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少利好消息值得等--质疑今年车市三种说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08:48  精品购物指南

    曾在2004年底甚嚣尘上的2005年中国车市崩盘之说,在今年开局未见蛛丝马迹,宝马酷降10万似乎也不构成这种说法的证据,不过这丝毫没有减轻2005年车市的揪心程度。有人说今年车市将低开高走即上半年将继续价格战,下半年车市则会回暖、价格趋稳定;而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似乎也认同这些说法,并满怀欣喜地期待着新车出现。这些说法或想法是否确切?是否现实?在本报记者多方采访和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说法提出质疑,无意预测,只想供想买车但还没有车的人冷静过过脑子,知道自己可以等多久,等的是什么。

    质疑说法一 上半年继续价格战

    分析:2004年底及今年年初的几次降价,特别是近期被媒体炒得炙手的“50万库存”问题,让很多人坚信价格战会在上半年持续下去。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厂家利润大幅缩水,但是降价仍可能在大部分车型身上发生。影响上半年车价的因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厂家制定的2005年的销售任务;第二,2004年库存有多少;第三,竞争态势。目前除了极少数企业公布了2005年的产销计划,大多数企业都没有透露2005年的产销数字,这说明厂家对市场的判断更加谨慎,主动调控供求,如果今年上半年仍然是供过于求,降价难免。”

    对多方提及的库存问题,官方目前尚无统一数字,只是媒体推断不下50万。厂方对这个数字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采访某大厂的观点是,任何汽车厂商为保证正常销售都要有库存,常规的库存量应该是销量的1.5倍左右,目前“50万”这个数字只是达到了库存量的上限,并没有多么可怕。

    如果库存事实真如厂方所言,那么以清理库存为导向的上半年降价就未必会持续多久,实际上在去年下半年各厂就已经在开始减产了;但“真实的谎言”在车市也屡见不鲜。

    作为对价格没有信心的消费者又如何不怀疑厂方这么说意在稳定民心?使其不再觊觎降价?

    至于上半年车市降价的范围和幅度,显然跟库存车的车型有关,跟今年可能上市的新车有关 ,更跟目前家用车的主流价位有关。由于经济型车的利润在不断下降,今年很多厂商的新车战略重点都转向了中、高档车,这些车的推出势必会连累到市场现有的中高级车,现有中高级车的价格变动也会波及到10万多的中级车。

    中联汽车市场总经理张超认为,上半年业内普遍认为会有新一轮的降价风潮,但是随着经销商清理库存加速、厂家调整产销,价格稳定的可能会比想象的来的早。至于降幅能有多大,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态势和企业的降价能力。有的车型已经不具备降价空间,但是有的档次的车型利润还是相对可观。

    网上车市总监华雪在接受采访时说:2005年上半年车市降价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主要集中在8~20万元的国产主流车型,导致降价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从2004年最后几个月的降幅来看,有逐月增大趋势,这种趋势还将延续到2005年上半年头几个月。降价会影响部分车型质量,不过这只是针对个别车型而言,不会产生大规模的市场效应。

    结论:降价会持续但持续时间不确定,上半年买车比较考验人的审时度势能力,时机抓住了会物有所值,否则会错失良机。

    质疑说法二 下半年车市回暖

    分析: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些是深思熟虑的,当然也有些是凭经验或内心愿望使然,不管怎么说还是有道理的。

    网上车市总监华雪在接受采访时说:2005年年中降价势态会有所好转,车市趋于平稳,主要体现在整体车市的热度要好于2004年。网上车市日前的调查显示,30%的受访者表示汽车降价能促进销售,由此可见,消费者对降价还是持认可态度。今年下半年车市价格相对稳定,不会再有大幅度加价反弹的现象。今年与2004年车市不同,2004年是经历了几年的井喷突然转冷,而今年厂商与经销商则已具有了充分的准备。 

    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林雷认为,对于2005年车市,我们预计全年的增幅在13%,车市将实现稳步增长,一方面车价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市场将实现在一定市场规模下的产销两旺。消费者也会由此得到更大的实惠:市场上可选车型丰富,自己也有经济能力买到中意的车型,同时买到的车不会在短期内贬值。2005年下半年车市整体将供需稳定,新品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老款仍有降价趋势。而值得关注的是,燃油税是否会在今年实行将从很大程度上对车市产生影响。

    不过,需要消费者细想的是这个车市回暖究竟能给购车人带来什么好处?业内看好的回暖,意味着价格稳定甚至回升,意味着新车推出且有人待见。对于一直想买的市场原有车型来说,那它的价格很可能不会比上半年更低。

