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市城市规划出台 政府不会控制小汽车数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09:06  新京报
 市规划委专家解答《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热点问题,政府不会控制小汽车数量

  本报讯北京未来怎样发展定位,通过什么途径缓解交通压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有何新动向,旧城保护有何新思路……这一连串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将在即将公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得到解答。

  昨天,市规划委负责人与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的部分专家介绍了刚刚通过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和过程,并回答了规划涉及的部分热点问题。

  相对于北部和东部地区,北京南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规划委昨天表示,新规划高度关注南城的发展,但近期主要是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会进行大幅度的土地开发。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通过和批复,在总体规划提出的框架内,各相关的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将陆续展开。修编办编制协调部部长王飞介绍说:“目前,中轴控制规划整体调整已经开始。对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1个新城的规划马上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城市定位

  首都北京不提经济中心

  专家认为,“经济中心”无法表达北京特色

  总体规划明确了北京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政治和文化最具特征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谈绪祥说:“对首都来说最重要的特色是政治和文化,经济是必然的,也是作为城市的一般性的特质,北京要是经济中心,上海、广州也是,没有必要过多去表达经济中心的位置。对北京而言,最具特征的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曾想提‘经济中心’,但经专家大量研究,认为无法表达出北京的特色,甚至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发展目标“宜居城市”新规划首次将“宜居城市”写进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但究竟什么才是宜居城市,北京怎样在应对各种资源压力的情况下建设“宜居城市”?

  “并不是说市民出门多远要见地铁、绿地,有多少休闲娱乐设施就能称得上宜居城市”,谈绪祥介绍,宜居城市目前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但专家们认为,“宜居城市”应该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是否优良,安全环境角度、就业创业环境角度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

  市规划委介绍,由于目前北京面临巨大生态环境压力和许多问题,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也有不少人对“宜居城市”目标提出过质疑。对此,市规划委认为,北京近年来在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北京绿地面积在全国排名领先,此外在环境建设管理方面北京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宜居城市”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人文建设

  优先发展公交不限制小汽车

  总规划提出以有效政策和手段对小汽车的使用实施引导和调节

  新出台的总体规划一个重大突破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路达成了共识: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培育适宜发展的产业。此外,还在人口控制与交通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计划。

  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

  按照规划,2002年,北京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左右,人口年增长力争控制在1.4%。

  谈绪祥表示:“这只是个判断,并不是一定要达到的目标。按照前10年平均增长率2.2%,2020年人口将达2100万,将严重影响北京城市的发展。因此,要通过经济、法律以及部分行政措施引导人口分布。通过产业调整,加强京津冀协调发展来分解北京市人口集聚的压力。”据介绍,资源环境上没有能力去承载过多的人口,首都城市的规模必须进行控制,但政府不会采取强硬的行政管理措施,而主要通过法律、经济手段去引导。

  政府不干涉个人拥有小汽车

  总规划提出,未来北京将把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主导交通方式,以有效的需求管理政策和手段对小汽车交通的使用实施引导与调节。

  而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会采取措施控制小汽车需求?对此,谈绪祥说,优先发展公交并不意味着限制小汽车。

  谈绪祥介绍,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体现了注重环境、能源和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原则,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干涉个人拥有小汽车的愿望,因此总规中没有选择控制小汽车的办法来解决交通问题。

  旧城保护将培育适宜产业

  参与总规修编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不能按以往的办法仅仅消极、单纯地保护历史文物,也不同于以发展经济为导向的开发性建设,而需要发展文化、旅游等与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以此达到保护的目的。

  对于旧城,规划中明确地坚持了“整体保护”,在此前提下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居住范围内老百姓生活质量,因此提出了培育适宜产业的问题。

  市规划委认为,文保单位和文保建筑绝对不允许经营使用,但历史文化保护区大量非文保单位,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行适度修缮,可以用于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把四合院卖给老板们去搞旅游产业,当地居民也一样通过这种政策获得大量的就业,充分发挥他们的房产资源,开家庭旅馆,发展旅游,一样可以搞得红红火火”,谈绪祥介绍,这种方式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景名胜区划为禁建区

  为确保生态环境,总体规划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应建设地区。谈绪祥说:“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国家法定保护的资源管理区都要禁止规模化的建设。下一步要会同土地产权单位把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专项规划落到实处。三类建设区也要划分成若干等级,在总体规划提出的框架下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京津冀发展

  京津冀发展北京是核心

  京津冀将形成“陆海空一体”区域交通网

  新北京总体规划中,首次把京津冀区域协调作为一项重要命题。根据总体规划,北京将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

  总规修编办公室专题部部长刘欣蔡介绍,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合作主要体现在合理的产业布局上,比如目前北京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东南部,新城中通州和亦庄都在这个主导方向上,以及包括顺义、平谷等与河北进行衔接。

  在交通方面,将加强以天津港为核心,京唐港、秦皇岛港共同组成的渤海湾枢纽港群海洋运输体系的协调,建立以北京为核心的区域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体系,以北京首都机场为枢纽的区域航空运输体系,形成陆海空一体、国际国内便捷联系的区域交通网络。

  ■空间发展

  第二机场拟选址东南或南部

  北京计划形成“中心城-新城-镇”市域城镇结构,重点发展通州、顺义和亦庄

  在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北京还计划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其中重点发展东部3个新城通州、顺义和亦庄(详见图示)。

  南城发展立足提升质量

  相对于北部和东部地区,北京南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市规划委昨天表示,新规划高度关注南城的发展,但近期主要是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会进行大幅度的土地开发。

  据介绍,2003年空间战略发展研究的规划,对南城给予了高度关注。南城对北京发展具有战略性地位,对北京向多中心的转变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但一个城市在某一规划期内的发展必须是理性的、有步骤的,不能“四面开花”。市规划委认为,南城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约束,比如南苑机场就使该地区的土地开发受到一定限制。另外,城市发展的土地需要集约化利用,各个区域土地开发也不能一蹴而就。

  “近期,南城的发展还是要立足于提升质量,而不会像一些房地产商所炒作的大幅度开发、在增量上做文章”,谈绪祥表示。

  第二机场考虑京津冀共同发展

  针对未来京津地区航空客运量巨大的预测,国家决定修建首都第二机场。此次规划中,对于第二机场的选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不光考虑北京市,同时考虑天津、河北的共同发展。目前提出,在城市东南或南部方向进行选址,对可能的场址提前进行规划控制,随着选址工作的逐步进行,将开展大量复杂的工作。

  谈绪祥介绍,选址不仅要考虑地面因素,大量的空运航线需要协调,工作的专业性很强,集成度也很高。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以及民航方面的工作方向比较统一,明确了必须站在区域协调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机场的选址。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谢炜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要闻看板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