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放空的中国汽车在跃进式增长中逐步空心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09:32  21世纪环球报道

  中国汽车即将驶入产能放空的时代。

  两年前的高额收益,激发大多数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投资欲望,形成2003年汽车投资热潮。如果这些投资能全部兑现,中国汽车的产能能达到550万辆,成为拯救全球汽车市场的新恩主。

  而当去年中国汽车(乘用车)市场在9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以来,这些投资的波浪即将变成泡沫,今年整个行业的需求将维持在264万辆左右。按照全球行业发展的规律,将出现兼并重组,但在中国这种规律将被打破,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的汽车公司与地方政府有密切的联系,地方政府不会轻易放弃各自的利益,必然阻碍这一进程。

  我们预测,中国汽车今后出现大量产能放空主要由三种力量构成:

  一类以韩国现代汽车在中国成立的东风悦达起亚等为代表,他们将成为产能扩张中最大的放空者。现在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波动已经影响到他们的业绩表现,在现代方面没有消解合作问题的前提下,仍继续103万辆年产量的规模建造,将冒巨大的风险。

  一类以两个大众为代表,他们的规模扩张将面临巨大风险。两个大众没有改变市场份额连续数年下降的困境,而一汽大众已经建成新工厂,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车型,但细数德国大众的产品目录,已经很难找到可以像捷达式样的产品。不仅如此大众还必须拿出产品投入到上海大众的新工厂。这些企业要想通过扩张获得收益,只能消耗原有的资本积累。

  一类以一汽夏利和南京菲亚特为代表,他们不仅不能完成原来既定的销售计划,为减少经营压力,不得不降低原来的产销目标。今年,这些厂家原来的生产规模还将有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他们将首先是被市场冲击的对象。

  作为国内赢利能力相对较高的上海通用与广州本田也进行了一定的规模扩张。其中,上海通用重组了沈阳金杯,计划生产雪佛兰品牌汽车;广州本田24万辆工厂奠基,但他们面临的压力比较小。这一方面与他们美式和日式的操作方式有极大关系,同时他们起步的时间短,企业自身的负担较轻,降低了他们赢利的难度。

  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长率在-24.12%的情况下,中国汽车进行将出现大规模的产能放空的情况,我们认为将有300万辆左右的生产规模不能产生效益。中国汽车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将逐渐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各大汽车公司缺乏理性的选择合作伙伴、协调产品生产、培育消费市场等方面积累的痼疾将会爆发。

  国家重点保护的三大集团选择的合资伙伴最多,每家集团至少与两家外资建立合资工厂,且大多属于同级别的竞争对手,不仅在同一集团内部相互竞争,同时三大集团之间的竞争演变成外资公司之间的竞争,中国汽车仅仅为“钱”而存在,逐渐丧失掉自身的竞争力。在产能出现放空的情况下,他们将变成国有资产的寄生虫。

  现在,为能维持公司继续运转,各大汽车公司都选择了权宜之计,将盈利危机转嫁到汽车专营店,大量的4S或者3S专营店开始被淘汰,尚且存留下来的专营店不得不对厂家进行妥协,被迫接纳汽车厂家或多或少的库存,帮助汽车制造商掩盖产销数量。上海某公司去年最后一个月的销量为39600辆,而最后两天的销量占其中的40%,其公布的销售数字中的大部分汽车被转移到分布全国各地的专营店。

  当中国的汽车公司变成纯粹的加工厂的时候,对汽车的梦想都将变成一次完美的全民大跃进式的疯狂症。

  付辉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事评论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