    当然,下半年还是有一些对消费者来说利好的消息的。价格战作为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不会完全消失,在局部市场还会随着新车的推出持续;再有汽车三包的可能实行、汽车金融的放开、7月1日欧III排放标准的实行等都可以让买车人由担心变安心。

    结论:降价以外的利好因素更多一些,如新车和相关政策的实施等。车市好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购车人不能盲目乐观。

    质疑说法三 新车更值得期待

    分析:宣布新年的新车计划本来对厂商来说是挺风光的事,但由于2004年至今的车市不尽人意,几乎很少有哪个厂家乐于公布这些,原因不外乎怕消费者喜新厌旧,更不买市场现有的车了。实际上今年国内新车的整体水准还是明显高于往年的,从技术领先程度来说,与国际距离在缩小,有些车几乎是世界同步,如新皇冠、帕萨特B6、新宝来等,期待是有理由的。

    当然,如果你买新车,通常新车上市的价格都会比日后“虚高”些。也许经过这两年的市场锤炼之后,说不定会有汽车厂商敢于推出价格一步到位的新车,但至少从目前中国大多数汽车企业的经营模式来看,这种可能性在2005年甚至以后几年仍难见曙光。

    某汽车厂商人士谈到车价时说,目前的车价对一些大企业来说已挤得差不多了,很多厂商已经在按市场方针定价了。但一些老企业在当初技术合资时的政府政策与现在新加入的汽车企业会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在隐性成本上会大一些;再有,车价能否一步到位与国产车建立什么样的价值体系也有很大关系。

    结论:新车在技术上与国际日益同步,但国内市场一步到位的价格短时间内仍然实现。

    有关2005年车市的“说法”显然不止这些,不管哪种说法,对于有钱没处花的准购车者来说,都不能盲从。如此给消费者提建议有些不负责任,但这就是目前的中国车市之真实与谎言难分的现实。


相关链接

    问:为什么还不买车?

    车价和售后没有到位

    方女士  外企职员 (三口之家)

    等降价,还有个原因是等待可以满足欧Ⅲ排放标准的车出来,本来想在2004年底买1.6L的某德系车,但是只有欧Ⅱ标准,1.8L的又超过了预算范围。

    侯先生 网站艺术总监 (两口之家)

    车市混乱,车价和售后没有到位,主要是关注的车型没有到位;再者没有到急着必须立即买的程度。

    谢先生  单身 公司设计师

    感觉现在的车市价格不是很稳定,厂家经常的降价行为让自己的心里没底。

    问:关注哪些车型?

    受访三人关注的车型几乎都是10~20万之间的几款主流车型,看来这个区间的车价仍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问:如何看待2005年汽车市场?

    与媒体观点接近

    方女士

    估计会有一个小的高峰,周围不少朋友都在持币待购,觉得价格该降的差不多了。

    侯先生

    2005年会逐步好转,好转速度决定于政府的政策和车商对于向买方市场调整的速度。

    谢先生 

    价格肯定是越来越低,但降价的幅度可能会越来越小。

    问:降价对质量是否会有影响?

    有一定影响

    方女士 

    有可能,比如某一款车降价的同时也把195的轮胎换成了185的轮胎。

    侯先生 

    有些车型降价对质量有影响,增加的都是看得见的,偷工减料的,都是隐藏的;坚决反对以牺牲性能作前提的任何降价,坚决不买这种降价车。

    谢先生

    应该对质量不会有影响。那无异于砸自己的牌子。


     数字链接

    2004年国内畅销轿车

    中级车前三:伊兰特(102748辆);凯越(92225辆);桑塔纳3000(90234辆)。

    中高级车前三:雅阁(105393辆);帕萨特(74867辆);君威(72857辆)。

    2004年国内车价水平

    据商务部2004年12月的《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报告》提供数据:全球轿车价格平均水平为单车2.2万美元,韩、日、德、美四国的平均水平相当,均为2.1万美元,而中国为2.53万美元,可见国内汽车价格总水平仍较国外要高。


    概念链接

    销量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销量即是出厂数字,其中包括经销商库存。

    库存 合理库存是1.5个月左右的销量。一般库存包括厂家存车、在途车和经销商存车。库存深度的定义:库存量需要的生产时间。合理的库存深度是库存车占用的资金、保管费用,和由于缺货导致的费用加起来最小的时间区间。

(江泓 李卫杰 翟文涛 常洁 于英钊)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