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平静的05年汽车厂商是再下赌注还是放缓脚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0:06  东方早报

  又是一年的产销全图渐次出现。由于受2004年市场销价回落的打击,汽车厂家面对“堆积如山”的库存压力,显然影响了他们制定2005年销售计划的雄心。但不能排除的是,在2004年取得了暂时市场胜利的企业还是一如既往地投下了不小的“赌注”———2005年的计划还是大得惊人。从整体来看,放缓产量步伐是主流,但放缓产量并不见得就能都被市场消化掉。2005年的中国车市注定又是不平静的一年。

  盘点结束,各大汽车厂商开始设计今年销售计划。12月30日,2004年最成功的汽车厂商广州本田第一个公布了其2005年的产销计划。此后,哈飞、吉利、一汽丰田以及神龙汽车纷纷公布了其2005年的产销计划。

  高调开局低调结尾

  由于2003年汽车市场的井喷行情令很多厂商兴奋不已,所以再看2004年初轿车企业的排产数字时,还是能感受到那股摩拳擦掌的兴奋劲。上海大众46万辆;一汽-大众33万辆;上海通用28万辆……记者大致统计一下,如果轿车企业都按着排产计划走,2004年可能生产出近270万辆轿车,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因为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轿车的销量才刚刚突破200万辆。

  从2004年4月开始,持续的高增长逐渐趋于平和,业界开始议论“黑5月”。面对低迷的市场,很多企业面对现实,公开宣布或者低调调整排产计划。上海大众减产6万辆,一汽-大众减产3万辆,上海通用减产3万辆,神龙减产4万辆……记者粗略统计,企业对外公布的减产数字达到30万辆。而227万辆的销量不仅让厂家开始清晰国内市场的冷却期来得太快,也让厂商纷纷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许多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经销商手中的库存有40余万辆,加上行业协会公布数据统计的企业生产库存,2004年的轿车库存为50余万辆。而50多万辆在2004年遗留下来的库存车,宛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众多的汽车厂家以及老总头顶。

  主流厂商产销计划集体放缓

  国内大多数轿车厂家放慢自己的脚步。2004年初的张扬被2005年初的收敛所取代。在确定2005年产销计划时,国内11家主要轿车企业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保守姿态。相对于去年许多企业50%以上,甚至接近100%的增产计划,今年这些被调查企业增产计划一般在10%~20%,北京现代(计划增产38%)已经是主流轿车企业中最乐观的了。

  即使是被认为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广州本田,最终把目标定格在23万辆上,仅比去年增长15%,而去年广本销售汽车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达73%。对此,来自广本的说法是,在经历了2004年市场的严峻考验之后,公司在制定产销目标时不会再盲目乐观。15%的产销率不仅比2004年同比2003年73%的销售增长率大幅度减少,此外,由于其第二工厂要到2006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所以23万辆的产量也会让其仅仅只有24万辆的黄埔工厂内产能吃紧。而且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在坊间开始流传:为了保证雅阁价格的稳定性以及平抑经销商手中庞大的销售库存,广本今年会考虑用限产的模式来实现对价格和销售渠道的控制。但是广本表示,其第二工厂的投资不会收到市场表现的影响。

  尽管曾经一度占据月销售排名第一的位置,销量同比增幅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上海通用还是没有完成2004年的28.5万辆产销目标,这也许正是他们决定今年放慢步伐的主要原因。根据上海通用“略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的说法,其增长速度可能比2004年销量增长15%左右。

  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上海大众,去年35万多辆的销售量比2003年下降了一成,和年初提出的46万辆目标也相去甚远。虽然上海大众拒绝透露今年产销目标的具体数字,但据其内部人员透露,今年上海大众肯定不会再犯和去年一样的错误。

  在把产销目标调低到30万辆之后,一汽-大众在2004年勉强过关。来自一汽-大众的消息称,今年的产销目标将略高于去年。但是南北大众还是受到了市场低迷的影响,不仅新车推出速度放缓,此外,大众还宣布将减少其6亿欧元的远期投资以应对市场的放慢局面。

  和大多数汽车厂家不同的是,北京现代2005年的产销目标达到了18万辆,和去年相比增长了38%。来自北京现代销售部门的说法是,这样的目标是建立在2004年良好业绩之上的。

  落后者的审慎

  和广本、通用动辄20万辆以上,超过20%的产销数据相比,神龙、南京菲亚特以及长安福特等产销低于10万辆的二线汽车厂商也在谋划自己的2005年,但是这些厂商面对十分惨淡的2004年的业绩,在制定其2005年度计划的时候显得格外的审慎。

