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品园:我也曾跻身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7:40  海峡都市报
品园:我也曾跻身历史

品园位于展进路1号,在福州仓山港头附近。由三栋灰砖小洋楼组成品字形建筑群,故名品园。

  1月9日,阴天。

  再次来到仓山港头附近展进路1号的品园,“品”字型的3栋灰砖洋楼,右栋已经封了门。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剩下些白发老人在流连徘徊。品园短短57年的历史,是我们两次从他们口中一点点挖掘出来,过了这个冬季,当他们迁往城市的别处,这栋正待拆除的建筑和它的故事,也将随风而散。

  他们说,品园由3名木材商人所建,在1948年完工。盖好不久,即卖给当时的邮政局,旋即解放,品园收归公有,归仓山区房管局管理。

  我们问:木材商人是谁?答说:“伊钜”。

  熟知福州现代史的人都知道,“伊钜”是林弥钜,福州著名的实业家。或者说,民族资本家。

  林弥钜

  与福州的火柴业

  林弥钜,长乐江田人。以从事木业逐渐起家。1920年,林弥钜开设康记火柴厂,日产两三磅(每磅6篓720包),规模不算太大,但林弥钜十分注重产品品质,所生产的火柴质量胜过别家,在本地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火柴厂实力日增。到上世纪30年代,福州进入了新的工业发展时期,甚至挤倒原有的外资厂家,1930至1933年期间,日商所开的火柴厂由于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无法与本地火柴竞争,不得不停办,林弥钜此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将其更名为建华火柴厂,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帝收购战”。

  上世纪30年代,建华火柴厂投入生产“万”字牌火柴,产品逐步走向全国。林弥钜见到上海大中华火柴厂的“渔樵”商标,遂把“万”字改为“耕读”商标,进一步打开销路,几乎独霸福州市场。

  抗日战争期间,工厂迁至南平,同时在大田、龙岩、光泽、永安等地设分厂。1946年,该厂迁回福州港头。品园所建地点因此就在港头附近。


品园的某些建筑特点多像英国伦敦的摄政王大街(中图)所采用的希腊复兴式建筑风格

  1948年,

  是个什么年头?

  在福州方志的大事记中,1947、1948年并不是个好年头。1947年2月,福州政府曾清查过户口,人口超过34万。这34万人在当年先是经历了鼠疫,然后是天花,接着米价狂涨。当年的物价上涨率达到41089倍。原先一分钱一盒的火柴,在1947年面值好几万。1948年,米价再度狂涨,1948年10月,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钱钞更如废纸。

  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回迁福州的林弥钜,在之后的两年中,所看到的经济衰颓局面令人扼腕。也许,正是源于对钞票不能保值的认识,林弥钜以商人敏锐的投资眼光,以手握木材厂之便,与另外两名商人一同盖起了砖木结合的3座洋楼,作为乱世中较为保险的投资。

  解放后的品园

  品园在1948年完工,盖好不久,即卖给当时的邮政局,也算是“堤外损失堤内补”———国民党通货膨胀给他所带来的损失,由品园的售价补回。这里,也是个比较有意思的因果循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弥钜要求公私合营,建华火柴厂于1951年并入华光火柴厂。林弥钜进入工商联合会任职。曾作为福州工业领头羊之一的建华火柴厂就此结束。而有意思的是,品园收归公有后,就是分配给火柴厂的70户人家作为公房租住,直到如今。

  57年了,历经世事变迁的品园,将随风而去。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