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记者杨大鹏、方烨)“保守点,今年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少能维持2004年的水平;乐观点,今年汽车产量将增长20%,突破600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日前表示,2005年车市情况预计要比去年好,而国内汽车的出口将成为今年汽车产业发展的亮点。
2004年国内汽车累计产销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1%和15.50%,其中轿车累计产销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同比分别只增长了11.99%和15.17%。对此,张小虞说,“不少人认为2004年的汽车市场很低迷。我认为去年的形势还谈不上‘低’,至少我们一年一个台阶,产销突破500万大关;我认为真正的特点还是一个‘迷’字,是大家对汽车市场的一种困惑。”
在他看来,“迷”只是推迟了消费者购买汽车的行动,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减低消费者的购车意愿。2004年,从对汽车产业是否投资过热的讨论开始,到有关汽车的政策频繁出台,再到全年不断的降价狂潮,直到最后的持币待购和所谓的“低迷”,正是这些使得去年全年的汽车情况让人有些“头晕目眩”,不过2005年这些情况将逐渐为汽车厂商与消费者所适应而逐渐变得明朗。
同样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市场形势动态分析”课题组也作出相似判断。他们认为,2004年乘用车(通常意义的轿车、SUV、MPV和小型客车)需求增幅回落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整体上来分析,当前需求回落并非完全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估计乘用车需求在2005年增幅将有所回升,全年乘用车需求将达到395万辆(含经销商库存),保持13%至15%的增长速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汽车专家王青博士分析认为,下半年需求状况预计会好于2004年同期,特别是在传统的销售旺季,销量增长将更为明显;同时,乘用车二级消费城市对销量的提升作用会逐步显现。另外,零部件制造商和经销商在2004年已经为厂商分担了较大的降价成本,2005年如果价格大幅度下跌,降价成本将主要由制造商承担;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因此在利润率降低、乘用车价格下降和库存压力缓解的条件下,2005年国产乘用车价格波动幅度将小于2004年。
希望2005车市突破迷局,一方面是国内汽车消费需求有望理性回暖,最好的证明就是春节前全国各地的汽车交易市场都明显感觉到元旦之后的销售变化。在上海市场,经销商们也普遍感受到市场人气旺盛,成交金额增多;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向国际市场出口在今年开始成为国内汽车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前不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刚刚完成对越南、缅甸等市场的考察,回来之后,张小虞对国产汽车的出口特别是对东南亚市场的出口充满信心。“三年保护期过去后汽车进口可能会增加一些,不过我们更看重的是出口。国内现在卖到5000美元左右的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无论从价格还是质量上都可以说已经具有了绝对竞争力;而10000美元左右的汽车也已具有基本的竞争力。”
“东南亚市场目前还是日系二手车的天下,相信随着与东盟贸易自由化的加强和国内对汽车出口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国产汽车进军这个市场很有希望。”而无论是奇瑞还是吉利,出口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市场范围也从中东、东南亚直到北美。据了解,2004年国内整车出口超过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