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的车市可谓是捷报频传,回暖势头迅猛。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一月份的汽车销量将创下历史纪录,可能达到16000辆。一些品牌经销商在2004年积存的大量库存车,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差不多销售告罄了。然而随之而来的2月份,市场迅速“变脸”,销售骤冷。一方面,由于过新年因素,消费者没有将目光放在车市上;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喜爱的车型目前是有价无车,消费者只能等待。一位经销商老总向记者戏称,一月份的热卖将二月份的“水”抽干了,好卖的车都卖空了,二月份只能养精蓄锐,等待了。
一月份汽车热销的局面,一方面是在一些厂家大幅降价剌激下产生的,如宝马、丰田、M6东南汽车等;另一方面是新年前购车习惯下所产生的,消费者在经过近一年的等待之后开始出手了。1月份车市热销的火爆程度直追2003年“井喷”时期,像广本雅阁又开始加价几千元才能拿到车。
随着二月份的到来,网上长期流传的今年3月份汽车价格必将巨降的流言、各大媒体发表的3月份有很多新车上市的消息,这让消费者又开始观望了,许多人相信迟一些购车将会有更多的优惠、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开始捂紧口袋。记者在深圳几大汽车展场随机采访了一些来看车的消费者,他们共同的看法就是:新年来看车主要是看价格有没有变化、有没有新车到来。一位来看别克通用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几个朋友早就看中了别克凯越HRV,都试过几回车了,但这款车价格没有变化,他只好再等一等了。
这次面对市场的冷淡,多数经销商都显得从容淡定。记者在一些汽车品牌4S店看到,销售人员都是在三三两两的闲聊中。一位上海通用深圳经销商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只要来看车的大多都是真正想购车的潜在客户,但他们到店里看车时间都不会超过十分钟,来了就问有优惠没有。这位销售经理称,由于厂家的经销商年会还没有召开,目前销售任务、具体的市场政策还有公布,我们经销商也只有等待。一位北京现代经销商老总也称,目前最关注的是厂家制订什么样的任务与市场政策,他们才能因势而动。同时,记者从这些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市场热卖的车型普遍是没有现货供应。据记者了解,目前汽车厂家的经销商年会普遍在2月底与3月初召开,像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厂家的年会就集中在这两周召开。
对于三月份的车市,从目前的市场走势来看,随着一些热销车的现货供应到位和新车上市,将会显现一个大幅上扬态势。如果整个汽车价格出现大幅变化,整个车市将会在价格与新车上市的推动下出现急剧放量上扬,车市将会出现跳跃上升局面。
专家视点
贾新光:车市仍不乐观
自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以较高的速度扩张,并曾出现“井喷”行情。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分析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贾新光分析说,从总体上看,全国各方面都没有为汽车社会做好准备,特别是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燃油进口数量迅速增加、油价不断上涨,此外,在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方面形势也比较严峻。中国千人汽车拥有率为19.2辆,世界平均拥有率是125辆,我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贾新光认为,以下几大因素将影响2005年的汽车产销。
一是政府将继续坚持宏观经济紧缩政策,使过热经济降温并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长速度降温,将对汽车市场产生刹车效应。
二是物价上涨、利率提高将抬高生产经营成本。200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煤、油、电、钢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起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2004年下半年开始升息,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些都加大了经营成本。而汽车价格不断下降,汽车生产企业的利润总水平也明显下降,近1/3的生产企业亏损,有近1/3的经销商退出经营。
三是汽车金融发展艰难。2004年汽车市场特别是轿车市场的滑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汽车消费信贷的收缩。原来有1/3的消费者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车,而2004年下半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不足1/10。从2003年以来,已经批准了五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但这些公司在开展业务中面临信用环境不佳、业务限制过死等问题,因此这些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近期不会有大的发展,其对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
贾新光预测,2005年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大约在10%至12%,市场规模在560万辆到570万辆。轿车增长速度在20%左右,规模275万辆左右。
张小虞:今年要好于去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日前表示,在深化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我国汽车市场今年的形势要好于去年,年产销有望突破600万辆。
张小虞说,去年的汽车市场形势还谈不上“低”,真正的特点是一个“迷”字,是大家对汽车市场的一种困惑。在他看来,“迷”只是推迟了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时间,不可能从根本上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从对汽车产业是否投资过热的讨论,到有关汽车的政策频繁出台,再到全年不断的降价狂潮,2004年我国汽车市场的情况让人有些“头晕目眩”。不过,这些情况将逐渐为汽车厂家和消费者所适应。张小虞预计,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总体增幅为15%—20%。这样,中国汽车产量在“十五”期间将增长1倍,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今年我国汽车行业应该在企业组织、产品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三方面深化改革。他估计今年将有大的企业重组。本报记者叶恩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