  作为二线厂商,哈飞汽车和吉利汽车虽然双双实现了去年的产销目标,但今年依然非常谨慎,产销计划分别为23万辆和12万辆,增长比例只有15%和20%。在国内虎视眈眈的一汽丰田则把今年的产销目标定在了13.4万辆,比2004年10.8万辆的销售目标增长约24%。和丰田2010年取得中国市场10%份额的目标相比,这样的增长计划可以说相当保守,但在主流轿车企业中也算是比较高的了。

  “即使是丰田,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对威驰花冠2004年的市场表现,丰田汽车公司中国事务所总代表服部悦雄显得很失望。他表示,对这两款车在2005年最好的期望就是维持现状。他还透露,一汽丰田销售的增长点将在今年进入中国的两款新车皇冠以及MARCH上。”去年被迫调低产销目标实在太被动了,这样的事今年一定要避免。”服部悦雄表示。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神龙汽车亏损高达5.4亿元。而仅仅9万辆的产销不仅比2003年同比减少了10%以上,近2年没有推出新车的雪铁龙品牌出现长时间的市场盲点,“神龙公司这三年(指2003、2004和2005年)真的会有点困难,所以在产销计划以及市场推广方面都会遇到很多的障碍。”神龙的官方人士对记者表示,“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之后,我们今年的排产计划在11.5万辆。增长幅度在25%左右。”在神龙公司今年的新品计划中,雪铁龙品牌的C3将如约面世。此外,标致品牌中备受消费者喜欢的标致206将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双品牌效应开始凸现之后,神龙公司有望在2005年年底和2006年打一个翻身仗。”神龙表示。

  “2004年的车市让汽车厂家一下子冷静下来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分析说,由于没有完成销售任务,去年许多厂家吃够了苦头。事实证明,增产比减产容易,因此对厂家而言,与其制定一个过高的目标而被迫压缩产量,还不如一开始就制定一个相对容易达到的目标。尤其在2005年整个汽车市场都不太明朗的情况下,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对企业更有利。

  市场供需关系将趋向平衡

  徐长明预测,厂家普遍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将让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趋向平衡。虽然2005年的汽车价格仍然将稳步下降,但下降幅度将比2004年温和得多。

  “三大因素让主要汽车厂商普遍调低了2005年产销目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石耀东认为,产能过热、利润率下降和一些外部因素特别是制度性因素的不确定性,使生产厂商变得谨慎起来。

  他分析说,我国2005年取消了汽车进口配额管理,进一步降低了进口关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开始全面实施,汽车产品“三包”条例和乘用车燃油消耗限值也将实施。诸多因素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在生产能力有一定富余的情况下,先采取保守策略,待消费市场的走势比较明朗之后再确定后续生产规模,不失为一种理性决策。

  他推测,在没有出现明显的政策性利好因素(如消费环境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今年国内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大致会维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汽车产品的出口虽然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还足不以成为拉动汽车市场的主导性力量;汽车行业的并购与重组可能会加快,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和厂商可能会退出市场;10万~15万元的中档车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降价还会是产品市场的主旋律,高档车市场也会加入到价格战行列。

  产能过剩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巨大隐患,今年在国内也将会凸现产能过剩的巨大危机。全球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日前发布全球汽车业的年度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产能过剩问题是目前全球汽车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汽车业今年产能还需进一步压缩400万辆,才能使产能过剩水平降到20%以下。报告还称,中国的汽车厂商对于市场过分乐观,产能过剩问题尤为严重。尽管中国最近新上马了一系列的汽车项目投资或扩产,但2/3的高管人士却对此视而不见,不是称中国不存在产能过剩,就是说产能过剩水平在10%以下。事实上,在中国汽车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和政府以“软着陆”为目标的宏观调控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去年已现疲态,汽车销售的增长速度大为放缓,各大汽车厂商和销售商都经受着库存增加的考验。

  毕马威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总结道:“尽管我们预计销量在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长,但产能过剩仍是未来10年的一个问题。即使2007年的预期销量将达310万辆,但这仍将意味着全部产能的利用率不足60%。”

  但是,即使是市场增长渐渐放弃盲目、回归自然,但是庞大的国内市场增长前景以及众多虎视眈眈的外资汽车公司的投资释放压力,在已经到来的2005年仍然十分难以捉摸。

  (卫金桥)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