合步伐,培育和扶植一批有竞争力的全国性零部件集团,然后逐步发展成全球性的零部件跨国公司。要达到加快零部件发展的目的,不整合是绝对不行的。

  刘袁娜 刘晓冰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配件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